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回憶錄(9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2023年9月27第九十五章客棧夥計把幾個女侍給宅子的侍從,又帶到了康詩涵面前。苗娘和小妮赫然在列,她們都是面面相覷,不知道鮮少面的東家突然喚自己進來所為何事,又見方才那幾個女武士在場,心中更是困惑。
「賤婦好生無禮!平民見武士還敢站著!」康大成還不知道康詩涵已是修士之身,不過無論武士抑或修士,對於康大成等人而言都是一樣,生殺予奪皆由對方掌握,作為康詩涵的下人,見到自家下人這般冒犯,當即呵斥她們。
苗娘等人驚得連忙跪下,康詩涵僅僅因為出言冒犯就敢縱人殺掉一整支巡守軍小隊,自己無禮豈不是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她們這等民婦怎可能不畏懼萬分。
這些來當女侍的都是身家清白、又沒夫家孃家可以依靠的貧民,康大成揹負著山匪的身份和白林寨與烏骨鎮的來往,招人之前自然得派人查一查。
平頭百姓做工,很難隨便換東家,一來讓人懷疑是否對方舉止不良、疏懶懈怠,又恐得罪前東家;二來升斗小民身無長技,離了悉的活計又得重新學習,還不知道是否適合。
所以事實上很多夥計和女工等人、跟東家請回來的家僕、侍女本沒分別,於是康大成才會想道,若是她們之中有女兒或者人鄰里是符合康詩涵的要求,索從中挑人,不敢說有多忠誠,卻比另外找人之後再查核來歷來得方便。
平民百姓,尤其貧賤者,既不易修習武功、又難以進學堂讀書,上空間極其有限,除非一兒半女生得聰明伶俐、俊俏可人,得以跟武士人家搭上關係,否則都是為子者承父業、為女者嫁匹夫,世世相傳、代代如是。
本是賤民出身的苗娘和落到貧民街的小妮聞言頓時眼前一亮,她們都有女兒是少女年紀,長相亦不賴,至於是否知禮又聰穎,又不是她們說了算,起碼得給女兒爭取個這樣的機會,假如能蒙康詩涵相中進府作婢,可謂是一步登天。
當她們正要對康詩涵舉薦自家女兒時,又見一少女到來,少女朝康詩涵蓮步走來,又向她行拜禮:「夕晨見過大小姐。」康詩涵打量她的模樣,豆寇年華、容貌豐美,長年在廚房幹活養成紅潤臉,鵝蛋臉上紅撲撲的甚是可愛,身子也長得恰到好處,既不會因為幹活多而顯糙、又不會因為久居深閏而過於纖弱或圓潤,就是不知道這肥頭大耳的康大成是怎麼生出這般可人的女兒。
旁人從康詩涵的神情看不出她滿意與否,緊接著她就對夕晨問道:「你爹方才說,平民見武士不跪乃是無禮之舉,你怎麼見了妾身卻只行拜禮而不跪?」夕晨沉片刻,即刻自信答道:「父親見了大老爺尚且只需行拜禮,夕晨與父親同為白烏康氏族人、亦同為大小姐家僕,豈有拜見老爺而跪見小姐之理?
夕晨亦知大小姐召夕晨來是為招徠近侍,大小姐貴為武士、又是仙師侍妾,作為近身侍女若是隨便就給嚇得下跪,豈不是丟了大小姐的臉?」康詩涵眼前一亮,她是有意考驗夕晨,不過康詩涵本就沒想要她答出個所以然來,只是看她會否支吾以對。如今一看,半息之間就想好如何應對,又回答得頭頭是道,即便說得不是太理想,也算對得住康大成給她機靈的評價了。
康詩涵於是點了點頭,不容拒絕道:「答得還算不錯,你就留在我身邊隨侍吧。」
「夕晨謝過大小姐!自此以後定當為大小姐鞍前馬後!」康詩涵完全沒有考慮過夕晨會拒絕,言語間亦是如此,夕晨的表現也不出意外,得到康詩涵的肯定後連忙應是,更對康詩涵恩戴德一番,不過卻讓康詩涵哭笑不得,朝康大成問道:「你這好女兒小小年紀,從哪裡學回來這措辭?」康大成聽見康詩涵這一聲好女兒,高興得眼睛都眯成縫了,馬上自豪地回道:「小人有讓夕晨去學堂上課,閒時都有學字。」
「這裡還有學堂?」康詩涵狐疑道。
「鎮東門的貧民街本來是沒有的,大約十幾年前,有位貧民街出身、在鎮官府當差的老書吏退休,就在貧民街辦了一所學堂,教授小孩子讀書識字。」康大成理解到她問的不是烏骨鎮而是鎮東門,畢竟貧民街附近有學堂實在是匪夷所思,瞧見康詩涵不解,又接著向她解釋起來。
