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沒有,眼下陳二鳴被關在衙門等待案件審理,陳家人沒有這個膽子來我家鬧事。”唐枝知道,陳二鳴是初犯,所以處罰並不會很嚴厲,最多就是讓陳家損失點財務。不過後他們家怕是也很難在這兒抬頭做人了,要是厚臉皮的,當然會佯裝無事,可陳家大哥還要擔心自己的工作會受影響,所以陳家不一定能在此待下去。
果不其然,在陳二鳴被衙門審理完後沒多久,陳家一家便搬離了興賢坊,至於他們去了哪裡……有人說他們去了州城,也有人說他們去了別的縣,眾說紛紜也沒個確切的消息。
當然,大家也並非真的關心他們搬去了哪裡,只不過人都有八卦之心,偶爾會談及拔了。等時間一久,大家都忘了有這麼一戶人家了,唯一還記得的是偷誰家的菜都好,千萬別偷唐家的。
唐家往田裡撒生石灰的事情也有一些不好的話傳出來,大意是吃了唐家的菜可能會死人。而唐枝用綠油油的菜葉告訴他們撒生石灰的好處,宋玉延也雷打不動地每天從唐家買一點蔬菜,這麼下來,不出半個月,謠言便不攻自破了。
對於雞鴨魚,大家可以十天半個月不吃,可是蔬菜卻是百姓們不可或缺的食材,即使那些人希望用謠言來迫使唐枝降低蔬菜的價格,她卻依舊沒有降價,畢竟慈溪縣城也不是隻有興賢坊的這些百姓。
待那些人堅持從別家買菜半個月後,發現果然還是唐家的菜比較新鮮,許多菜農的菜都被蟲子啃了不少,他們吃菜就彷彿是吃蟲子吃剩的剩菜一樣,胃口都差了許多。
於是沒過多久,這些人又都默默地回到了唐家的菜園子前面買菜。
唐枝沒有說什麼,一如既往地賣著她的菜,跟兄長、妹妹打細算地過著小
子。
宋玉延的草編和竹編也漸漸上了正軌,在她復一
的編織下,技巧比之前的更加嫻
,一天的效率能比之前快許多。她還趕在林永明來驗收之前,就如期地完成了相應的編織數量。
樓家作坊的草蓆與竹木加工品質量比較高,所以林永明儘管對宋玉延的技藝有信心,貨的時候卻也有些忐忑。
樓家的作坊掌櫃對他收來的成品挑挑揀揀,收走了八成,而他驚詫地發現宋玉延所編織的成品竟然全都在其中。
“我說林牙儈,你該不會是去別家的作坊收的吧?這明州的能人巧匠幾乎都被我們樓家收歸名下了,瞧這些物件,可不像是普通人能編出來的。”作坊掌櫃笑問。
林永明道:“掌櫃說笑了,我也是要吃飯的,去別的作坊收,我再賣給你,我能得多少好處呢?”作坊掌櫃一聽,也是這個理。
除了樓家外,別的作坊也都接了單子,所以這種時候林永明即使去那些作坊用高價買,別的作坊也不一定會賣。雖說他趁著樓家的作坊趕不及完成那麼多數量給高麗的客商,要了比往常更高一點的價格,可仔細算下來的話還是會虧了,所以他不太可能去別的作坊收這些貨轉賣給樓家的。
想到這兒,那樓家作坊的掌櫃道:“我瞧這幾個書籠堅硬的,看來是經過特殊處理的,這樣的能人巧匠,不若介紹來我們樓家的作坊,工錢不會太低的。”一般的竹篾成品編織好後,也會因為竹子還未炭化而有些柔軟,像竹篩等所用的篾條柔軟一些沒問題,只要竹子足夠堅韌就行了。可是書籠這種裝書籍、筆墨等重物的編織物,篾條最好是要堅韌的同時又堅硬。
經過炭化處理的竹篾表面會光滑和不易起竹刺,另外細菌也很難生存,更能較大程度地防蟲蛀。這對讀書人而言,是作為藏書的工具的上好選擇了。明州雖然讀書風氣不行,但是賣到別處,也能大賺一筆呢!
林永明見掌櫃想挖人,腦中警鈴大作,他笑道:“這個我得問一下他。”他個人不是很願意讓宋玉延到作坊裡去的,因為這代表著他會少賺一份錢。他當牙儈這麼多年,也收賣過不少席子、篾籃子,以往收到的不錯的物件很少,基本上都是轉手賣給老百姓的。
宋玉延雖然不是他遇見過的最好的匠人,但從她出來的成品往往都能賣出不錯的價錢來看,就知道她值得他與之長期合作。
一旦宋玉延到了某個作坊裡,那他就沒有差價可賺了。
不過他雖然有私心,卻也不會故意隱瞞宋玉延,待他下次去找宋玉延時,便跟她說了這事。
“樓家作坊開出的工錢有一千二百錢一個月,不過我覺得以你的能力,自己編織來賣的話,一個月也能賺這麼多,甚至更多。”宋玉延琢磨了一下,樓家開出的工錢確實足夠她們姐弟三人生活得不錯的了,不過仔細算的話,去作坊就是跟當公務員一樣領死工資,算半個鐵飯碗;自己單幹的話就是多勞多得。
她如今的效率已經大大地提高了,篾籃子一天能編六七個,竹筐的話一天能編三個,熏籠、書籠等一天一兩個。以這樣的速度來說,她一的收益就是四十到八十文不等。
而且永遠也不用愁沒有市場,畢竟明州的草蓆、竹木加工品可是能遠銷海外的。
只是自己單幹的話也會有一定的風險,因為一旦林永明跟她終止合作,她就必須要重新想辦法賣出這些成品,畢竟她目前除了林永明外,還沒有一條穩定的銷售渠道。
不過她很快就答覆了林永明:“樓家作坊的工錢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