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32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世民大帝的偉大在此,尤其難得的是,夫婦二人都有這種高度智慧的認識。自從盤古開天闢地,李世民大帝是中國帝王中最初一個被中國人真心稱頌崇拜的人物,固由於他的勳業,也由於他本身的美德。他治理國家的一言一行,成為以後所有帝王的規範。

在這樣偉大的領袖領導下,從本世紀(七)三十年代起,中國開始從惡運中復甦。不數年間,欣欣向榮。

戰爭變亂容易敘述,而和平繁榮不容易敘述。我們敘述第二個黃金時代的中國社會時;深有此。不過那盛況是顯然的,最主要的現象是一年復一年的大豐收,六三o年時,一斗米只值三四個錢。中國人特別強烈的復興潛力,完全發揮。全國判處死刑的囚犯,一年中不過二十九人。六三二年時。拿國判處死刑的囚犯增加到三百九十人,年終,李世民准許他們回家辦理後事,命於明年秋天再回來受死(古時秋天行刑)六三三年九月,三百九十人全部回獄,無一人逃亡。社會繁榮而秩序安定,夜不閉戶。從前行旅們要自己攜帶食物,現在則凡是有道路的地方,都有旅店,工商業隨著社會安定而蓬。楊廣時代的暴政,成為不可思議的古老故事。

第二個黃金時代帶給中國對外的最大成功,是恢復固有的疆土。大分裂時代使沿邊土地大量喪失,隋王朝雖一度振發,但時間太短,不久即因政府覆亡而再喪失。唐王朝最初的目標只希望排除北方突厥汗國的威脅。可是接連著不斷的軍事勝利,使中國疆域回到紀元前三世紀秦王朝和紀元前一世紀西漢王朝時的版圖,而且還要超過。唐政府在沿邊疆土,先後設立下表所列的六個總督府(都護府)像六巨柱,保衛中國本土。

中國的沉重外患既是北方的突厥汗國,自然成為反擊的第一個對象。

本世紀(七)六o三年,啟民可汗的對頭達頭可汗兵敗,向啟民可汗投降,啟民可汗遂成為突厥的大可汗。可是位於西部金山(阿爾泰山)猩汗之一的泥撅處羅可汗卻不承認,宣稱他才是突厥的大可汗。於是突厥汗國分裂為二,東西對峙。

東突厥汗國雖然失去了西部部落,但仍然保持強大,尤其本世紀(七)初葉,中國正逢十八年改朝換代大混戰。北方崛起的民變領袖們,像梁師都、劉武周都向東突厥進貢,接受封號。唐王朝開國皇帝李淵初叛時,也同樣向東突厥進貢。李淵在位期間的二十年代,東突厥使節和商人到了中國,就像猛虎進了羊群,姦燒殺,無法無天。而突厥兵團仍不時深入中國國境,本忽視中國的存在。大臣們一度建議放棄長安,向南方遷都。李淵雖因關係太大沒有采納,但對突厥人的橫暴,始終不敢表示一絲不愉快。

六二六年,玄武門事變剛剛結束,李世民大帝剛剛即位,東突厥汗國即向長安發動奇襲。大可汗頡利可汗(啟民可汗幼子,始畢可汗幼弟)和他的侄兒猩汗實利可汗(始畢可汗長子)長馳南下,直抵渭水便橋。距長安只隔一水,上下震恐。李世民大帝無可奈何,只好孤注一擲,親自到渭水便橋向頡利大可汗乞和,除了重申誓言繼續臣服外,並答應增加進貢財物的數量,頜利大可汗才行撤退。這對李世民大帝是一個莫大的恥辱,然而也正因為這一次會面,李世民大帝親眼察看到突厥在組織上所呈現的低能,遂決定提前反擊。三年後六三o年,大將李靖北征,出定襄(內蒙古和林格爾)深入陰山,頡利大可汗全軍覆沒,隻身向西逃走,被中國追兵擒獲。東突厥汗國所向無敵,竟被中國一戰擊潰,使北方各部落大為震駭,李世民大帝遂贏得“天可汗”的尊稱。

東突厥汗國各部落從此星散,但仍不時有“可汗”出現,或出於某一些殘餘部落的擁立,或出於中國政府委派照顧某一些殘餘部落。其中也不斷有若干可汗跟中國對抗,不過都像火花一樣,倏燃倏熄。如此斷續地維持到下世紀(八)七四五年,最後一任大可汗白眉可汗被回紇汗國的懷仁可汗擊斬,才徹底消滅。

東突厥汗國所屬的鐵勒部落,組成份子跟突厥一樣,也十分複雜,包括很多不同種族的小部落,其中有兩個小部落最為強悍,一是薛延陀部落,一是回紇部落。六二八年,薛延陀部落酋長夷男取得鐵勒部落領導權,遂脫離東突厥,自稱可汗,建薛延陀汗國。兩年後六三o年,東突厥汗國星散,薛延陀汗國就收納突厥的亡部落,進入突厥故地,直接跟中國為鄰。中國的富饒誘使它跟突厥一樣,不斷南侵。不過它的運氣太壞,恰巧遇上中國第二個黃金時代。六四六年,中國大將李道宗親王出擊,薛延陀兵團崩潰,最後一任可汗咄摩支可汗向中國投降,汗國滅亡,立國只短短十九年。

