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關老樂呵呵地說:“喏,這就是我來找小杜的原因,我閒著沒事兒,來找他討論的。”正常情況下,餘亦勤不會打探別人的話題,但眼下悠關萬字符,蛛絲馬跡他都不該放過,他說:“您跟我也說一說吧,我對這個也興趣。”關要泉一聽話匣子就炸了:“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哈,不一定對。”餘亦勤:“我明白,您說您的。”關要泉:“我覺著這些個悼念和願力啊,通俗一點來講,就是人間的香火。這概念在電視劇啊、民間神話傳說裡啊,還有咱們現在的遍地開花的古代寺廟景點裡都很常見,凡人需要神仙保佑,神仙需要香火供奉,大家各取所需,大吉大利,對吧?”餘亦勤:“嗯,可那些都是傳說,絕地天通之後,世上應該就沒有正宗的神了,有的都是些妖魔鬼怪冒名頂替的偽神。”他能說這些都是親眼所見,關要泉卻誤以為他跟杜含章一樣是奇物異志方面的發燒友,越發來了勁。
“從文字的記載上來說,是這樣沒錯,然後那麼早的事情,現在也不可能有人來現身說法了,所以我們討論的層面也在文字記載層面哈。”餘亦勤應了聲,表示能夠理解,關要泉便繼續往下:“所以我覺得這個石鼓上記錄的歸氏,走的應該也是差不多的路子,只是他們偽裝的形象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人人死後都會變成的鬼,這麼一搞,被供奉到的概率就非常大了,一般只要不是給絕戶或者逆子當親戚,就逢年過節都有香火可以饗食,站在歸氏的立場上來看,這個政策可謂是非常的惠民啊。”餘亦勤有點哭笑不得:“是惠民的,但風險也不小,一個部落的人全部去說謊,不會被人揭穿嗎?”這一點關老有不同的見解,他說:“那不能夠,你想啊,就是同一批出廠的機器人都會有個別故障的,人心哪兒會那麼齊啊?
石鼓上寫著吶,這個部落裡有人不同意這個計劃,有人還在觀望,所以他們分了家,分裂成了六個小部落,但分別前共同對鼎起誓,道不同也互不為敵。這是秘密能夠在部落內部被嚴守的前提,再說外部。”老頭兒侃侃而談,一副能說個幾小時半天不帶停的架勢,餘亦勤卻被那個“六”和“鼎”給啟發了一下,打斷道:“不好意思關老,我有個問題。”關老:“你說。”
“石鼓上有關於鼎的記錄嗎?”關要泉一時沒領會到他的意思:“沒有,你怎麼突然說起鼎了。”餘亦勤將林鏡手裡那口鼎的相關事宜提了提:“上次我和杜含章找您問的那個鼎,和這六個禮器都是青銅器,都刻有萬字符,我在想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聯繫。”關老沉了片刻:“有可能是有的,畢竟這個萬字符有點特殊,這個我回頭查一下吧。”餘亦勤謝過他,老頭兒嫌他太客氣,兩人扯了沒兩句,一個是有心一個是有興趣,話題自動回到了正軌。
關要泉說:“回到那個揭穿的問題上,一般陰謀被揭穿的前提,都是有人知道一些人在撒謊,而判斷撒沒撒謊的前提是給出判斷的這個人,他知道這個事是對的還是錯的,但在這個歸氏計劃的那個時期,人們真的知道什麼是鬼?有什麼方法鑑別鬼嗎?”餘亦勤:“這要看在時間上是歸氏的計劃先出現,還是鬼的概念先出現了。”關老說得簡直停不下來,背景聲裡有個婦人催他去買瓶蠔油,他喊了一句“馬上就去”,說完卻當起了行動上的矮人,興沖沖地扎回了電話上。
“這個嘛我還真的去查過,這個石鼓是從勻留的墓葬裡挖掘出來的,那是個秦漢時期的墓,但這個石鼓和那三個帶萬字符的青銅器不是同時期的,墓誌裡頭有相關描述,表明這些物件是祖宗留下來的,只因為墓主人很珍愛,所以拿來當的陪葬品。
據這個信息,我們就能推出歸氏的時間早於秦漢,具體要早多少還需要其他證據來支撐,但我覺著它應該古老的,因為秦漢時期已經有國的概念了。它的資料不詳,先就不說它,來說這個鬼。小余,鬼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概念,你知道嗎?”餘亦勤想了想,只記得一句“殷人尚鬼”,而殷商殷商,也就是商代。
關要泉說:“那確實是最早有關鬼的文字記錄,鬼文化很有意思,它像是照著人類歷史的模板來發展的。
比如倀鬼,也就是被老虎咬死的人,這種鬼在明朝之前是沒有的,因為那會兒的虎患還不夠有名,知道晚期的虎患嚴重了,鬼界才跟著出現這種鬼。
但這麼一來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難道在明朝之前,一個被老虎咬死的人都沒有嗎?這肯定不可能,但是既然有,為什麼不給人家姓名,非要拖上個千八百年的?”餘亦勤想了想說:“萬一以前也有倀鬼,但叫法不是倀鬼,而是別的什麼稱呼,只是到了明朝才改的呢?”關要泉:“我明白你的意思,好,我們就當倀鬼是在明朝改了稱呼,而它的曾用名記錄剛好失傳了,但其他的鬼名呢,合計不下百樣,難道它們也都這麼巧,剛好在某個朝代改了稱呼,改名的記載又剛好都失傳了?不是的,巧合就巧在一個稀罕,同一件事巧上了一百次,那就不能叫巧合,而是應該叫規律了。”餘亦勤無法反駁,老頭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