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20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量的水泥,這便是賺官府的錢啊,他們沒必要得罪宋玉延,於是便欣然同意了。

宋玉延也是因為這些事而忙得腳不沾地,作為她忠實的竹雕粉絲,趙賾等人有些遺憾她很久都沒有產出了,但是想到她正在做於國於民都有利的好事,也沒有喊她回去雕刻竹木,也覺得她在他們心中的形象反而更加光輝了!

趙賾等人給宋玉延寫了信,表示自己在去年便受到了她的鼓勵和啟發,為了追趕她的步伐而決定好好讀書。之所以沒有登門祝賀她被封官,也是因為要閉門讀書,在他們考上解舉人之前,他們是不打算出門的了。

宋玉延也慶幸他們沒有過來,否則自己太忙而沒空招待他們,那便是失禮了。加上他們這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很值得稱讚,便也給了他們回信,鼓勵他們多加努力。

這些書信還都是用詩筒裝著的,趙賾收到回信,覺自己像是蹭到了一件竹雕,內心還有些小動。

他是快樂了,宋玉延卻是有些鬱悶,她發現因為一個官職,自己就從擁有多處產業的小土豪,變成了一無所有的窮光蛋,怎能不鬱悶?

她對唐枝道:“以後我就身無分文了,全靠娘子養著了。”唐枝數著箱子裡藏著的錢,聞言,抬頭看著她,並沒有多少同情的目光:“你不是還有賣竹雕的私房錢嗎?”宋玉延:“……”她悄悄地抱著自己的小金庫:“裡面真沒錢了。”唐枝道:“真沒錢?那盒子我幫你收著。”宋玉延道:“盒子給你收著也行,不過最近學了三招,你得讓我練習一下。”唐枝左右衡量,最終點了點頭:拿住了宋玉延的私房錢,她哪裡還有機會去研究更多的招數?!

宋玉延高興地將盒子裡的錢掏出來用錢袋裝著,然後把盒子給了唐枝。

唐枝:“……”她有些牙疼,怎麼覺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____唐枝沒打算真讓宋玉延一窮二白,她跟宋玉延平在生活上十分節儉,宋玉延的理財計劃更是進行了近六年,攢了不少身家。

她沒用這些錢來買大宅院,也沒有大量置辦田地,因為她知道一旦自己的財產變多了,必定會招人眼紅。

財不白的道理她懂。不過,更多的是她本身便是一個低調的人,即使是在前世,她的朋友雖多,但是知道她的家世的卻沒有幾個。

唐枝也知道宋玉延只是靠節儉的話是攢不出這麼多錢的,最主要的是她一邊“開源”,一邊“節”,故而她也要繼續將這種做法貫徹下去。

她不懂做大買賣,她只知道長期有效又穩定的投資其實是田產,置辦了田地,再僱人幹活,或者租佃農田,也是一種開源節的方式。

唐枝便拿出一小部分存款,悄悄地在金川鄉買了十畝地,其中五畝種糧食,另外五畝種棉花。

十畝田地在這時代並不算多,加上宋玉延在金川鄉還是頗有名聲的,只是置辦了十畝田地,沒有傳到縣城的街坊鄰里的耳中的話,是沒有人會去眼紅和嫉妒她的。

而唐枝跟宋玉延接下來的一年裡都無法時常往金川鄉跑,所以這十畝地,只能讓黃鰥夫父子看顧。

等到了秋末,颱風天、海狂襲的季節已經過去了,農夫們也清閒下來了,官府讓人開鑿和運送過來的大塊石塊也已經準備好,明州海塘的修築工程便正式開始了。

第95章又有錢了海塘的選址,宋玉延早就經過勘測決定了,而按照古今的習俗,都要先進行一些儀式,以祈求工程能順順利利。宋玉延知道這樣的做法太過信,然而哪怕是在現代,她也會遵循這種約定俗成的規則,因為工人們的心裡會安心一些。

果然,等祭祀完之後,那些受募集而來的民夫以及服役的百姓幹起活來就很賣力了許多。

宋玉延“安全生產”為名,讓官府給民夫們準備了手套,原本範知州認為這筆錢是沒必要出的,宋玉延以加快進度為名,且又以可以多次利用為由勸他,最終範知州才讓人去趕製了低廉的麻制手套。

有了手套之後,那些搬運石塊、挖地基的民夫一下子覺得輕鬆了。那些服役的百姓更是動——以前他們服役去修河渠、疏浚河道可沒有這樣的待遇,如今看來範知州很是愛惜他們的。

於是範知州到工地監察時發現民夫們忽然對他熱情了起來。

範知州:“???”後來他跟民夫們閒聊,這才知道是因為一雙小小的手套,收買了他們。被他們的時候,範知州也有些慚愧和心虛,他身為父母官,本就該為百姓而著想,可是他卻遠不及宋玉延來得細心,也不知道百姓的需求是什麼。

再看宋玉延,自己戴著一頂斗笠便跟著一起幹活,要不是找人詢問,他都找不到宋玉延在哪裡。

這海塘的工程負責人是宋玉延,她不盯著不行,萬一哪一步出了紕漏,那問罪的可就是她了,因此她就一直住在周圍搭建的草棚中。

基於這種環境,民夫們想去洗澡就能去不遠處的寺院的澡堂,她想每洗澡那是不可能的了,且海邊離縣城五六十里,她也不可能每都回家。

唐枝每次見她回家第一件事便是先衝回屋裡洗澡,尋思著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便在離海岸幾里遠的地方租了一處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