薛延陀汗國滅亡後,回紇部落立即填補起來沙漠上的權力真空。但它仍然是一個部落形態,中國冊封它的酋長為瀚海都督。

九西域征服與西南地區挫敗西域(新疆及中亞東部)中國的故地,但喪失的時間已有六百年,是太久了,所以當本世紀(七)四十年代,中國勢力向西擴張時,面對著的是一個完全新面貌的西域,已非紀元前二世紀張賽和紀元後一世紀班超時代城邦林立的西域。現在西域只剩下幾個大國:高昌王國、焉耆王國、龜茲王國、于闐王國、疏勒王國、西突厥汗國,在互相爭奪霸權。其中焉耆、龜茲、于闐、疏勒都是古老的王國,因併鄰國之故,疆士大大地膨脹。

引起中國勢力西進的是建國於車師前王國故地的高昌王國,面積達五萬左右平方公里,首都河城(新疆吐魯番)它跟西突厥汗國結盟,對中國採圍堵政策,封鎖邊境,斷絕中國跟西域的通。雖經中國一再呼籲,但仍扣留中國難民不準回國。六四o年,中國大將侯君集西征,高昌兵團大敗,西突厥汗國協防的駐屯軍驚駭之餘,墾夜撤退。橫挑強敵的國王囗文泰憂憤而死,繼位國王囗智盛出降,被送到長安,國亡。中國把河城改為西州,可汗浮圍城(新疆吉木薩爾)改為庭州。

接著是焉耆王國,東西橫亙四百公里,首都焉者城(新疆焉耆)跟中國邦一向敦睦。侯君集滅高昌王國時,焉耆國王龍突騎支因跟高昌是世仇之故,還親自到中國遠征軍司令部道賀。可是後來卻和西突厥汗國締結婚姻(西突厥大臣的弟弟,娶了龍突騎支的女兒)對遙遠的中國轉為冷淡,並一再扣留過境的中國使節和往返中國的其他國家的使節。六四四年,駐軍高昌的安西總督(安西都護)郭孝恪進攻焉耆,生擒龍突騎支,另立一位新王。但中國遠征軍撤退後,西突厥汗國來攻,把新王殺掉,另立王族親戚龍薛婆阿那支當國王。四年後(六四八)中國大將阿史那(姓)社爾(名)西征龜茲王國時,順便攻擊焉耆,把龍薛婆阿那支殺掉。這一次中國兵團不再撤退。

龜茲王國,面積約十萬平方公里,擁有七百餘個城鎮,首都伊邏盧城(新疆庫車)最初跟中國相處也很好。但西突厥汗國終於把它爭取過去,參加對中國的圍堵。六四八年,中國大將突厥籍的阿史那社爾西征,生擒國王白河黎布失畢。中國原設在西州(新疆吐魯番)的安西總督府,遂向西推進,移到龜茲。

疏勒王國(新疆喀什)、于闐王國(新疆和田)兩個與龜茲王國面積相當的國家,沒有經過戰爭,就向中國投降。中國遂在焉耆、龜茲、疏勒、于闐,設立四個軍事據點,稱為“四鎮”隸屬安西總督,作為中國西陲屏藩。六七o年,吐蕾王國以傾國兵力對西域攻擊,四鎮一時陷落。二十二年後的六九二年,中國大將王孝傑反攻,吐蕃敗走,四鎮又回到中國版圖。

對西域(新疆及中亞東部)諸國來說,中國和西突厥汗國,是兩個巨人。西域諸國處在中國和西突厥汗國夾縫中,跟前二世紀時處在中國和匈奴汗國夾縫中一樣,十分狼狽。上述五個王國,就是兩大超級強權間的犧牲品。等到所有獨立王國都被中國併,中國邊境向北向西推進,直接跟西突厥汗國接觸時,終於爆發一出戰。六五七年,中國大將蘇定方率領遠征軍,包括回紇兵團和若干歸附中國的東突厥兵團,向西突厥汗國總攻,三道並進。西突厥沙缽略可汗親統十姓(十個部落、兵團,自中亞向東擊。兩國大軍在伊麗水(新疆伊犁河)以北相遇,沙缽略可汗大敗,率領殘軍渡伊麗水,向碎葉水(哈薩克吹河,或譯楚河)撤退,中國遠征軍窮追,在碎葉水北岸再次決戰,沙缽略可汗再大敗。帶著左右少數侍衛,向西逃亡。逃到鹹海東南的石國(烏孜別克塔什干市)被石國生擒,給抵達城下的中國遠征軍。

跟東突厥汗國的情形一樣,西突厥汗國的部落從此星散。以後雖然同樣也有“可汗”興起,總歸曇花一現。到下世紀(八)四十年代七四二年,最後一任中國派遣擔任大可汗的阿史那聽,被突騎施部落擊斬,西突厥汗國途名實同亡。

