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六百七十三章·亞歷山大大帝·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伊壁鳩魯(阿瑞斯提普斯的享樂主義代表)攻克西頓之後,亞歷山大繼續南進,經過兩個月的圍攻,埃及一箭未發,自動投降;接著亞歷山大在埃及停留一段時間,讓軍隊稍有息之機,並建立後來埃及王國的首都亞歷山大城,在那裡年僅24歲的亞歷山大被譽為法老,稱之為太陽神阿蒙之子。

事實上,亞歷山大帝國埃及總督托勒密在建立埃及王國的時候,其之所以不用埃及王國國王之名,而堅持使用法老的稱呼,就是來源於此;真正的第一任法老並不是建立埃及王國的托勒密一世,而是建立亞歷山大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

經過在埃及的修整,隨後亞歷山大又率軍東方‮陸大‬,北上向波斯腹地進發,和大流士做總的清算;在阿貝拉會戰,又稱⾼加米拉會戰中,亞歷山大的四萬步兵和七千騎兵,面對大流士御駕親征召集的波斯帝國各部族傾國之兵。

普魯塔克的古典著作《希臘羅馬名人傳》中說波斯帝國有百萬大軍,另一古歷史學家阿里安則說是四萬騎兵、一百萬步兵、兩百輛大鐮刀戰車、十五頭戰象;這些數字當然是大大誇張了的。

真正的波斯帝國大軍數量誰也不知道,但是最保守的估計是擁有二十萬步兵和四萬五千騎兵;阿貝拉會戰的結果就是古老而龐大的波斯帝國一戰崩潰,他們的皇帝大流士拼死逃出戰場。

取得這場勝利之後,亞歷山大率軍‮入進‬巴比倫和波斯的兩座都城:蘇薩和波斯波利斯;亞歷山大隨後展開了他的長途奔襲,從波塞波利斯到埃克巴達那,然後再到拉伽,穿過裡海門,經過長時間的急行軍終於追上了敵人。

波斯帝**隊為了防止皇帝大流士三世(並非大流士大帝)向亞歷山大投降,大流士手下的軍官把他們的皇帝暗殺了,當時還只是公元前330年;但是亞歷山大擊敗了大流士的繼承人柏薩斯,並將他斬首,經過三年奮戰,攻克了整個東方‮陸大‬的西部地區,並繼續向更東方的地區推進。

亞歷山大‮入進‬了波斯帝國的東部行省,主要是巴克特里亞和索格地亞納;在處死了當地的代表反叛的柏薩斯之後,亞歷山大的軍隊卻陷入了斯皮塔米尼斯領導的東部游擊戰中。

斯皮塔米尼斯行蹤詭秘,曾經率領一隻遊牧軍隊擊敗了亞歷山大的一支小規模軍隊,並且攻陷了亞歷山大的一些堡壘;亞歷山大瞭解到了事情的嚴重,對其展開軍事上的圍捕,並且對當地的叛亂勢力進行殘酷的鎮庒。

期間亞歷山大還擊敗了西徐亞人的遊牧騎兵,證明了弓騎兵的遊牧戰術對於他來說不是什麼問題,西徐亞首領馬上表示臣服;斯皮塔米尼斯與亞歷山大周旋了一段時間後,終於被亞歷山大指派埋伏在當地的部將科納斯給完全的擊潰,被當地人獻出後被處死。

主要對手被消滅之後亞歷山大開始著手鎮庒各地的叛亂,在索格迪亞納巖的戰役中他展現了自己率領的部隊的山地作戰能力,俘虜了當地的貴族和反叛首領阿克雅提斯的家眷。

然後他就一改其在此地區的殘酷風格,並且打算正式娶阿克雅提斯的女兒羅克珊娜;其父得知消息後,親自上門投降,自此東方行省的戰役徹底結束,前往印度的道路已經沒有障礙。

這時亞歷山大已經‮服徵‬了整個波斯帝國,他本可以返回馬其頓王國,重新籌劃他的新領土;但是他‮服徵‬的**卻並沒有因此而得到満足,他想要繼續揮軍‮入進‬印度。

在進軍到印度河以東的海達斯佩斯河時,亞歷山大和前來抗擊他的印度國王波拉斯夾河對峙,打了他四大會戰的最後一戰,即海達斯佩斯河會戰,徹底擊潰了波拉斯的軍隊。

因為欽佩波拉斯的勇敢,也為了贏得當地人的擁護,亞歷山大在贏得戰爭之後大義凜然的釋放了被俘的波拉斯,仍然讓他擔任印度國王;儘管波拉斯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孫子在戰場上陣亡,但波拉斯本人此後卻對亞歷山大死心塌地地效忠。

此時亞歷山大手下的軍隊已經開始厭戰了,亞歷山大不得不停止遠征,開始向西返回馬其頓王國,途中他擊敗了不服從他的部落,還派人進行了一系列探險活動,包括查明印度河入海口,尋找波斯灣,並繪製海岸地形圖,還想查清裡海究竟是海還是湖,等等。

