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上)由於是三部曲,故本文不再以連載形式發表。
三世紅塵之夢迴前塵。1914詩云:天涯此時佳人遠,靜夜聲,執念千百遍。
天道長情又斷腸,愛如沙漏歲月。
夢迴前塵餘香,更無人問,望盡天涯路。
一往情深深幾許,偏愛佳人幾世情。
--《蝶戀花。愛戀》……
江南六月天,梅雨如煙,整個世界彷彿是籠罩在如絲如幕的一副畫卷之中。
民國三年,浙江嘉善,西塘古鎮,吳漢文化的千年水鄉,自古以來便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雖時局動盪、連年戰亂,這裡卻好似是一方世外淨土,安逸、祥和而又寧靜……
傍晚時分,一葉小舟,順著古鎮水道搖曳前行,船頭佇立著一名手把油紙傘的男子。如煙的雨絲,飄落在油紙傘上,順著傘骨滴落下來。男子彷彿完全被這如詩如畫般的景所陶醉了,溼潤的空氣中,飄來一絲絲淼淼的炊煙,味道是那麼的
悉。一座座石橋,岸邊的古宅、廊棚……還有兩岸行
匆匆的路人,處處都好似是一幅幅水墨丹青,一切都是那麼的親切,又彷彿是在夢中……
男子姓汪,名亞鵬,今年剛滿28歲,祖籍西塘。早年間,對滿清腐朽的統治和閉關鎖國的政策深惡痛絕,受西方新思影響,留學德、法等國,一腔熱血,立志學習歐洲先進的思想與文化,以報效祖國。其實他本名仕鵬,父親本寄希望於他將來仕途坦蕩,光宗耀祖。留學歐洲後,他自己將名字改為亞鵬,意喻為亞洲的騰飛而奉獻一己之力。父親也算是有些學問之人,既然兒子接受了西方的先進教育,對此也未加以干涉。
汪亞鵬留學三年後,滿清政府倒臺,建立了民國,中國來了一片新的天空。
汪亞鵬當時就想回國,但苦於所學有限,又恐時局尚未安定,便在法國繼續學習了三年。前些子,自己當年的私塾恩師寫信給他,說自己年事已高,又病痛纏身,已無力再教導學生們了。而西塘本就地方不大,要想找個能勝任的教書先生,實在是很困難。恩師希望他能早
歸國,接過自己手中的教鞭,為家鄉的教育貢獻一份力量。
恩師的信中,字裡行間滿滿的都是對當年愛徒的殷切希望,汪亞鵬也早就按捺不住報效祖國、報效家鄉的心了,一拍即合。給恩師回了封信,簡單收拾後,即便啟程回國。一路上風雨兼程,歸心似箭,一踏上闊別了六年的家鄉,就趕上了綿綿的細雨,似乎是在為歸來的遊子,接風洗塵一般……
六年時光彈指一揮間,眼前的景象,似乎還停留在六年前,自己離開這裡時的那樣,看不出有什麼變化。一切都恍如昨,只是自己已經從當初那青蔥般的少年,長成了結實而健壯的青年。弱冠離家,如今幾近而立歸來,汪亞鵬心中不
慨萬千。船槳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響,微微搖擺的船身,在平靜的水面上,盪出道道漣漪,好似男人此時的心境:寧靜,而又思緒萬千……
汪亞鵬一直沒有回國,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當初父母本不想讓他出國留學,擔心他在外面花花世界裡,失自我,樂不思蜀。但又拗不過他堅決的意志,雖然最終同意了,作為
歡條件,給他定了一門親事,想以此將他的心拴住。女方章氏,孃家雖不在西塘,但也在嘉善,家境殷實,倒也算是門當戶對。姑娘溫良賢惠,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可算是個大家閨秀了。只是一心專攻女紅,卻從未讀書學字,對於詩詞歌賦,更是一竅不通。對於這點,汪亞鵬是極不滿意,毫無共同語言可言。
章氏容貌秀美,溫良賢惠,對於血氣方剛的少年而言,自然是無法抗拒的誘惑。房花燭夜,汪亞鵬幾乎就要在溫柔鄉里沉醉,錦裘幔帳、玉體橫陳,初嘗男歡女愛,共赴巫山雲雨,在那一瞬間,汪亞鵬甚至忘記了自己的理想和使命。
然而在隨後的月裡,從最初的如膠似漆中,漸漸的冷靜了下來,與
子間似乎除了
體的
,再無半點共同話題。本來就毫無
情基礎,只為滿足父母的心願和出國的條件
換,對於滿腦子新思
、嚮往西方文明的汪亞鵬來說,短暫的魚水之歡過後,面對的卻是無盡的失落與寂寥,也更加劇了他出國留學的堅定意願。
月尚未過完,汪亞鵬就丟下新婚燕爾的
子,獨自踏上了留學之路。
走出國門後,汪亞鵬才知道美好的愛情應該是什麼樣的。尤其是在法國留學期間,與一個法國女孩,建立起了深厚的情。兩人白天同堂學習,夜晚花前月下、耳鬢廝磨,熱情
漫的法國女孩,與家鄉那溫良賢惠的
子章氏完全不同。
汪亞鵬不僅學到了西方的知識與思想,更從法國女友身上,學到了怎樣去愛自己心愛的女人。雖然後來女孩父母知道他們的關係後,堅決反對,兩人不得不忍痛分手,但那一段快樂的時光,已足以撫了遠在異國他鄉的男人,更是教會了他太多的東西。對於愛情懵懵懂懂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