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16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客戶的增加,這每一項都讓朝廷看見了他的才能,故而回京述職後,基本上是升官的了。

他覺得自己若是走了,那新來的知州不一定會繼續重用唐浩,於是才為唐浩鋪了路,也算是報答了他當初的提醒之恩。

唐浩的喜事還不只是這一件,在他被提拔為慈溪縣丞之後,陳採杞很快便傳出了有喜的消息來。

這會兒已經到了六月,唐浩自從擔任慈溪縣丞後,便又搬回了家住,跟陳採杞相處的機會多了,這自然而然地便懷上了。

唐浩初為人父,緊張得不行,天天問宋玉延一些保胎的問題。唐枝都看不下去了,擋在宋玉延前面道,“大哥,宋大郎並不是郎中,你問她沒用。別到時候出了什麼岔子,你便怪她。”唐浩被外向的妹妹鬧得心,他委屈道:“我也沒將他當成郎中,只是他不是看過醫書嘛,我就想知道醫書上有沒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項。”宋玉延也知道醫療水平落後的古代,沒有產檢等條件,生產時也沒有剖腹產可選擇,故而古人為了確保生產時能順利,在產前便會通過各種預防小產等注意事項來保證胎兒的健康。

唐浩在確定陳採杞有喜後,便追著郎中問了許多注意事項,而陳採杞一有不適的地方,他也會跑去找郎中,可見他並非捨不得去請郎中,實則是他很緊張和關心陳採杞及胎兒。

為此,宋玉延也很樂意去幫唐浩的忙,在閒暇時便去借了幾本關於婦科的醫書回來看。

唐枝知道她最近要忙蠟園跟棉花的事情,還得回族裡開會,幫族裡解決一些難題,常常到處奔波,夜晚回來後還得挑燈看書。唐枝希望自家兄長別再給她添事,便將看醫書這事攬了下來。

陳採杞知道後乾脆跟唐枝一塊兒看,她還誇唐枝道,“還是阿枝想得周到,早些看這些醫書,早做準備,後自己有喜了便不會再這麼手忙腳亂的了。”唐枝一頓,心想她跟宋玉延哪裡需要面對這個問題——她不會有為人母的喜悅,也不會為了胎兒的安康、是否能順產而憂心,雖然無法享受到十月懷胎、為人母的喜悅、憂愁,但是她也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姑嫂倆看了不少婦科專著,甚至還會將陳採杞的孕期反應給記錄下來,以便翻看醫書時能更加直截了當地摸清楚胎兒的情況。

得知姑嫂倆的行徑後,同巷子裡的一些孕婦也都好奇地上門來找她們諮詢,陳採杞雖然有孕後會經常到疲憊和勞累,可是有人陪她嘮嗑的話她也是十分樂意的,便拉著這些孕婦一起研究婦科醫書。

陳家新婦呂氏也有身孕了,不過她這不是頭胎,而是第二胎了。一般人認為第二胎容易生產,可呂氏也不敢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跟陳採杞一塊兒討論時才知道自己頭胎之所以有些許難產,都是因為平有許多沒注意到的地方。

這會兒她看了醫書,回到家後,便將醫書上說的指給了她的夫婿,陳三亮看。陳三亮不識字,可是見她言之鑿鑿、有理有據,也信了。不僅很少跟她耍橫了,每回陳老太又要指使呂氏去做些重活時,他也會硬著頭皮去說情。

他不幫忙說情不行,呂氏跟唐枝、陳採杞玩得好,而唐浩如今是縣丞,他一個小民,哪裡招惹的起唐家的人?偏偏他也想靠呂氏來跟唐家拉近關係,對呂氏自然要多哄著些。

呂氏等婦人往唐家跑的次數變多後,每每與人說起唐家都十分羨慕地道:“這唐家是時來運轉了,先是受到了知州的青睞到知州身邊為典事,後來又幸運地娶了都巡檢之女,夫倆和和美美,也沒急過眼。這年還當了縣丞,如今那陳氏有喜,身體也是倍兒健康……”

“主要也是唐家沒有雙親在世,陳氏一來便可掌管家中大權,否則唐家哪能這般安寧!”有人酸道。

“我可是聽說唐家還是唐小娘子在管賬。”

“那還不是因為唐小娘子也快要成為宋家婦了嗎?陳氏也不急在這一時。”呂氏“呸”了一聲,道:“別胡說八道,那陳氏人好得很,與唐小娘子相處得也十分好,她甚至還不希望讓唐小娘子那麼快便嫁到宋家呢!”提到宋家,眾人的話題又變了:“說來宋家也是時來運轉了,他將造紙的技藝拿出來給宋家,那宋家的造紙作坊一共有十幾戶、二三十人在幫忙,產出來的竹紙備受歡,族裡為此幫他修葺了屋子,還給了他不少錢……”宋家的造紙作坊早在三月便陸陸續續造出了第一批竹紙來,因為初次造紙,族人對程還不是那麼悉,而宋玉延也不能每個環節都監察到位,故而產出來的紙在澤以及柔軟度上還是有不少可改進的空間的。

宋玉延為此特意回去盯了一段時間,跟宋平親自上手,她教會了宋平的同時,也讓那些族人也記住了這些細節。隨後第二批竹紙產出來後較之前的竹紙有了明顯的進步,這讓宋氏族人備受鼓舞,又一鼓作氣生產了第三批竹紙。

這一批竹紙被紙鋪相中,按照皮紙的價格給談了下來。而前兩批竹紙則派發給族人使用,或贈送給在讀書的友人。

這時候許多人才知道原來竹紙也能造出質量這麼上乘的紙。有些造火紙的作坊想知道,明明同樣都是用竹子造紙,可他們只能造出價格低廉的火紙,而宋家卻能造出質量上佳,能被讀書人也喜愛的紙呢?!

可惜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