回到波斯帝國之後的第二年,亞歷山大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對他的帝國和軍隊進行改編,這是一次重大的改編;亞歷山大從小就認為希臘民族代表了唯一真正的文明化民族,而所有非希臘民族都是野蠻民族,這當然是在整個希臘世界都十分流行的觀點,甚至亞里士多德也有這種看法。

儘管亞歷山大已經徹底打敗了波斯軍隊,但是他逐漸認識到波斯人本就不是野蠻人,他們與希臘人一樣具有智慧和才能,一樣值得尊敬;因此他產生了融其帝國的兩部分於一體的設想,由此創造了合二而一的希臘波斯民族共和王國,當然是他自己當最⾼統治者。

據羅馬人所知,他確實想讓波斯人與希臘人和馬其頓人結成同等的夥伴;為了實現這一計劃,他把大量的波斯部隊編入自己的部隊,還為此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東西方聯合”宴會。

在宴會上,幾千名來自於西方‮陸大‬的馬其頓士兵同東方‮陸大‬的婦女正式結成夫;他自己雖然從前與一位東方‮陸大‬的公主結過婚,這次卻娶個**利斯的女兒為

顯然亞歷山大企圖利用這支改編的軍隊再開展‮服徵‬活動,所有人都知道他打算入侵阿拉伯,也許還有波斯帝國以北地區,也許打算再次入侵印度或者‮服徵‬羅馬,迦太基和西地中海地區。

不管他的算盤如何,他任何想要進一步的‮服徵‬活動都未能進行;公元前323年6月初,亞歷山大在巴比倫突然因發熱而病倒,十天後就死去了,當時他甚至還不満三十三歲。

長期以來亞歷山大大帝的死因都有不斷的爭議,大多數記載亞歷山大在巴比倫的一次痛飲後,得了瘧疾,除此之外傷寒也可能是另外一個兇手;還有理論認為他死於嚏草中毒,密謀者可能包括他的子羅克珊娜,他的部將安提帕特以及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

相比於亞歷山大大帝的死因,更為重要的卻是他的繼承人問題;亞歷山大並未留下帝位的合法繼承者,與他最親近的是一位昏弱無能的異⺟兄弟,除此以外再無其他任何血緣繼承人。

傳說,當他的朋友在他臨死前要求他指定一位繼承人時,他含糊說:“讓最強者繼承。”於是他死後,他的將領們企圖瓜分這個帝國,引發一些年輕軍官對這種安排的不満,繼而發生一連串的戰爭,在這場鬥爭中,亞歷山大的⺟親、子和孩子都橫遭殺⾝之禍。

終於在公元前301年的一場決定戰役,由三位勝利者(即托勒密、塞琉古、安提柯一世)瓜分了亞歷山大帝國的版圖,開啟了希臘化時代;除了馬其頓本土和最遠的印度以外,東方‮陸大‬由部將塞琉古繼承,這就是現在稱霸東方‮陸大‬的塞琉古帝國。

埃及則是由部將托勒密繼承,這就是埃及王國的托勒密王朝,也就是現在由奧古斯都帝國間接控制的埃及王國;安提柯一世在東方‮陸大‬的北部建立了短暫的統治,但很快就宣告覆滅了。

塞琉古帝國對印度領土的控制也只是曇花一現而已,當塞琉古一世被印度王國的國王擊敗後,塞琉古帝國與印度地區之間的聯繫就徹底斷絕了;再後來塞琉古帝國陷入內部混亂之後,整個塞琉古帝國很多更東方的領土也都喪失殆盡了,最後就形成了現在的塞琉古帝國。

從二十歲那年繼承馬其頓王國的國王之位,到三十三歲那年以亞歷山大帝國的皇帝⾝份去世;亞歷山大大帝用了十三年的時間,建立了一個截止目前為止人類史上最為龐大的帝國。

如果命運再給亞歷山大大帝十年的時間,讓他有充足的時間去鞏固自己的帝國,也讓他可以為自己的帝國培養一個合格的繼承者;那麼,這個世界都將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就算是居住在亞平寧半島上的羅馬人,也不可能逃脫最後被亞歷山大大帝‮服徵‬的結果。

可惜的是,命運就是不願意讓亞歷山大大帝建立更為偉大的功勳,當亞歷山大大帝剛剛開始走上更大的舞臺的時候,這個世界上就失去了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帝國也就此分崩離析。

奧古斯都帝國雖然強大,擁有的潛力也異常驚人,但是其總體實力還是無法與鼎盛時期的亞歷山大帝國相提並論的;至於奧斯卡,他距離三十三歲也就只有不到五年的時間了。

也許五年之後的奧古斯都帝國,就會成為一個比亞歷山大帝國還要強大的存在;但誰也不敢保證,奧斯卡的生命也會在三十三歲的時候終結,要是奧斯卡再多活個十年八年的話,這個世界上可就只剩下一個稱霸世界的奧古斯都帝國了,這才是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事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