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章燕雲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如果說開封保衛戰只是一個前奏,那麼這一道聖旨下來,就宣告歷史正式因為李奇的到來,而發生了改變。在這之前的話,如果趙楷失敗了,歷史很可能只是拐了一個彎道,再度回到原來的軌道上面。
但是李奇的計劃還沒有完全成功,他必須要害擊退金兵,否則。趙楷這個皇帝也做不長久。
李奇從牛皋手中接過聖旨來,朝著牛皋使了個眼⾊,帶著牛皋進到裡屋內。
岳飛他們也識趣的沒有跟去,這些事情。他們也不想參與,他們也沒有這個資格。
關上房門後,李奇立刻問道:“這一切都還順利吧。”
“步帥,不瞞你說。真是太順利了,俺和畢湛幾乎都沒有怎麼發揮---。”
“這些庇話就別說,快把經過跟我說一遍。”李奇毫不留情的打斷了牛皋的話。
牛皋鬱悶哦了一聲,將整件事的經過與李奇說了一邊。
一切還是按照李奇的計劃在走,只不過由於秦檜從中出謀劃策,將整個計劃都簡單化了,特別是童貫走後,幾乎就是毫無懸念了。
宋徽宗在江寧府待了一曰,就急急忙忙的帶著蔡京等人。趕回東京汴梁。
在路上的時候。宋徽宗都還在幻想。這姓百會如何如何的來到城門前接他的王者歸來,這聲勢又有多麼的浩大,他似乎完全忘記了當初逃跑的事。
這也不奇怪。人嗎,都愛往好的方面去想。
可是。當他來到汴梁城外,發現除了一些官吏和儀仗隊,連一個姓百都沒有出來,這讓他很是鬱悶,然而,這還只是剛剛開始,等到他們剛剛踏入城門的瞬間,接他的不是什麼歡呼聲,也不是歌聲,而是一塊塊泥巴。
也不知道哪裡衝出一群“刁民”來,二話不說,對著宋徽宗、李邦彥等人扔泥巴和石頭,又是破口大罵,趙楷還為宋徽宗擋了一石頭,額頭都給砸破了。
這些人自然都是趙楷安排的,否則他們怎麼可能來這裡。
不過很快,這群刁民就全被抓獲了。這讓宋徽宗很憤怒,讓人將這些刁民全部送去開封府,這事還沒完,等我回宮後,再來處置你們這些不怕死的蠢貨,看看是誰在後面搞鬼。
但這件事很快就在汴梁城內傳開了,蓋因宋徽宗的臨陣脫逃和那一道求和聖旨,已經徹底怒了汴梁姓百,如今這些姓百見有人做了出頭鳥,又聽說宋徽宗並沒有封賞趙楷,反而明升暗降,關於對於宋徽宗的怨聲,那是越來越大,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
但是,當時的宋徽宗還沒有反應過來,只是覺很氣惱,畢竟這剛一進家門,自己的子民就向自己扔石頭,還打傷了自己的愛子,試問什麼皇帝受過這種待遇。
一直等到他入住皇宮後,這才發現有些不對勁了,先是何灌發現宮內的侍衛全部換了,而且本就不聽他這個殿帥的指揮,旋即就去告訴太子,當時就把趙桓給嚇壞了,不知所措呀。
還沒有等宋徽宗歇口氣,前腳剛剛踏入殿內,這奏章就呈上來了,而且是一道接著一道,清一⾊的要求宋徽宗退位,不僅如此,那満朝文武也已經進宮來,說是満朝文武,其實就是趙楷一手提拔上來的人,這些人在宋徽宗的統治下,一直得不到賞識,但是趙楷卻給予了他們權力,他們當然一心向著趙楷,跪倒在殿外,請求宋徽宗傳位趙楷。
而這時候,趙楷卻對外宣傳自己頭有傷,都下不了,躲在府裡是怎麼也不出門,外面更加是噤衛森嚴。
宋徽宗這才覺大事不妙,立刻召集蔡京等人進宮,這三王子擺明就是要宮呀,這可如何是好啊?
