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從此,在華語行歌壇上,大旗唱片旗下也有最頂級的歌手資源了。
儘管這個歌手是簽在彭嚮明音樂工作室的旗下,但業界向來都是以發行來區分幫派,這樣的說法絕無問題。
花個幾百萬為自家旗下的新晉天后舉辦一場典禮來慶功和加冕,以壯大自己的聲勢,對於大旗唱片來說非但不是費錢,反而是極有必要的宣傳和造勢。
新晉一位天后,實在是太難了。
認真來說,以米國那種版權保護比較得力的地方為例,頂級的歌手論起社會影響力和賺錢的能力,一向都是穩穩在頂級演員之上的。
國內這邊過去一度版權保護不力,行歌壇基本上半死不活,歌手只能靠商演和綜藝撈錢,但因為歌不是賣出去的,只能靠傳播度圈粉,很難談得上有多少忠誠度,所以論咖位、論金能力,甚至還比不上電視劇演員。
一直到最近這些年,網絡正版音樂銷售在國家的版權保護逐漸健全的情況下,終於直起桿來了,歌手的江湖地位才漸漸迴歸正軌。
說白了就是,你辛辛苦苦創作出來的作品歌都不願意花錢買,都是跑去聽盜版,那算什麼支持?。
沒有粉絲支持你又哪來的江湖地位?。
但現在呢?像《遇見小情歌》大賣千萬張,未來極可能還會突破1500萬張,這是什麼概念?。
一張專輯30塊錢,零賣的單曲一首三塊,再加上試聽點播,一張專輯下來能創造差不多十個億的銷售數據。
相比起電影工業,唱片工業是一個程要簡單了許多,影響力稍遜,可一旦大賣,盈利能力卻又能輕易反超的行業。
到了銷售額十個億這個程度,一張專輯幾乎是全民熱議,論賺錢,論對歌手影響力的提升,比一部大賣30個億的電影主角都不差什麼了。
簡單來說,賣錢的手段越簡單,藝人的江湖地位就越高。
更何況這張專輯從頭到腳,整個產業鏈也都是跟著吃到飽的。
蔣纖纖大賺,彭嚮明大賺,彭嚮明音樂工作室大賺,大旗唱片大賺,就連天天音樂也跟著大賺呀——甚至於,杜凱傑是這張專輯的監製,只拿1.5%的分成,都能跟著賺了超過一千萬!。
所有參與到專輯製作的音樂人,從樂手到錄音師,到後期修音師,到封面攝影,人人也都能拿到一份不小的紅包。
你瞧,所有人都跟著你吃到了,賺到錢了,那你的地位怎麼可能低?。……。……。
下午兩點多,何群玉就帶著一大幫大旗唱片的高層到了,跟祝梅、劉虹一起最後檢查現場的佈置和安排。
不到三點,杜凱傑就也過來,特別熱心的準備幫著接待。
反倒是彭嚮明和蔣纖纖,是三點都過了才到。
四點多,自家人就基本上到齊了。
連吳冰都來了,反倒是周舜卿不願意來。
五點出頭,來的人開始變多了。
何群玉、陳果、杜都督等大旗唱片的一眾高層,祝梅、劉虹等經紀公司的人,包括杜凱傑等,都各自忙著接待自己悉的人。
當然了,彭嚮明和蔣纖纖肯定是其中最忙的。
作為此間主人,每來一波人,不認識的要認識一下,認識的更要絡一下,左右他們都要陪著聊一陣,接受人家的祝賀。
天天音樂來了一位總監,華光唱片等友商來的多是副總,或藝術總監,叮咚短視頻來的是老人,內容事業部副總監康泉鳴。
幾家電視網裡,打過道的一般都是綜藝部方面來個主任,或副總監之類,心動雲音樂倒是直接來了一位副總。
獨家銷售的保護期一過,彭嚮明此前的單曲,在他們的軟件上也都創造了不錯的銷售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