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縣令這樣做也是有依據的。”眾人一陣安靜,太子在朝會上發表意見的時候並不多,但是每一次都能一針見血,久而久之大家也不太敢輕視他。
更何況,誰都早知道顏子薦看重韓熠,但韓熠嚴格來說卻是太子的人。
現在他們都開始思考,太子會為韓熠出頭到什麼地步。
顏子薦懶洋洋的靠坐在椅子上說道:“哦?那太子就說一說吧。”對於韓熠罵人這件事情,顏子薦其實麻木了,反正韓熠跟他翻臉都不是一次兩次,這一次韓熠還是溫柔的,因為罵的是朝廷整體,並沒有指著他鼻子說他對不起祖宗。
他對韓熠的奏疏不太滿意,更不滿意的是大庶長的態度。
韓熠是他派出去的,現在大庶長話裡話外都是韓熠年輕不懂事,不適合做這件事情,豈不是在說他識人不明?
本來顏子薦還在思索怎麼把這個面子給圓回來,現在顏徵開口,他樂得讓兒子去為他衝鋒陷陣。
顏徵淡定說道:“若是別人,大概會擔心芙蓉縣什麼時候可能就又回到了趙國手裡,但是芙蓉縣令,晸悅伯,他是不會有這個擔心的。”大庶長挑眉:“哦?太子難道是說趙王會因為他而網開一面?”韓熠跟趙王之間的恩怨許多人都是知道的,當即就有人嗤笑一聲:“怕是趙王巴不得連人帶地一起都拿回去呢。”顏徵看了他一眼,發現是新上任的中更,這位跟大庶長沒什麼關係,很可能是單純看不慣韓熠。
他也沒有跟中更計較,而是說道:“因為他是韓熠啊,他到了那裡,趙國這輩子都別想將芙蓉縣再奪回去了。”中更問道:“太子殿下這般說可有憑證?”
“就憑他帶著五千人打敗了趙軍一萬人,並且以極小的代價滅七千趙軍!別說在座各位,就算是將所有將領都加起來問一問,可還有人有過這樣的戰績?”第160章顏徵幾句話就將眾人說的啞口無言。
大家面面相覷,好像……還真沒有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韓熠過於年輕,還是因為過於好看,很少有人將他跟能征善戰的將軍聯繫在一起。
但人家真的帶過兵,並且實績過硬。
在場沒人吭聲,因為大家知道太子其實還是留著餘地的,韓熠幹掉那七千人的時候何止是用了極少的代價,他壓就沒有付出代價!
不費一兵一卒滅掉趙軍七千人,並且還附帶削平了一座山頭,這件事情真的不能深思,否則越想越可怕。
顏子薦應了一聲說道:“太子說的的確有道理,所以……大家還是再商討一下吧。”不得不說,韓熠這一道奏疏雖然把大家都罵了,但的確提出了一個比較迫切的問題,那就是人口。
從孝公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秦國的人口已經是七國之最,否則也支撐不起跟五國同時開戰的局面。
但這一場仗打過之後,秦國哪怕不是元氣大傷,人口也銳減了不少,耕情況放在顏子薦的案頭,在看到有那麼多土地無人耕種的時候,顏子薦是十分心焦的。
韓熠這一封奏疏也算是正中下懷讓他將這件事情先提出來。
不過……你罵了一通倒是了,也不給我們出個主意嗎?
顏子薦有些無奈,然後他就聽到大庶長挽尊說道:“芙蓉縣令……不能當成普遍來看,還有很多邊境縣令做不到這一點,所以……”顏徵開口說道:“所以芙蓉縣令的要求是一視同仁。”韓熠也沒非要讓減太多的稅,只要跟秦國百姓一視同仁,那新佔地的老百姓子都會好過許多。
大庶長還想爭辯,但是又覺得韓熠那封奏疏之中好像還隱藏著別的什麼,但具體是什麼……他一時之間也想不起來。
此時中更忽然說道:“芙蓉縣令此前可是儒家門生?”眾人微微一愣,都有些茫然,連顏子薦都有些意外,認真想想說道:“應當不是,芙蓉縣令乃是韓國公子。”而韓國基本上是法家的天下,至於同樣是推行法家為啥沒能跟秦國一樣強大,這時候就體現出有一個有能力的領導人是多麼重要了。
中更說道:“我觀芙蓉縣令行文倒是頗有儒家風範。”不得不說,如果韓熠在現場的話,恐怕會很吃驚。
雖然後世的思想已經很難分什麼派系,但到底是經過了兩千多年儒家思想統治的土地,想要將儒家思想全部剝離也不太可能。
所以行事作風之中難免會帶出儒家的影子。
只不過韓熠並沒有在意過,他不擔心會被扣上什麼帽子,因為他從來都是什麼好用用什麼,今天他的做法可能符合儒家思想,明天可能他就是法家代言人,如果真要深究他折騰的那些東西,還跟墨家有關係呢。
既然好用,幹嘛還要分那麼清楚呢?
而且他也覺得儒家思想現在並沒有成型,或者說是後世的儒家思想跟最初的儒家思想相差太多,畢竟經過了那麼多年的發展。
就算是讓現在的儒家子弟來觀察,也未必會發覺他的思想之中帶著儒家的影子。
然而中更卻十分犀利一眼就看出了韓熠行事之中帶著儒家的影子。
儒家在秦國不太被待見,正如墨家的思想在秦國也不太被待見一樣,畢竟現在這些思想還在烈的碰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