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面,奇襲樂清、龍泉、衢州三個總兵府,然後折向東南,取金華,與他在諸暨夾攻李孝義,打他個頭尾不能相顧。
趙五海湖中的水師戰船,與大晉其他的水師戰船卻又不同,全是經安自在心設計後改造的,戰船上的水手,都不用手臂劃漿,而是用水葉飛輪,代替船漿,水手們坐在戰船中,用雙腳踩踏水葉飛輪,海湖長江之中,來去如風,宛若奔馬。
浙江提督李孝義,本就看不起趙五這些賊,這些時來,一方面在等今秋麥,儲集軍糧,加緊訓練兵將;一方面著人打聽餘杭數地丟失的詳細情況,所謂知已知彼,百戰不殆嗎?
第五卷:吳越爭戰第十四章先下手為強這一細打聽,詳細的情況出來了,原來是郭離等人,大意輕敵,太湖的反賊,本就沒有和官軍打過一場正規戰,連遭遇戰也沒打過,全是突然的暴動,禍起簫牆所致的大敗;東吳、東越之地今歲的秋糧,也是陸續大,戰馬已經過萬匹,大型的江海艨鰍戰艦上千,兵將卻是不多,而且竟然遣散了朝廷收降過去的正規部隊,代之以難民、破落戶組成的散軍。
進士及第的李孝義,細細推敲之下,馬上就得出了結論,原來趙五等賊,本就不識兵法,不知道以“正軍對敵,奇兵取勝”的道理,攻城掠地,全憑著一時的悍勇。
這太湖趙五一夥賊人,比不得河南將門世家出身的羅延慶,能打正規戰,所將吳越之兵,也比不得濠州、合州的應鴨子、雷大膽的江淮兵將驍勇,更比不得山東的千葉散花教能蠱惑人心,據諜報所傳,自趙五以下,全是姑蘇的混混之,盡是些烏合之眾,大軍對圓之時,想來是不堪一擊。
趙五以混混潑皮之,奇襲了杭州之後,再襲寧波,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想必知道浙江南方的官兵,已經有備,不敢再輕取南方,混混們倒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若和朝廷打正規戰,必然會大敗,這些時來,趙五乖乖的縮在姑蘇,本就沒有南下的意思,就是明證!
同時,兵部據東西廠的諜工報,也分析出來了,所謂的東南帝星,決非是趙五這撥太湖混混,江北、黃河之間,群雄並起,已經形成四股特大的反王,哪股的實力,都比太湖湖匪強,所謂的東南,也並不特指江南。
在朝廷看來,除卻西北兵外,這天下能打戰的,就是兩淮、山東的兵了,蘇杭等地,只知出美女糧魚,兔哥兒絲綢,不知會出英雄豪傑、猛將強兵的!連江南的蟋蟀,也不如山東、兩淮的蟋蟀能鬥,更何況是人?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地理風水,是不會錯的。
朝廷的公文中,令李孝義暫代三江節度副使一職,集結兵,先取了最弱的趙五之,平定吳越,再揮兵北上,沿途招收兵勇,會同應天總兵府、江南提督府的三萬兵,集重兵二十至三十萬,守住長江天塹的同時,合江西提督的兵,西擊鄱陽湖湖匪新湖鯉,安撫長江南部,保證大晉的江南安全和稅收。
成攻之後,趁兵威北上,從武昌渡過長江,經信陽、駐馬店向西北,直搗汝陽王羅延慶的汝州老巢,再折向東北,與薛霸會師滎陽,夾擊羅延慶,大勝之後,與薛霸合兵一處,再圖東方,大功告成之後,官升一品,位列公候。
浙江背後是閩粵節度使白雨龍,並沒有一家反王,不必考慮後背有失,大利在前,李孝義盡點浙江三鎮總兵府的兵,會同浙江提督府的兵,集結了八萬之眾,準備傾巢而出,先擊破最弱的趙五軍。
湯林蹲在諸暨城中,直接面對著浙江提督的數萬兵,怎敢大意,若是被李孝義打過來,那他們的好子就算完了,所以夜夜的令人扮作販夫商人,往來打探消息,這邊李孝義才在金華,令人四處調動浙江各處部隊,徵集民夫糧草,那邊湯林就知道了,他手下只有兩千守軍,哪敢妄動?立即著人飛馬來報趙五知道。
趙五所部,幾乎收繳了三江之地的全部戰馬,上下一心,行動比李孝義迅速的多,也不用誓師,不用告什麼天地,發兵反倒比李孝義先了兩,他們人不多,又全是銳,糧草也是儘量就地徵取,士兵出身賤民的多,常年吃苦,跑起來飛快。
不兵至錢塘江,翟諾領著先鋒部隊,先過去了,趙五的大隊人馬,卻被阻在江北,行軍主薄唐橋,告訴趙五,今正是八月十八,午後錢塘江必來,大軍過不得。
趙五也曾聽過錢塘江之事,當下把大隊人馬遠遠的退後,駐紮在萬松嶺,令牛展、王富等人轄制。
唐橋笑道:“大將軍!這錢墉江,氣勢磅礴,大有看頭,不如某引大將軍一觀!”趙五左右無事,欣然應允,帶了樊若蘭、翟蕊,令唐橋在前面引路,四人上馬,一路跑到候門的江堤之上,等著那江。
午後,遠處似有金鼓大作,如萬馬千軍在開兵見陣,白花花的頭,遠遠的撲天蓋地而來,聲若雷鳴,今歲恰逢天狗犯,那頭來的尤為洶湧,數丈高的頭,如銀河倒滯般的滾滾湧至。
趙五牽了樊若蘭的素手,兩人並肩站在江堤之上,翟蕊站在身後側,瓊鼻上的鋼環,銀光閃爍,蔥手上牽著馬韁,並不以那萬馬奔騰似的氣勢所動,俏靨之上,反有一種愉情悅的欣喜,後面的四匹大宛良馬,卻是“唏溜溜——”的暴叫起來,蹄腿亂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