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28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都沒人管我們……”當下只有一個志願者負責,她並不瞭解這些,只能重複說:“你們先冷靜一下,現在搜救工作還在進行中,到時候會有人來負責大家的……”

“——什麼時候來?我很重要的東西都在民宿裡,我的筆記本里全是我最重要的商務資源!”

“我也是,我現在能回去拿嗎……這些東西后面有沒有人賠償啊。”樂知時有些怕看到這樣的場面,但他還是努力克服內心的惶恐,朝這些災難中受苦的人們走去了。

事實上,對於他一個剛剛系統學習法學的大學生而言,這種經歷幾乎是完全空白的。樂知時一開始也只能向他們介紹自己所學的專業,試圖安撫他們的情緒。一開始他們並不能接受,認為樂知時太年輕,這張臉看起來更像是上電視的那種人,並不可靠。

但樂知時耐心地為他們科普了《物權法》,告訴他們持有房產證可以主張哪些權利,現在需要準備些什麼……每一個災民提供的問題,他都努力、確切地作答,態度誠懇。相比於含混不清的回應,相對專業的答案給了這些災民少許安撫,大家也願意相信他們是真的能幫忙,也願意幫忙的。

回答問題的時候,樂知時都會記下災民的信息、他家的受災情況和聯繫方式,方便後面專業的法律團隊到來時可以比較順利地接手工作。

每隔一段時間,樂知時就要一些氧。

之前那個哭喊著的中年阿姨,也有點心疼他,“小夥子,你喝不喝水啊。”樂知時擺了擺手,取下氧面罩,“沒事的阿姨,我就是正常的高原反應。”她一定要把自己手裡很寶貴的水給樂知時,最後樂知時只擰開仰頭倒了一小口,立刻還給她。

他說謝謝,可對方卻一直搖頭,很淳樸地對他笑,對他道謝。

她說謝謝你來幫我們。

樂知時忽然有些鼻酸,他覺得自己也沒做什麼,甚至有點後悔沒有再努力學習一些。

從中午忙到傍晚,晚上他們送來了泡麵,但樂知時不能吃,他吃了點中午沒吃完的米飯,填了填肚子,又跑到外籍遊客那邊去幫忙,兩邊跑。

那個志願者大哥終於帶來了新的人,都是很年輕的大學生,從附近城市主動過來支援。

“我是學外語的!”

“我學法,但是學得不好哈哈哈。”

“我是體育生,有的是力氣。”

“太好了。”樂知時聲音很輕,過了兩秒,又重複了一遍。

“真的太好了。”因為第二次大雪,法律團隊在路上困了一段時間,到了晚上八點才抵達。他們沒有想到會有一個整理出來的、非常完善的檔案,很是驚訝。

“我也不知道給他們的建議是不是對的,”樂知時有些不好意思,“我還是學生,沒有真的處理過這些事,但這些資料裡都寫了他們的基本情況,還有他們期望的賠償,應該有幫助的。”

“太有幫助了。”領頭的年輕志願律師拍了拍他的肩,“謝謝啦。”樂知時搖搖頭,看著這個年輕的團隊,心裡暗暗想,他真的要好好努力,成為一個律師。

這樣就可以像他們一樣,來義務進行法律諮詢的支援。

隔壁來了個臨時義診的隊伍,有一些年紀大的醫生,還有很多年輕的女孩兒。

樂知時順便幫他們搬運藥物,遇到一個掛著護士證的姐姐,猶豫了很久,忍不住開口,向她詢問骨折之後應該怎麼救治,如果固定得不好,想重新固定應該怎麼做,三角巾怎麼擺。

他學了很久,又站在旁邊看她給受傷的災民包紮。

本來樂知時是最怕看到受災的場景,尤其看到受傷的人,他的心臟越突突跳得很快很快,還會呼困難,但想到宋煜的手,他這些許多的不良反應又剋制下來,心率也漸漸平復,努力地學習護士的手法。

“這樣,明白了吧?”那個被包紮好只能吊起手臂的少數民族男孩站起來,很淳樸地朝護士小姐笑,說了好多好多謝的話,最後還問站在一邊學習的樂知時:“哎,你學會了嗎?”樂知時有些靦腆地笑,小聲說:“我也不知道……”來這一趟,他看到了太多太多,尋找孩子的母親、倒塌的房屋、因為離失所而哭泣的災民,這些都勾起了樂知時心裡最深層次的恐懼,但有更多的人,他們都比樂知時想象中還要堅強和樂觀,在臨時的帳篷裡甚至可以彼此調侃,還反過來安他,讓他不要怕,沒什麼好怕的。

樂知時不由得想,這些人好像是不會被打倒的。

真正地親臨現場,為他們提供了一點點的援助,彷彿就擁有了能直面災難的勇氣。

心裡彷彿有一個聲音在說,我不怕你。

人類雖然渺小,但凝聚起來的力量又很偉大。

拖著沉重的步子,休息不足的樂知時班後來到和宋煜約定的地方,他站在那裡等了幾分鐘,聽到有小孩在哭,好像是很小的孩子。

循著聲音找了一會兒,他最後在一個集中帳篷的背後找到一個小朋友,也就五六歲,穿著紅的棉襖。

“你怎麼了?”樂知時蹲下來,手輕輕地摸了一下他的臉。

噎著,哭著對樂知時喊爸爸媽媽,要爸爸媽媽。

樂知時的心一下子到刺痛,腹部很難受。但他抱住了小孩,摸著他的後背,“沒事的,你告訴我,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