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二百一十五章一代悍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很多讀者都說我更新太慢了,最近我會加快更新,請大家不要生氣,呵呵。

吳三桂沒有停頓下來,繼續說道:“其實關中的叛亂想要平定並不困難,我看堂堂的大明朝第一勇士易土生王爺,畢竟還是走了一些彎路。”小桃驚道:“這麼說來,你自以為比攝政王更加的厲害!”吳三桂道:“微臣也不敢這麼說,只是微臣心中有些想法,要是不說出來,如鯁在喉。”小桃道:“那你就說出來吧,自有哀家為你做主。”吳三桂道:“太后深明大義,吳三桂自當言無不盡。微臣覺得,關中的匪患全都來自民間,所以,本上解決的辦法,應該是四個字‘攻心為上”當前諸葛亮七擒孟獲而不殺,也就是這樣的道理了。攝政王也未必不知道攻心,否則也不會在關中開倉放糧,但是微臣覺得攝政王的氣量還是太小了,倘若他可以再大度一點,放過李青山、李天行這樣的起義軍首領一條生路,也許平定叛亂可以更快一點,如今像他這樣一味的趕盡殺絕,那些起義軍首領,注入張自忠這些人,都是一代梟雄,即便他們有心投降,也會望而卻步的。”劉宗周道:“你就這點見解,這也不算什麼,你頂多就是個‘馬謖’而已。”吳三桂道:“劉大人不要著急,如果我只有這點見解又怎麼敢站出來獻醜呢。我當然還有別的辦法為太后排憂解難的。”小桃對劉宗周道:“這個吳三桂一看就知道是個有學識的,劉大人你不要嚇他,讓他一五一十的說出來好了。吳三桂,你可以繼續說了。”吳三桂道:“其實劉宗周大人說的也沒錯,如果我只有這麼點見解,的確也就是個馬謖而已。請太后不要責怪劉大人。我這裡還有一些具體的條陳,要說給太后娘娘聽聽。”

“太后娘娘雖然年輕,但是見識廣博,懷天下。假如你真有本事趕緊說出來,太后娘娘一定會破格提拔你的。”魏忠賢就像一隻剛剛戰勝的狼狗,‮頭搖‬晃腦得意洋洋的說道。吳三桂衝著魏忠賢拱了拱手,然後轉過頭來道:“微臣的計策不外乎有三,第一太后代替皇上頒發罪己詔,詔告天下,公開罪己,以此來挽回人心,這條計策雖然不是很⾼明,但朝堂之上居然一直沒有人提出來,真是奇怪。

第二向各路起義軍頒佈聖旨,許以⾼官厚祿嬌美妾,讓他們自動投降。當然,他們是不會投降的,這條計策,只是用來擾亂叛軍軍心的。各位大人,一定覺得這兩條計策,沒有什麼⾼明可言,但是往往有用的計策都不是很複雜。而且我還有第三條計策。

劉宗周道:“有好的計策就趕緊說出來,太后娘娘面前不需要拐彎抹角。”吳三桂道:“這第三條計策,就的確有點複雜了。需要詳細的說一說。”吳三桂憑空畫了個四方的形狀,道:“微臣的面前是一副大明朝的地圖…”劉宗周道:“你的意思是你非常的精通地理,可以憑空把大明朝的萬里江山說出來?!”吳三桂道:“這沒什麼了不起的,一個武將就應該有這樣的本事。”小桃以讚賞的語氣道:“真是虎父無犬子,你趕快給哀家說清楚了。”

“是的,太后娘娘。微臣現在先來分析一下,攝政王十萬大軍與各路叛軍之間形成的微妙格局。”吳三桂憑空點了一下,道:“這是攝政王的大軍所在的區域,屬於關中的西南部,這一代接近漢中、蜀中,雖然地形複雜,但已經到了內陸地區,叛軍的形勢容易控制,災情較別的地方也相對較好。這是王自用、這裡是王嘉印、這裡是白玉柱、這裡是張獻忠、這裡是一丈青、這裡是⾼祥,這裡是後金餘孽遏必隆、這裡是蒙古察哈爾部…”吳三桂手指指指點點,把大明朝所有的敵對形勢全都指了出來。而且劃出了一條條犬牙錯的線條,代表這些軍事實力的發展路線。劉宗周突然衝著一個小太監喊道:“快,快點拿地圖過來。”小太監趕忙轉⾝去取,不一會碰了出來,而吳三桂還在侃侃而談。劉宗周和三名內閣輔臣,趕忙展開地圖,略微的一對照,居然和吳三桂憑空所標註出來的位置不差毫釐,心中開始有些佩服。

“只會畫地圖有什麼用,關鍵還要看辦法管用不管用。”劉宗周還是對這個年輕人不太放心,但說話的語氣已經大變。

吳三桂道:“接下來我正要說出我的計策。”他指著自己想象中的地圖道:“如果按照地理位置來看,攝政王平定了李青山和李天行之後,下一步就要對付盤踞在‘安塞縣城’的王自用和米脂縣的白玉柱,其次是延綏的王嘉印。如果我猜測的沒錯的話,攝政王的軍事意圖,其實就像一隻‮大巨‬的軲轆,要在關中大平原上碾庒而過,把所有的反對勢力全都踏為齏粉,但是,這樣做顯然時間已經不夠用了。”小桃看了看劉宗周,劉宗周沉聲道:“為什麼這樣說。”吳三桂道:“如果太后娘娘看不清楚,我可以用這張有字的地圖給太后娘娘說明一次。”說著從劉宗周手中接過了大明朝的地圖,然後叫上來兩名小太監,把地圖展示給小桃看,說道:“因為,我最近聽說了一些叛軍的行動,斷定…”吳三桂言又止,目光環視眾位大臣。小桃道:“你斷定了什麼?”吳三桂乾咳了一聲,眼中放出道道精芒,厲聲道:“我斷定張獻忠和⾼祥勾結在一起,準備圖謀北平京師。”

“你說什麼,張獻忠跟⾼祥圖謀‮京北‬?”劉宗周正⾊道:“此事事關重大,千萬不能胡說,必須要有證據,不然後果會非常嚴重。因為你將打亂朝廷平叛的所有佈局,明白嗎?”吳三桂躬⾝道:“不敢,小小的武將,豈敢在這裡胡說八道。太后娘娘請看…”他指著靠近西安的一個叫做‘柳樹澗’的縣城道:“這裡是⻩河的一個渡口,⾼祥和張獻忠在這裡開會,卻把兵力不知在靠近平陽的‘小平津’渡口,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們要暗度陳倉。微臣大膽揣測,張獻忠和⾼祥的進軍路線是這樣的——從小平津渡過⻩河之後,進攻山西太原,然後在太原分兵,圍繞著太行山,分為兩路,一路進攻寧武、大同、宣府直抵京師!”吳三桂略微停頓了一下,清了清嗓子道:“另一路,也從太原出發,沿著太行山北麓進攻真定、保定、直抵京師。兩路大軍合併一處,封鎖左右南北兩條道路,我京師必定不保!”吳三桂語出驚人,眾大臣齊齊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