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19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氣,而如今的西湖沒有堤岸,湖中葑草雜生,少了一絲人氣,但環境清幽,是文人騷客最喜歡的景緻了。

來到西湖,宋玉延腦海中浮現的自然是蘇軾大佬在杭州任通判期間寫下的“水光瀲灩晴方好,山空濛雨亦奇。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詩句。

另外西湖有一湖堤名為“蘇堤”就是蘇軾修的,只是這會兒蘇軾大佬還未出生,這西湖岸也沒有後世滿是石磚堆砌的模樣。

而宋玉延她們過來的時候,一場又一場雨溫柔地落下,讓原本就清幽的西湖看上去雲煙繚繞,煙雨朦朧,恍若仙境。宋玉延心中暗歎,難怪詩人們寫詩總喜歡寫西湖,就這景緻,若是她有詩才,怕是也忍不住一首詩了。

她雖然不會詩,但是好歹會作畫,於是她拉著唐枝到旁邊的靈隱山登高,又特意尋了一處視野開闊的亭子,展開紙,便琢磨著要如何下筆。

此時在她的腦海中是兩幅不同的畫面,千年前與千年後的西湖景緻在她的腦中相互碰撞,隨著碰撞的發生,她的靈也如泉湧般,源源不斷地冒出來。

唐枝拿出硯臺與墨條,倒了點水後便在一旁幫她研墨。

筍兒與餅兒倆兄妹隨宋冰、烈嬸去靈隱寺上香去了。餅兒看見宋玉延出門前在準備文房四寶,便知曉她必然是要作畫的,為了避免自己出門遊玩也還要做功課,她才鼓吹烈嬸去靈隱寺的。

烈嬸先一步提出要去上香,宋玉延想抓餅兒去寫生時才通過唐枝的口得知她早就跟著烈嬸溜出門了。

唐枝還笑說:“你看你,平將她盯得那麼緊,她都害怕你了。”宋玉延道:“嚴格一些也是為了她好。”唐枝若有所思地看著她:“阿藥這般,想來以前也被管的緊。”宋玉延目光一滯,唐枝又道,“像十三叔、二十一叔與烈嬸,對阿藥你都嚴格的。”

“原來指這事。”宋玉延暗暗鬆了口氣,又笑道,“嗯,娘子漏了一人。”

“嗯?”

“還有娘子也這般嚴格不是麼?”唐枝沒好氣地翻了她一個白眼。

____西湖孤山一條小舟從岸邊悄然劃出,小舟在煙雨中飄至湖岸。林逋施施然地從小舟上下來,又神態自若地撣了撣衣裳上的雨珠,這才往山中石路走去。

他隱居西湖已經數年,平最大的愛好便是寫詩以及遍訪西湖周圍的寺廟,和僧人朋友們以詩相往來。

路地來到了靈隱寺外,卻見一小亭子裡有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在相會。本意避開,然而他靠近了些才發現男子似乎正在作畫,而梳著婦人髮髻的女子則在研墨。

他心中暗笑自己錯將琴瑟和鳴的夫當成了私下幽會的未婚男女,因著發現對方已經成婚,他倒是不必避嫌了,徑直地走過去看那年輕男子作畫。

長三尺(90釐米),寬兩尺(60釐米),潔白柔韌的紙上綿延山林立在煙霧漫、浩渺空曠的西湖紙上,一座寶塔在山林、煙霧間若隱若現,隨著筆墨的巧妙運用,空靈的湖面、莊嚴的寶塔與鬱鬱蔥蔥的山林便形成了巧妙和諧的對比。

林逋看得專注,不自覺地捋著鬍子。

宋玉延因過於全神貫注沒注意到身旁多了別人,倒是唐枝注意到了,可是她只是看了林逋一眼,並未開口打擾作畫者與賞畫者。

直到靈隱寺的鐘聲敲響,宋玉延的畫筆頓了一下,爾後收起筆,她才注意到正在圍觀的中年男人。

林逋也被那鐘聲給拉回了思緒,他抬眼看著宋玉延,卻見後者朝他行了禮。

林逋問:“小郎君如何稱呼?”

“晚輩姓宋,名玉延,字錄方。”

“錄方小郎君這畫的可是西湖之景?”宋玉延不卑不亢:“是也不是。”林逋笑道:“這畫上只有一半景緻乃眼下的景,餘下的一半,如那寶塔,怕是錄方小郎君所說的‘不是’了吧?”宋玉延微微一笑,道:“先生慧眼。”那座塔便是雷峰塔,歷史上建於宋太宗繼位的第二年,是吳王錢俶所建。然而由於周世宗郭榮沒有按照原定的軌跡死去讓趙家上位,故而吳國境內也發生了一些小的變動,比如這座後世赫赫有名的雷峰塔便沒有建成。

宋玉延完全是按照記憶中的雷峰塔畫成的,也不知道是否會被人說是畫蛇添足。她看得出這位大叔是個文人,就他這格的文人雅士,宋玉延認識的便不下四位。

林逋捋了捋鬍子,道:“天竺橫分景寬,孤山背後泊船看。林藏野路秋偏靜,水映漁家晚自寒。拂拂煙雲初淡蕩,蕭蕭蘆葦半衰殘。舂鋤數點誰驚起,書破晴雲粉字乾。”宋玉延微微一驚,她估計自己是遇到什麼大文豪了。便提筆寫下這首詩,隨即覺得還差了點什麼,問道:“敢問先生大名?”

“林逋,字君復。”宋玉延覺得這名字很是耳,而能讓她耳的文豪必然是出現過在語文課本上,又或者被身邊的友人頻繁提及的人物。

仔細回憶了片刻,她猛然驚覺:“先生便是寫下‘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那位林先生?”這首《山園小梅》是後世讀者最為稱讚的詠梅詩之一,可以用“朗朗上口”來形容了。在宋玉延與杜衍等人往來時,也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