第228章技術專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簡單的說,還在工程試製階段。
軍方拿出了十多套方案,也就是十多種待選口徑,只是小口徑步槍彈就有三種,在完成對比測試之後才會做出選擇。
為此,“新保”集團自行投資建了一條生產線,專門生產用於對比測試的槍彈。
產量不是很大,而且按測試安排進行生產。
至於測試工作,由軍情局組織,安排在西北某密秘基地進行,保密級別非常⾼,沒有走漏半點風聲。
陳子豪帶來的,就是三種測試槍彈的設計圖紙。
分別是6毫米小口徑步槍彈、8。5毫米通用槍彈與12毫米機槍彈,全都是採用二元發藥的埋頭彈。
趙禹沒有直接使用“新保”集團的設計圖紙,而是做了一些必要改動。
按照陳子豪所說,局裡提供的三份圖紙,準確說是三種槍彈,其實是備胎,被軍方選種的概率極低。
很簡單,這三種槍彈都有缺陷。
拿小口徑步槍彈來說,6毫米明顯小了一點,即便採用二元發藥,除非在彈頭的構型與用材上做文章,不然綜合能最多比現役的5。8毫米步槍彈提⾼50%,達不到軍方提出的能指標。
在彈頭上做文章,代價更大。
要知道,華夏是大國,步槍的裝備數量以百萬支計算,步槍彈的消耗量更加驚人,因此對價格極為敏。
用鎢合金取代鋼,提⾼彈頭的加工精度,都會大幅度增加生產成本。
從成本角度考慮,最好就是使用鋼彈,現有的設備就能加工生產。
此外,另外兩種埋頭彈也有類似的問題。
趙禹所做的,其實就是參考陳子豪帶來的設計圖,繪製6。6毫米、8。8毫米與13毫米埋頭彈的圖紙。
當然,趙禹還手工製作了幾件樣品。
只是樣品,有彈殼、彈頭、卡拖與底火,沒有裝填發藥,主要用來展示三種埋頭彈的內部結構。
不算精細,畢竟只是樣品。
由陳子豪帶來的,向bae系統公司總裁、以及技術專家介紹的,就是趙禹弄出來的圖紙與樣品。
至於發藥,陳子豪以“商業機密”為由,只提到關鍵能指標,即爆燃速度。
顯然,很片面。
發藥的能指標有很多,包括火藥力、爆熱、火焰溫度、比體積、比熱容比、裝填密度、庒力指數等等。
陳子豪不是不知道,而是“商業機密”不能隨便說。
因為沒有成品,只有樣品,所以三種埋頭彈的能指標,只有理論計算值,沒有實測的數據。
對此,陳子豪給出了明確答覆。
在完成設計後,damp;f公司會生產一批埋頭彈用來進行能測試,而且保證與理論計算值的偏差不會超過百分之十。
陳子豪沒有吹牛,而是有事實依據。
這就是,“新保”集團試生產的埋頭彈與理論能的偏差不到百分之五,因此百分之十的上限已經很寬裕了。
三種埋頭彈的能,顯然沒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