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0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梳理政務,制定國家方略,可不是帶兵打仗。”
“說的好。你既自己承認對打仗的事情不通,又如何知道這場仗會帶來什麼,憑什麼便能斷定韃靼人會俯首稱臣?我大明建國百餘年來,你可去翻閱書籍查找,可曾有韃靼人臣服之先例?”楊廷和昂然道:“正因無先例,若本朝能做到如此創舉,正是能人所不能彪炳
秋之舉。”宋楠點頭笑道:“原來是想要青史留名,要青史留名的辦法有很多,譬如你現在脫了衣服在這大殿上
奔一圈,保管此事會
芳千古,史書會記載著,某年某月某
,某朝內閣首輔楊廷和
奔於殿,這豈不輕鬆方便?幹什麼要那麼麻煩?”群臣發出轟然竊笑之聲,侯爺們更是肆無忌憚的哈哈大笑,連正德也覺得宋楠的這個提議很有意思,坐在龍座上掩口葫蘆。
楊廷和雙目掃視殿上,頓時傳來一片掩飾的乾咳聲,群臣竭力忍住笑,以咳嗽來調節臉上盪漾的肌。
“本官再次提醒你一句,你是大明朝重臣,更是貴為鎮國公,可不是市井屠狗殺豬之輩,信口開河丟的不是別人的臉,丟的是你自己的人。”楊廷和靜靜道。
宋楠道:“許你信口開河便不許我信口開河麼?你說朝廷決意要韃靼國此次臣服於我大明,敢問,這是皇上提出的意思,還是你楊廷和的意思?”楊廷和道:“這是廷議的結果。”宋楠道:“莫打馬虎眼,依我看,便是你楊廷和的一廂情願。”楊廷和怒道:“是又如何?這難道不是一次契機麼?”宋楠再次冷笑,冷冷的聲音在大殿中迴盪:“楊首輔該去親身經歷這幾場戰鬥的,特別是鹽池長城上這一戰,你知道多少大明男兒血灑長城之上麼?你知道韃子的進攻有多麼兇猛麼?長城上下,我大明男兒的屍骨堆積如山,出的血
淹沒腳背,戰後焚燒的屍體堆比小山還要高,你去看看那場景,你再來說話。”眾人聽得
骨悚然,宋楠的聲音低沉,說的殿上眾臣脊背後涼嗖嗖的。
楊廷和道:“我說了,本官不是打仗的,這些大明男兒都是為了大明而死,死的光榮,死的其所,朝廷會厚恤他們。他們是大明的兵士,理應為了皇上盡忠。別說是他們,便是你我死於戰場之上,那也不足為奇。”宋楠冷笑道:“說的好霸氣好冠冕,但卻是站著說話不疼。他們固然是為了皇上盡忠,為了大明捐軀,死得其所。但你知道他們為何會捐軀麼?那是因為韃子的兇狠和狡詐。我算準了韃子的進軍路線,一路追殺圍剿,韃子只剩下萬餘兵馬的情形下,他們的選擇不是投降,而是通知境內兵馬協同突圍,意圖突破長城隘口。長城上的那一戰正是因此而發生的。”宋楠低頭沉思半晌,續道:“皇上,諸位大人,韃子遠非我們所想的那樣氣數已盡,他們有著不遜於我大明的鬥志。一條狗或許可以馴養,一條狼卻決計不可馴養,因為它的狼
,他們會時時
出獠牙來,趁我們不備便會咬上一口。若非親身經歷過和韃子的殊死大戰,你們描繪的什麼
迫韃子臣服我朝的美好願景我或許會贊成。但經歷了這一切之後,我只能說這一切都是痴心妄想,韃子不會臣服,他們是狼,他們天生就是咬人的。”宋楠的聲音清澈而明亮,在大殿中迴響,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送入正德君臣百餘人的耳中,群臣默然不語,皺眉沉思不已。
第一卷蔚州雪第七五六章復套之爭“既然鎮國公說韃子無信,那麼為何又和韃子達成了和議?鎮國公大可上奏朝廷,讓朝廷也對此有個計議,你這一方面積極和韃子達成和議,一方面又來說韃子不可相信,這是何道理?”大學士費宏出聲問道。..
群臣也很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你宋楠既然看出韃子不會臣服,必會言而無信,為何朝廷聖旨未到便達成了和議,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麼?
宋楠冷笑一聲道:“我若告訴諸位,這和議本就是一場鬧劇,我本就沒打算和韃子議和,不知諸位作何想法。”群臣大譁,腦子裡也如一團亂麻一般理不清頭緒,大家都搞不明白宋楠到底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什麼叫一場鬧劇?雙方訂立和議,把禿猛可都將長子當做人質抵押給大明,怎麼忽然間成了鬧劇了?
“宋楠,你到底是何意?”正德也徹底的糊塗了。
宋楠拱手道:“啟奏聖上,臣和把禿猛可所達成的和議本就是一紙空文,沒有朝廷的許可,臣豈敢私自擅作決定?臣那麼做了便是逾矩不軌,這一點楊首輔已經說的很清楚了,臣再糊塗也不至於越俎代庖私自定下朝廷大計。此事從頭到尾都是一場局,在當時情形之下,臣不得不以此來穩住韃靼人。”正德皺眉道:“說清楚些。”宋楠遂將當時的情形詳細敘述了一遍,末了道:“臣已經沒能趕上援救鹽池城的百姓,那時數百婦孺孩童被韃子劫持,臣若再視無睹,枉為大明官員,也辜負了皇上和百姓的信任。臣豈能眼睜睜看著把禿猛可將鹽池城的婦孺和孩童屠戮乾淨?所以臣便邀楊一清大人從固原趕來,利用他甚為三邊總制官的身份演了一場戲,跟把禿猛可假意達成和議,救出了數百鹽池城的婦孺。整件事就是這樣,臣可不知道朝廷下了和議的聖旨,臣也並沒有和朝廷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