中國在西域獲得的是完整的勝利,跟張騫、班超時代有很大不同,那時不過限於移植屯墾,主要的是斷匈奴右臂的軍事聯盟。而本世紀(七)起,卻設州設縣,又設軍區,把西域納入中國行政系統,正式成為中國領土。

但在西方邊陲,中國的擴張卻受到挫敗。

西方邊陲的吐谷渾汗國(青海省)是四世紀五胡十九國之一前燕帝國的兄弟國。弟弟的一支進入中國本土,在鄴城(河北臨漳)建立前燕帝國。哥哥的一支輾轉二千公里之外,來到青海湖附近,建立吐谷渾汗國。在大分裂時代中,跟中國西部邊陲上的幾個短命小國,如南涼、西秦,不斷髮生戰爭。本世紀(七)初,可汗慕容伏允在位,國力正強,遂跟中國大起衝突。六三五年,中國大將李靖率軍深入青海草原,慕容伏允大敗,集結兵力再戰又大敗,不能成軍,只好率領殘部向西北逃走,打算投奔西域當時還獨立的於闃王國。走到柴達木盆地,部下散去,剩下的騎兵千餘人,勉強支持,到了大沙漠中,部下幾乎跑光。慕容伏允被侍從所殺。中國就冊封他送到長安作人質的兒子慕容順當可汗。但慕容順在中國太久,漢化太深,不能為他的人民所接受,不數個月,就被刺死,由他的兒子慕容諾易缽繼位。李世民大帝為了穩定兩國間的關係,把弘化公主嫁給慕容諾局缽。然而吐蕃王國卻在它背後不斷抄掠它的牧群,慕容諾易缽不能抵禦。六七二年,整個汗國潰散,慕容諾局缽和他的公主子帶著僅只一千餘家殘餘部落,投奔中國。

吐谷渾汗國滅亡,土地人民,全被吐蕃王國併。吐蕃王國是羌民族的一支所建的王國,包括現在的西藏、青海大部分——整個世界屋頂,比西域(新疆及中亞東部)面積還要大三分之一,首都邏些城(西藏拉薩)中國從來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國家,即令風聞,因為它在萬里關山之外,也從來沒有予以注意。當它於本世紀(七)三十年代派遣使節到中國進貢,在長安出現時,中國只不過把它當作一個荒遠的小部落,但事實上它當時已十分強大。中國為了利用它在吐谷渾汗國背後發生牽制作用,於六四一年,把文成公主下嫁給它的國王棄宗贊。不過吐谷渾汗國卻在連續不斷攻擊下衰弱不振,使中國不得不倒轉過來扶助吐谷渾汗國。

文成公主下嫁後三十年,六七o年,吐蕃王國進攻西域(新疆及中亞東部)西域四鎮全失。中國大將薛仁貴從青海湖西擊,一則希望影響西域的局勢,一則希望驅逐侵入吐谷渾收地的吐蕃部落。但被吐蕃擊敗,全軍覆沒,只剩下薛仁貴和少數將領逃回。八年後(六七八)中國再派大將李敬玄西擊,再度全軍覆沒,副統帥劉審禮被吐蕃捉去。六九二年,另一位大將王孝傑才收復西域,但六九六年王孝傑第二次向吐蕃攻擊時,又告失敗。吐蕃王國的強悍善戰,使中國在西南邊陲遇到勁敵32.第三十二章:安史之亂本世紀一開始,武(上明下空)的南周王朝即告滅亡,唐王朝復辟。但宮廷又陷於混亂,發生皇帝皇后被殺的血慘劇。幾經變化之後,帝位被親王之一的李隆基獲得,局勢才告穩定。

可借李隆基在位的時間太久,幾佔去本世紀的一半。他年輕時曾把社會帶上高度繁榮,但他的聰明才智,隨著他的年齡老而漸消失。五十年代後,中國第二個黃金時代在他手中結束。

中國經一百三十年的超級強大,又走上了下坡。

一一連串宮廷政變武(上明下空)的南周王朝先天的註定它無法通過瓶頸,那就是,武(上明下空)沒有能力解決她的繼承人問題。如果把帝位傳給兒子,帝位本就是奪自兒子的,不過物歸原主,南周王朝一定消滅。如果傳給侄兒,當然可以保存南周王朝,但在情上兒子總是血親,而且武(上明下空)只是一個野心家,當了皇帝,已心滿意足,她並沒有高級的政治理想,要建立一個武姓世襲帝國。更有一個原因,她也伯傳給侄兒會起強烈地反應。分歧複雜的原因使武(上明下空)不能下定決心,她知道人們都在等待著她的死亡,以便恢復正常。她唯一的辦法是命李姓子弟跟武姓子弟到神廟盟誓,互不殺害。她也知道這種辦法不過瞎胡鬧,但她已經計窮。就在她處於極端困難時,發生政變。

七o五年,宰相張柬之奉李顯復位,派兵把武(上明下空)逐回皇太后應該居住的上陽宮。武(上明下空)已八十二歲,受不住這一生中最後的當頭一,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