管理烏骨鄉偌大地方的稅收、田產、造房、貿易等事宜自然不會是那些目不識丁的鎮衛軍,整個鎮衛軍也就只有武士子弟有學過字,其他小戶人家出身的兵卒大字不識一個,更枉論書文算帳。
鎮官府就是鎮長府外頭的官署,民間又稱官衙、衙門,裡面的大小官吏基本上都是鎮長親族或者部屬,事實上也算是鎮長府的一部份,管理整個烏骨鄉的公務無論大小全都是在鎮官府進行。
鎮官府的頭頭自然是鎮長,不過一鄉至少也有十數村鎮,還沒算各處產業、寨子和山莊等不屬鎮長直轄的聚落,鎮長難以獨自應付,是以早在數萬年前,鄉鎮編制中,鎮長之下就有鎮丞、鄉佐和鎮尉三職屬官,俱由鎮長麾下武士擔任,鄉鎮事務就是這些人去管理的。
鎮丞負責烏骨鎮裡頭所以事宜,倉庫、田產、稅收、典刑、戶籍等等,無論大小俱由鎮丞所理,說白了就是鎮長任命來幫他管理鎮子的心腹和副手,鎮長府大管家康虔和祁陰子的兩個兒子就是其中三位鎮丞。
鄉佐的職能與鎮丞相同,不過負責的則是鎮子外頭的東西,就是烏骨鄉里的莊園、田產、村落和小鎮等,就算是武士世家的產業都要向鄉佐報備,有什麼爭執、甚至兩個武士世家在鎮子外打起來,雙方都要向鄉佐解釋,當有些難以決斷的罪案或是紛爭,就是請鄉佐定奪。
烏骨鎮的鄉佐另有四名祁陰康家武士擔任,如今的鄉佐都是康䨝的子孫後人、同時也是祁陰康家的長老。不過鄉佐和鎮丞其實可以是同一人,被康仲豫留在祁陰鎮上的大兒子和子爵府大管家就同時兼任鎮丞、鄉佐和鎮尉。
鎮尉則是管理鎮長的軍隊,和鎮衛軍統領不一樣,鎮尉掌管的是鎮長家的衛隊,像是鎮長府外頭那些護衛、鎮長几個兒子的親衛等,其實就是鎮長家族的私兵將領,烏骨鎮尉都是祁陰康家子弟,鎮衛軍卻不一定,像那個被慕辛在宴席上斬首的保澤校尉就是保家子弟了,如今的鎮尉就是祁陰子的兩個鎮丞兒子兼任、以及兩個庶子擔任。
在縣城的城主府中有備案,這三種屬官各有四人,全都有明文規定俸祿,俸祿可以由鎮長自行增加,不過一般他們都不太在意那幾枚金幣的俸祿,畢竟都是武士、還要是鎮長心腹,甚至大部份都是鎮長本人的子侄,就算不刻意斂財,就別人送的禮都不止十倍百倍了。
鎮作為鄉的首府,就算是白林鎮那種人口稀少的地方也是以數十萬計,下面所需要的官吏人數就是成百上千,所以每名鎮丞、鄉佐、鎮尉手下又有數名到十數名主簿和吏目,主簿管帳目、糧餉、晉升等公文,吏目則是管人手和雜務等實務,下面又有著大大小小如書吏、帳房、茶房、雜役、差役、挑夫、馬伕等各式各樣的吏員,支撐烏骨鄉的運作。
這位老書吏則是鎮官府裡頭的一名書吏,專司戶籍、鎮門出入、任命狀等記錄,是官府裡頭最底層的吏員,跟崢二爺的手下軍卒地位相當。
可崢二爺那是誰?武士家子弟、父兄俱是大隊長,靠著家世才撈到個小隊長當。連這種最低級的軍官,都是唯有軍功顯赫、或是武士家子弟才能擔任。老書吏的上司主簿大人同樣是康家子弟,據說祖父是初階武士,負責著某處祁陰康家的產業,這才安排了他進鎮官府當吏目。
武士家子弟要修習功法,上面滿是密密麻麻的字,若有不通曉,又怎麼理解上面的文句。而大戶人家如武士後人、富賈或是有軍功的軍卒等,都是花大價錢請些退了休或是閒置的武士子弟來教兒女學問。
反觀平民百姓,掙得了兩餐溫飽已經是極限,還要讓他們存錢供孩子上學堂去,本沒幾戶人家能辦到,更別提他們自己本就是目不識丁,即便不是賤如貧民街出身者,亦是販夫走卒、引車賣漿之輩,除了手上那點活計,又有幾人學得那文言算術?
據說老書吏當年就是他小姑僥倖得了某個當官武士的兒子看中,當了人家的侍妾,這才存了筆錢回孃家供他這個嫡長孫到鎮上的學堂讀書,又舉蔫了他到鎮長府當底層小書吏。
像老書吏有幸能讀書識字、然後進官府當底層小吏的、或是像他小姑那般蒙世家大族的武士寵幸,就已經是平民的頂點了,除此之外本沒多少更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