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持兩天一夜,真煎熬啊。
這時旁邊朱寶玉找他說話道,“沈兄高才啊,竟然那麼快就答完了題,那時候我才剛作出一首詩。好在我兄長和弟弟成親時,絞盡腦汁給他們寫了一堆賀聯和喜帖,也不至於頭腦空白抓瞎。”
“其實我寫的那些都是陳詞爛藻,我爹和我兄弟都覺得我寫得可好了,看著我的眼神都一臉崇拜。”沈初能從他話裡聽出那種繃不住的高興,臉上也不泛起笑意,好像能想象到那畫面似的,不由嘆這朱寶玉真是個傻人有傻福的,雖然他飽受讀書科舉之苦,還不能娶媳婦,但讀書也給他帶來了快樂,帶來了存在。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注)“不過我禮部鄭大人敲你桌子時,可真把我嚇了一跳,還不知道出了啥事。等到你說你都答完了,又是一驚,再也不敢磨蹭了,趕緊把賦作了出來。雖然詞句不算上佳,好歹也是順利卷了。以前每次在那琢磨字句,最後時間不夠都只能潦草卷。”沈初在朱寶玉絮絮叨叨中,時不時回他一兩句,很快就泛起了睏意。考舍雖然仄,但棉被一蓋,窩在裡面也還蠻愜意。
次天亮,考生們早早洗漱收拾好,到了卯時正,考卷準時發放。
這次的論題是“晉武平吳以獨斷而克,苻堅伐晉以獨斷而亡;齊桓專任管仲而霸,燕噲專任子之而敗,事同而功異,何也?”(注2)沈初不陷入了思索之中,心道,“這句話看似簡單,卻包括了四則史實、兩組對比,還有暗含的第三層對比,最後再讓考生來分析何也,而這何也看似是問原因,作為論篇又要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經典三段論進行闡述。”
“兩組對比比較簡單,就是晉武平吳和苻堅伐晉、齊桓專任管仲和燕噲專任子的兩組史實對比,暗含的第三層對比即是前者代表的君主專斷與後者代表的君主任人專斷進行比較。”
“如果放在現代,還會加上第四層對比,即是人治與法治的比較分析。但在科舉的考場上,用現代思維對人治評價,只會嫌脖子上的腦袋長得太久了。”
“但是可以三層對比之後延伸,按照傳統儒家學說,如何為內聖外王之道。”回到題目本身,晉武平吳與苻堅伐晉兩相對比指晉武帝司馬炎獨斷而滅吳統一天下,前秦苻堅獨斷而淝水之戰失利亡國,是何原因;齊桓專任管仲和燕噲專任子之兩相對比指齊桓公專信管仲而稱霸,燕王噲專信子之而導致燕國大亂,又是什麼原因。
看似是同樣的事情而導致不同的結果,實際上是一個偽命題。
司馬炎能夠平吳統一天下,雖然與司馬炎個人不無關係,但說是靠司馬炎是完全說不過去的,晉國承繼曹魏、地處中原,天時、地利、人和無不佔據優勢,而江東孫吳自孫權死後,早已陷入疲勢,再無和中原一敵之力。
苻堅伐晉,是在東攻前燕、西佔蜀地、北取代國連年征戰後,宗室內爭、賞罰不公、後院起火,淝水之戰以八十萬軍隊絕對優勢對東晉北府兵八萬軍隊,而對手謝玄出身於陳郡謝氏望族,自身經國治軍才能突出,種種因素之下戰敗。但實際上,淝水之戰在歷史上的確也算少之又少的戰例了。
齊桓任管仲、燕噲任子之也是同理,成敗不僅取決於人,更取決於時勢、環境、歷朝歷代的積累,就像漢武帝能攻克匈奴與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不無相關,而此後漢朝一直疲勢與漢武帝的連年征戰、勞民傷財也不無相關。
最後,大概又回到兩個層次,一個還是大學裡的那句話“苟新、新、又新”
“作新民”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時移世易,所有事情都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沉痾守舊、機械搬只會不合時宜,其次便是禍福相倚、因果相循。
沈初理好層次後,又在草稿上將答案寫出來,並將觀點中相對烈容易引起爭議的表達剔除,釋理儘量中肯中和,又刪改一些明顯的錯誤,便認認真真謄到了捲紙上。
等到答完考題,時間已不早了,沒多久收卷的鑼聲響起,考場一片慌亂倉促,不少考生沒答完的哀嚎遍佈。
考官一將答卷收走,朱寶玉便哭喪道,“天啊,這題好難啊,齊桓公任管仲還知道是什麼,但是燕噲任子之好生僻啊,即使知道也只是皮,覺我這次又要落選了。”這個世界雖然架空,但大體上參考宋朝的設定。古代家中藏書破萬卷便很難得,多隻有書香門第歷世累積才能做到。這個時候大部分讀書人鑽讀四五五經,或有一些權威的釋義註解,但要像考古一樣針對一件事瞭解到如此詳細的信息,基本上很難。
所以在場考生即使對這四則史實有所瞭解,但不是專門研究這方面的,也很難對其中的信息瞭解得這麼全面。在基礎信息都缺乏的情況下,要想分析到位,就更難了。
沈初不有些汗顏,覺得自己又撿了大便宜。
朱寶玉:“啊啊啊,天要亡我啊——我的媳婦啊!”說著癱在案几上,一臉生無可戀、眼巴巴地看著沈初道,“沈兄,你告訴我,就算這次我落第了,我爹也會讓我娶媳婦是吧?!”每次受到朱寶玉對娶媳婦強烈的執念和怨念,沈初真是同情有餘還是忍不住想笑。
“肯定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爹肯定也不願你斷了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