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六章九轉金丹拿金丹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更送到,含淚求月票。)接下來李奇複製了處理第一條魚的手法,一口氣處理完剩餘的那七條大⻩魚。
整套動作就彷彿是與生俱來的一般,沒有任何的停頓,如水銀瀉地,看著都是一種享受,這就是一門藝術。
別看李奇做的很輕鬆,但是吳小六等人知道,就這一套動作,那是需要千錘百煉,才能學成的。
這就好比閉上雙眼,將魚刺取出來,因為你不能剖開魚腹,就看不到魚刺在哪裡,這需要對魚的每一個部位都非常清楚,就跟一個手術科醫生對人體一樣,其實對於一般的廚師而已,替魚去刺都不是一件容易乾的事,更何況是不破皮取刺。
臺上兩位選手加緊準備著,而臺上的觀眾已經開始竊竊私語,猜想李奇、張舂兒會用什麼材料來做菜,待會又有什麼驚喜。
關於這一點還是這兩位選手在賽前的保密功夫做的實在是太完美了,連一絲風都沒有透出,即便是現在,他們兀自不知道兩位選手採用的是什麼材料。
其實李奇也想過完全開放式的,但是他怕觀眾看到他們在烹製過程中,發出聲音騷擾到他們,這種廚藝層面上的比試,可不能有任何失誤的,於是才讓人在臺上弄幾塊木板圍成一個簡單的木棚。
真的是非常的簡單,連頂蓋都沒有。
雖然等待永遠都是那麼難熬的,但是沒有一個人因此到著急,他們反而非常享受這等待的時光,因為他們已經等了半個多月,還會在乎這一兩個時辰嗎。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這兩位選手值得他們的去等到。
兩位選手的實力那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臺上的評委團也是超級豪華的,專業評委乃是由蔡京、左伯清、鄭逸三人組成的,另外還有⾼俅、秦檜等業餘的評委。另外還有一些重量級的嘉賓。
不知不覺中,半個多時辰終於過去了。
靜悄悄的臺上終於傳來了一絲動靜,臺下的觀眾立刻都睜大了雙眼。
只見張舂兒那邊有著幾個大漢抬著一口煉丹爐走了上來,這煉丹爐應該算是小型的。就一個十歲小孩一般⾼。
“煉丹爐?”
“張娘子這是想幹什麼?”
“難熬她做的菜是仙丹。”
…
。.
一時間是眾說紛紜。
那幾個大漢將煉丹爐放在張舂兒的木棚前,將木撤下,然後就下去了。
不一會兒,張舂兒從木棚裡面走了出來,而她⾝後的古達幾人手中還提著三口大燉鍋。只見張舂兒揮了下手,幾名助手依次將燉鍋裡面“水”注入煉丹爐內,看得出他們都非常小心,都是貼著邊倒。
一陣陣香氣隨之飄散開來。
蔡京雖然年事已⾼,但是嗅覺還是非常靈敏,這就是天賦。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成為大宋第一美食家,一聞到這香味,不噤道:“原來是上等的⾼湯。”⾼俅問道:“太師,張娘子這是在做什麼?”蔡京搖頭搖道:“老夫也未看明白。關鍵是待會看她下什麼到煉丹爐去。”可惜蔡京猜錯了,等到古達等人將⾼湯注入煉丹爐後,就將蓋子蓋上,點火。不一會兒,煉丹爐下面就是火光四濺,只聽得木柴爆裂的啪啪啪作響。
蔡京看的驚奇不已,道:“奇怪!奇怪!方才注入的⾼湯應該是早就已經熬好的。為何張娘子又要重新熬一遍了。”這時,鄭逸忽然道:“也有可能張娘子將食材早已經放入了爐內。”蔡京嗯了一聲,道:“鄭二說的有道理,一定是這樣的。但是,你能否猜出這丹爐內是什麼?”鄭逸搖頭搖,皺眉道:“這我就猜不到了。而且我還是頭一次見到用這煉丹爐來做菜的。”左伯清揷口道:“是啊!究竟是什麼食材,需要用煉丹爐來熬製呢?難道是骨頭?”蔡京道:“若如左總管所言,老夫都不用吃,就判李奇贏。”⾼俅錯愕道:“為何?”蔡京道:“因為老夫本就咬不動啊!”一干評判先是愣了愣,隨即都哈哈大笑起來。
倒還別說。宋徽宗的這些舊臣子,都是屬於非常瀟灑的那種,談吐間都透著一絲幽默,也經常拿對方來開玩笑,畢竟他們以前要麼就是風流才子,要麼就是風流浪子。
而趙楷選用的臣子,都是哪一種務實的,他們都覺得這廚藝比試搞的這麼隆重,有些譁眾取寵了,等得顯得有些耐煩,對於臺上的一系列動作,也就是將就著看,他們還是喜歡那種文藝方面的,什麼對對子,鬥詩,談論天下大事。
由此可見,有什麼樣的皇帝,就有什麼樣的臣子。
這時候,張舂兒的兩個助手又從棚內抬出了一張桌子,又提著一個小爐灶和一些廚具走了出來。
顯然張舂兒準備將封閉式的廚房換成完全開放式的,而她前面之所以在棚內做,無非就是隱蔵這煉丹爐中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