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5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只有當年他還在跟著老師學習的時候能比了。
最後研究了半天,李通古決定還是簡單暴一點。
反正韓巖提出這個條件,並且壓沒有為自己或者韓國爭取利益本身就有問題。
正常人誰會這樣搞呢?必然是韓熠跟他做了什麼易啊。
李通古決定到時候恰到好處的表達自己的疑問就行了——沒辦法啊,眼看到咸陽了,他也沒有研究出一個好的方案來,沒有完全把握的時候,太過迂迴是沒有好處的。
李通古回到咸陽之後連休息的功夫都沒有,就被拽進了宮裡。
不過他心裡不僅沒有不滿,反而十分興奮。
能夠被王在第一時間接見,這說明他足夠重要,或者他的差事足夠重要。
李通古稍微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讓自己看上去整潔一點但又沒那麼整潔。
這裡面他也有一點小心機,整理一下是為了顯得對王足夠尊重,而不那麼整潔是為了表現自己這一路風塵僕僕。
果然顏徵看到李通古之後就說道:“李卿一路辛苦。”李通古滿足又不那麼滿足,顏徵從來沒稱呼他為愛卿過,不過想一想顏徵也只這麼稱呼過韓熠,他努努力估計早晚也能獲此殊榮。
是以李通古立刻行禮說道:“此乃臣分內之責,不敢言辛苦。”說完之後李通古呈上韓巖的書信和韓熠的奏疏說道:“此乃韓王書信和中書令之奏疏,還請王上過目。”高府令走過去接過這兩樣東西擺在了顏徵的案頭。
李通古小心翼翼的抬眼看了看結果就看到顏徵將書信放在一旁,先拿起了奏疏看。
李通古站在下面大氣都不敢出,等到顏徵都看完之後,觀察了一下他的表情,結果發現本看不出喜怒。
似乎韓巖這樣過分的要求並不會讓他生氣一樣。
顏徵將書信放在御案上問道:“中書令有沒有說別的?”李通古愣了愣,韓熠的奏疏寫的那麼詳細還要說什麼?
他心中雖然疑惑卻還是立刻回答說道:“中書令沒有說其他,只是說都在奏疏裡了。”顏徵垂下眼眸,掩蓋住了眼中的失望。
他又問道:“你見過韓王嗎?”李通古頓時神一振說道:“未曾,臣到了韓國之後就聽聞中書令已經與韓王談妥,韓王的要求都在書信之內,臣聽聞之後就立刻快馬加鞭趕回來了。”李通古這句話說的很有技巧,所謂的談妥可以有多種理解方式,就看顏徵怎麼想了。
果不其然,顏徵皺起了眉頭。
李通古心下一喜,忍不住多了句嘴:“王上有何憂慮,臣願為王上分憂。”顏徵看了他一眼心說這個你分不了,除了韓熠,誰都不能為我分憂。
要知道以往就算是公事,韓熠也會再寫一封私人信件的,奏疏是奏疏,信是信,會關心一下他的生活,問他最近開不開心,然後會告訴他帶什麼東西回來。
結果現在全沒有了,顏徵表示非常不開心。
他調整了一下心態問道:“以你看韓國現狀如何?”李通古說道:“較之我國自是差了許多,算一算的話,應該算是七國最弱。”顏徵點點頭:“這樣嗎?”之前雖然顏徵想要將韓國給韓熠,現在韓巖跟他一個想法,就讓他覺得有些微妙了。
他本能的對韓巖有些敵意,畢竟就算是民間能這麼為弟弟著想的人都很少,更不要說在王室了。
韓巖到底是以什麼樣的心情要求韓熠去治理韓國的呢?
顏徵伸手叩了叩案几,又問道:“中書令狀態如何?”李通古遲疑回答道:“……好的,韓王似乎很重視中書令。”顏徵的心情又低落了一個指數,李通古看顏徵似乎不太高興的樣子,便問道:“王上可是不滿韓王所提之條件?”顏徵銳的察覺到李通古似乎話中有話,便不置可否說道:“你怎麼看?”李通古就等著他這句話立刻說道:“臣以為,此乃好事啊。”顏徵倒是興趣了:“哦?怎麼說?”李通古分析道:“首先若是能夠和平兼併,對大秦來說自然是大有好處,而韓國彈丸之地,積弱已久,貿然派個人過去治理,只怕未必能讓那裡有起,甚至還會遭到當地人的排斥,若中書令的話,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這種排斥,更何況中書令之能有目共睹,當初芙蓉縣貧弱至此,全憑中書令扭轉乾坤,想必治理韓地也不在話下。”李通古話裡話外都在吹噓韓熠的本事,最後還補充了一句:“只不過韓地再小也是一國之地,作為侯的封地似乎有些大了些,只怕丞相他們不會同意。”顏徵眯了眯眼問道:“那依你之見該當如何?”李通古沉默了一下才說道:“臣不願隱瞞,自當直言不諱,還請王上贖罪,以臣之見,以中書令從龍之功,匡扶社稷之功,當晉位為公。”第258章顏徵聽後若有所思地看著李通古,其實李通古說的這些話放在平時也沒什麼大問題。
但是放到這個場景就很有問題了。
顏徵沒有正面回答,安撫了李通古兩句就讓他去休息了。
他低頭看著御案上的書信和奏疏,又嘆了口氣,一時之間有些擔心,韓熠不會以後都不給他寫信了吧?
高府令看了看時間,小心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