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1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五行令·第五部·第十九章2019年12月19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迴。

馬跡繞碧峰,於今滿青苔。

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

門閉石扇,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想象金銀臺。

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飄颻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遺我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這首詩乃是當詩仙李白遊泰山所作,共有六首,名為《遊泰山六首》,此乃其一,此後還有五首,雖寫風景,但同時也出縈繞於李白心底因抱負無法實現而產生的矛盾彷徨情緒。

泰山乃是五嶽之一,稱為東嶽,而封禪泰山也自始皇帝起始,自秦朝時起,歷經兩漢,再經三國、兩晉和南北朝,其後到隋、唐,其中秦、漢、隋、唐皆有封禪泰山之舉,最近一次乃是唐朝玄宗時期的事了。

而此次長青幫七月初七在泰山頂上召開武林大會,雖無封禪之意,卻有一統江湖之心。

再說回羅雲與楊斂二人,二人在客棧歇息了一,方才啟程前往泰山,此時離七月初七尚早,但二人心中焦急,一路快馬加鞭,到得泰山下時方才是六月下旬。

泰山下有一小城,名曰‘泰安’,取國泰民安之意,因為武林大會的召開,城中此時早已住了不少江湖人士,但凡有江湖人士的地方,自然免不了一些比武鬥毆,泰安城中本來官差就少,如此一來更是捉襟見肘,泰安城守不得已只能求助附近的駐軍,大軍進城後又嚴懲了好幾波鬧事的江湖人士,如此一來治安狀況倒是好了不少。

羅雲與楊斂二人到了泰安,隨即找了家客棧住下,楊斂原本想包下一間院子,無奈如今城中江湖人士益增多,數家客棧中的院子早已被一些大門派包了,不得已只能開了兩個房間住下。

二人在客棧中住下,眼見周圍皆是前來參加武林大會的好漢,一時也不知去哪裡找尋長青幫。

二人在江湖中雖然久負盛名,但見過面容者卻是少之又少,楊斂的金刀雖然有名,但此刻也早已被他用布層層纏裹起來,外人一時也認不出二人。

隨著時臨近,泰安城中的江湖人士越來越多,二人在城中略走了一遍,發現但凡江湖上有點名聲的門派盡皆到齊了,看來長青幫為了這武林大會頗費了不少心思。

到得七月初七,二人早早起身,便即準備上山,此次武林大會被長青幫安排在了玉皇頂,此乃泰山之巔,歷朝皇帝封禪皆在此地,由此也可見長青幫野心之大。

二人皆身負絕世武功,不到一個時辰便已至玉皇頂上,只見此時的玉皇頂上人頭攢湧,各大門派早已佔據了一方天地。

中央則按照東南西北各置一方五張石臺,臺高丈許,數丈見方,其上又放有幾張凳子,石臺後各豎一面大旗,旗上各自寫著‘少林’、‘峨眉’、‘泰山’、‘崆峒’這些字眼,最後一張石臺置於先前四張石臺之中,比之還要高出少許,旗幟也要大上不少,其上寫著‘長青’二字,鐵劃銀鉤,剛勁非凡。

此時五個石臺周圍皆圍滿了人,臺上則坐著數人,東首石臺周圍皆是一群僧人,石臺上坐著一慈眉善目的和尚,此人正是當今少林掌門大方禪師。

左右各坐一人,乃是他的兩個師弟,大覺禪師和大音禪師。

西首一方石臺則與東首不同,皆是一群女子,其中不乏一些妙齡少女,各個佩戴長劍,顧盼神飛。

石臺上則坐著當今峨眉派的掌門妙音師太,妙音師太雖然年過半百,但看著猶如三十出頭,一柄拂塵握在手中,如神仙中人一般。

南首則是泰山門下,泰山派在武林中排名少林、峨眉之後,亦是數一數二的門派,此次武林大會又在泰山召開,也算得上是半個地主,是以來得人數最多,熙熙攘攘足有數百人,石臺上坐著的乃是當今泰山派的掌門天闕道長。

天闕道長素來以劍法聞名,不知有多少高手死在他的一式‘傾城一劍’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