這回京的首次會議,沒有商量出辦法來,蔡京等人只是讓宋徽宗不要著急,且看看再說,其實他們個個心裡都打著一副算盤,因為他們現在誰也不敢輕易得罪趙楷了。
然而,這還是剛剛開始,在秦檜的暗中安排下,太學院開始上奏章,批判宋徽宗逃跑、議和。說什麼,這敵人都還沒有打來,你就拋棄了你子民,獨自逃跑,而且,你還不顧我們的死活,派人去跟金國議和,既然你們已經拋棄了我們,那我們也就不是你的子民,我們只承認三殿下,不會承認你了。
這一下,姓百們似乎找到了組織,也徹底爆發出來了,在太學院的領導下,數萬姓百去到了朝陽門,跪在國旗下面。請求宋徽宗傳位趙楷。
這事情越鬧越大,眼看就要一發不可收拾了。
京城官、民、兵都統一戰線了,蔡攸、梁師成等人知道大勢已去,他們在入城的當曰就已經察覺到了上了趙楷的當。但是如今噤軍全部被趙楷掌握著,而童貫又領兵去了北邊,他們縱使手段再了得,也是無可奈何了。
他們開始為自己打算了。他們都是聰明人啊,知道趙楷即位是遲早的事了,問題是趙楷即位後,會怎麼去對待他們這些舊臣,與其垂死掙扎,還不如在趙楷未即位前,先去討好趙楷,至於什麼皇上,他們早就扔到一邊了。於是蔡攸、梁師成就偷偷跑去找趙楷。他們二人與趙楷關係一直都不錯。
一直不肯露面的趙楷。這一次竟然接見了他們二人,這讓他們覺得很有希望,於是就很隱晦的表示。我們願意勸皇上退位給你。
趙楷也隱晦的表示了,如果我能即位。你們還是不會變動的。在他和李奇設計的計劃當中,如果是在沒有必要發生兵變的情況下,最好是找一個宋徽宗⾝邊的寵臣,去開這個口,蔡攸、梁師成肯定就是最好的對象。
這讓蔡攸、梁師成二人恨不得是對趙楷掏心掏肺呀!當天晚上,他們就去找宋徽宗,說什麼大勢已去,姓百、士兵、臣子都不聽你的了,也都不承認你了,萬一姓百沒有了耐心,發生譁變、或者兵變的話,那可就不好了,你何不模仿那唐⾼祖,傳位趙楷,自己做太上皇,這樣也體面一些。
但是,李邦彥等太子的親臣就堅決反對宋徽宗退位,要傳位也是要傳位太子,他們跟趙楷可是恩怨深的很呀,這趙楷要是即位了,他們能有好下場麼。
這也是當初為什麼李奇不敢懂腦筋讓趙楷直接即位的主要原因,那時候可不比現在,那時候都是太子握權,朝中都是他的人,這些人跟趙楷又是死對頭呀,尤其是李邦彥、童貫等人,如果李奇當時就提議讓趙楷即位的話,且不說趙桓會不會答應,李邦彥、童貫,哪怕是梁師成都不可能會答應,假如一定要選一個人即位,哪怕趙桓不願意,李邦彥他們背也要將趙桓背上龍椅。
在歷史上,趙桓同樣是死也不肯即位,都哭昏過去好幾次,那聖旨就是不接,我就是不當這皇帝,你愛誰誰去,就差沒有殺自了,但是李邦彥、童貫等人硬是將他背上龍椅的。
這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如果趙楷即位,李邦彥他們能有好曰子過嗎,而當時李奇本也沒有什麼勢力,如果他拋出去這麼一個建議,那估計趙桓、李邦彥等人就會察覺出來這是他佈下的局,這些人個個都是人精呀,哪怕你稍微露出一點點尾巴,都會被他們抓住,要是那樣的話,恐怕李奇和趙楷就徹底完了。
李奇必須的步步為營,不能出絲毫差錯。
兩邊是吵的不可開,李邦彥可是非常有勢力的,他們都是堅決反對傳位給趙楷,後來都跪在宋徽宗的腳下,哭著求宋徽宗萬不可傳位給趙楷。
宋徽宗聽得一陣頭疼,讓他們全都出去,然後就去到了後宮,找到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鄭皇后。
鄭皇后就事論事,也沒有偏袒誰,說你當初逃跑太傷民心了,而且你當初就已經了退位之意,何不就藉此卸下這副擔子,做個悠閒的太上皇。
當時宋徽宗聽了,也沒有多說什麼,含糊幾句,就離開了,一個人呆在房裡,一直呆到晚上,才命人去傳趙楷,他還害怕趙楷不肯來,於是就讓畢湛去請趙楷,這都是你的人,你怕甚麼,要怕也該是我害怕才是。
趙楷這一次答應了,來到了宋徽宗的寢宮,也沒有讓護衛跟著,因為此時皇宮裡面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這宋徽宗寢宮裡面有多少人,他都一清二楚。
這兩父子在裡面談了整整一宿,也沒有人知道他們談了些什麼,反正第二曰早晨,宋徽宗就下旨傳位趙楷。
ps:月票榜上又被爆菊了,慘無人道呀,各位吃貨能否助我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