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19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明州廣泛種植開來,那百姓便不必再擔心冬天會受寒了。

於是官府出面從樓杲那兒收了一些棉花籽以及幾匹棉布,然後連同蠟燭以及明州其餘的特產一塊兒作為節禮送到了汴京。

官家得到他的節禮後會有何反應,宋玉延等人暫且不知,她的棉花種成功後,族長便出面向她買了不少棉花籽,打算讓族人騰出十分之一的地來種棉花,如擁有十畝地的人家就要種一畝棉花。

這種強制的手段讓族人頗為不滿,然而他們見過了宋玉延種棉花,以及從棉花中獲得的利潤後,大半人都心動了。

後來縣城裡有一種新的布——棉布開始在布莊售賣,而且因為棉布柔軟、保暖、舒適又實惠的特點獲得了不小的反響之後,越來越多的族人同意種植棉花。

“你們每家的女人都會做女紅,也有紡錘,既然麻製衣是,那棉花也是一樣的。各家的棉花種出來之後可以織成布,也可以填進被褥、衣衫裡,冬天也就不必再擔心會冷了。”

“另外,義莊決定,以後族裡的冬衣皆是發一件棉衣,故而你們種出來的棉花,也可以賣給族裡。你們也不必擔心不會種,玉延已經答應了,只要有族人想種,那他可以教你們種。”族長將這些道理掰算給族人聽,很多人都聽進去了。有人仍舊有疑慮:“可是我們納夏稅時要絹以及麻布,朝廷承認棉布嗎?”

“不必擔心,知州已經將棉花以及棉布送到了朝廷那兒,相信最晚到明年開就會有定論了。”____不必等到明年的開,在範知州向宮裡送去棉花以及棉布,並且詳細地說明了棉花對百姓的生活會有怎樣的好處之後,加上宋傅、劉綽等知道是樓杲與宋玉延搗鼓出來的之後,也相信他們的人品,為棉花背書,官家便對此物重視了起來。

朝中也有官員道:“近些年各地偶有天災,以至於百姓離失所,生出了不少作亂之心,便說先前的明州之亂,皆因百姓生活困頓,迫不得已所致。而百姓若是能吃飽、穿好,那民亂想必也會少許多……”官家一聽,覺得甚是有道理。

衣食住行是百姓最為關心的問題,如今他已經下令大力推廣占城稻,隨著糧食產量的提高,百姓離溫飽又能更近一步。而若是推廣了棉花,那百姓冬天不怕冷了,是否會覺得子還過得去,而不去想反抗的問題呢?

所以官家很快便下令,鼓勵兩浙道的耕農種植棉花,朝廷也承認棉布作為明州百姓繳納夏稅的稅物。至於種子的問題,他也讓市舶司去跟外來的客商商談,看看能否從天竺取回更多的棉花種子。

____明州入冬後,百姓才真切地意識到棉花是種好東西,一件棉衣,比百姓穿三件麻衣、紙衣還要暖和,而它的價格卻只比麻衣貴一點。

只可惜等他們想買棉衣時才發現,宋玉延種的幾畝棉花以及樓家種的七八畝棉花,都用完了,或紡織成棉布,或製成棉被、棉衣,被人搶售一空了。

第87章出遠門宋玉延的棉花除了賣給樓杲之外,也給自家留了一部分,她找人打了六棉被,除了她跟唐枝的之外,筍兒、餅兒、唐葉以及唐浩夫婦也都各留了一

剩下那一她送給了烈嬸。烈嬸又豈是會白白收她的棉被的脾?所以她以宋夭夭即將出嫁為由,這棉被便算是她這個當“弟弟”的一點心意。這個理由使得恰到好處,烈嬸也就沒再說給她錢的事情。

宋夭夭過了今年便要二十一了,在這時代已經是左鄰右舍眼中的“大齡剩女”了,故而即使宋冰與烈嬸再不樂意,卻還是給她說了親。

說親的對象是宋玉延的朋友王周。

而說起這事,便不得不從當初王周與宋夭夭相識說起,那是宋玉延搗鼓皮影那會兒找王周幫忙,常往來於宋家的宋夭夭並因此與他相識,然後他對宋夭夭就一見傾心了。

後來王周跟宋玉延搭戲讓宋夭夭發現了他人的一面,宋夭夭的目光這才開始在王周的身上停留久一些。

宋夭夭無疑是喜歡才子的,然而她擇偶的觀念跟爹孃那種“相親後覺得對方合適便成親”的想法不同,她考慮更多的還是自己身為獨身女,若是嫁出去了,爹孃該如何是好?

也就是因為這些顧慮,她只能將自己對王周的愛慕之心掩藏在心底。王周見她忽然對自己冷淡了起來,也著急了,便去請宋玉延幫忙打聽一下是什麼情況。

宋玉延對外的身份是兒郎,自然不好去找宋夭夭盤問,便讓唐枝幫忙。唐枝跟宋夭夭相處得不錯,她們湊到一塊兒之後,聊了些女兒家的心事,很快,唐枝便知道了宋夭夭的心結所在。

宋玉延沒有直接跟二十一叔、烈嬸說這些事,她先跟王周提了一下二十一叔與烈嬸的情況,說明他們只有宋夭夭一個女兒,若是宋夭夭出嫁了,那他們就沒有依靠了。

王周沉默了許久,又回家想了好些子,他才上門提親。

他提親之時,誠懇地道:“晚輩已經徵得爹孃的同意,晚輩若是娶了宋小娘子,也會將宋叔父、嬸子當成至親來奉養。”他是家中獨子,要入贅,他的爹孃也不會同意,故而最好的辦法就是他將來為宋冰、烈嬸養老送終,待他們如親生父母。

宋冰聽了王周的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