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六十二章王品到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品緊趕慢趕來到騰越的時候,孫永金已經不在這裡,於是,再度啟程朝著永昌直奔而去,一路上看見大群的俘虜被圈在柵欄之中,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清兵的隊伍裡混不下去的他,不過是靈機一動投靠了孫永金,沒想到,短短的時間裡,就看見清兵遭遇如此慘敗。

如果他還在清兵的隊伍裡,或許現在他也是被圈在俘虜堆中的一個,不過幸運的是他投誠極早,據說還是第一個投誠的人,他相信自己絕對不會被虧待,同時也慶幸自己不辱使命,最終完成了孫永金所代的事情。

跟在他後面的是兩名武裝農夫,不過在他的眼裡,更應該被稱為火槍兵才好。那名跟著他一起進入緬甸的劍士選擇了留在那裡,一直以來,他都覺得那些跟著孫永金的人顯得笨笨的,雖然悍非常,卻是不肯說什麼話,只有哪位劍士倒與他有幾分合得來。正是那名劍士,決定主動留在緬甸,招募白人僱傭軍,準備幹出點什麼事情來。

他以為自己是最能行險的,不過,同那名劍士比起來,他顯然還遠遠不如,帶著幾十個人就敢搶劫當地城池,然後聚集錢財,招兵買馬。同時,把宣讀永曆敕書這麼重大的事情,給他這麼一個投降的人。

每每想到孫永金和那名劍士對他的信任,他就覺得自己不該辜負了他們。想當初,在綠營之中待了數年,屢立戰功,可還是隻當了一個芝麻大的小把總,但是剛一到這裡,就被委以重任,實在是不該辜負這一番心意啊。何況,他還看見孫永金在永昌府大敗清兵,也就越發的堅定了他跟著走的決心。

他一邊想著,一邊飛快的動著馬鞭,想早一點趕到永昌城,看一看橫行一時的清兵究竟落了怎樣一個下場。當他如此想的時候,把自己曾經是清兵的事情渾然丟在了腦後。

不過,他趕到永昌的時候,城池裡的硝煙已經漸漸平息,打著“孫”字旗號和白文選旗號的士卒正在打掃戰場,一隊隊的清兵被押送出城,關進低窪的營地之中。他們的周圍之密密麻麻的箭塔和柵欄。看著那些垂頭喪氣的清兵士卒,王品衝著他們笑了笑,滿臉都是得意的神,然後朝著城中直奔而去。

此刻的孫永金正在硝煙漸漸消散的城池內,雖然秩序已經恢復,可是這裡曾經被清兵禍害得太慘,所以街面依然蕭條得很。

雖然迅速的讓永昌城繁榮起來很重要,但孫永金顯然有著更加重要的一件事情,在他奪取騰越的時候,來自於城鎮中心的傳信兵就飛快的向著他的方向追趕著,因為這是他第一次奪取清兵的重鎮,所以,漲起來的聲望那是無以復加的,而且他也下達了讓城鎮中心首先升級的命令。

不過,來自於城鎮中心的消息遠遠的超出了他的預料,那名傳信兵帶來的消息居然是,由於他攻克了清兵的重鎮,所以獎勵了他一座分基地,也就是說,他現在能夠在永昌府建立城鎮中心。

聽到這個消息,孫永金比吃了蜂還要香甜,直接在城內清兵曾經駐紮的地方劃了一圈,然後就讓武裝農夫們拆掉原來的建築,叮叮咚咚的敲了起來。

王品到達永昌城的時侯,也正是這座城鎮中心剛剛開工的時候,孫永金站在那個搭滿腳手架的建築面前,痴痴的,看起來有點呆傻。

接著,王品便被帶到了這裡,一手把敕書到孫永金的手中,然後怔怔的看著上面寫的話,把目光全部集中到“廣寧王”幾個字上面。雖然不知道這究竟算是什麼樣的爵位,但是這個王爵卻是實實在在的,他攻克永昌也就是最近的事情,王品本不可能知道,那麼永曆就更加談不上,永曆怎麼就在那遙遠的將他冊封為王爵了呢。

這時,王品笑著說道“殿下不用懷疑,這個敕書絕對是真的。”他一邊說著,一邊向周圍看了看,小聲說道“不過,這份敕書更準確的說,是用百兩黃金給換來的。”孫永金聽到這裡,便已經明白了,據史書中記載,永曆一行人在緬甸過得極為艱苦,最後連玉璽都不得不砸成碎片,用來同周圍的居民換取基本的生活物資。既然王品他們拿出了百兩黃金,自然是要他們幹什麼,就幹什麼了。

他淡淡的笑了笑,早知這麼艱苦,當初怎麼就不好好的搏一把,明明可以去建昌,然後爭奪成都平原的,卻選擇了西逃這麼一條路線,妄圖清兵會就此放過他。其實,就算撤到緬甸,也應該考慮一下沐天波的意見,奪了緬甸,以為基。可惜,永曆不是那麼有膽氣的人,據歷史,他最終還是被緬甸送了回來,被吳三桂活活的勒死。

不過,在這個時空,他的命運或許會有所改變,於是笑著對王品說道“你乾得很好,明天我就會舉行一個冊封儀式。”聽到孫永金的話,王品知道,自己的一路奔波沒有白費,一旦獲得大明的正式冊封,對於那些殘存的明軍,是非常具有號召力的,特別是在騰越大捷,這樣的烘托之下。不過,他並沒有就此退下,而是繼續說道“殿下,在滿清銳還不出時間來對付我們之前,其實我們還可以…”他一邊說著,一邊打開地圖,把手指指向緬甸,然後說道“緬甸之兵羸弱不堪,而且緬甸王平達格力真正能控制的主要為阿瓦一帶,其他郡縣只是視他為共主,實際上都是自理財政,各有一套兵馬。若是我軍能夠攻破阿瓦城,緬甸將措手可得。”孫永金聽著他的話,微微點頭,這個時代,還不存在著民族國家這樣一個概念,而且緬甸很可能真的如王品所說,其他的郡縣只是屈從在阿瓦城下,並非像大明一樣,乃是朝廷選派的官員。因此,這時的緬甸國與其說是一個國家,倒不如說是一個國家聯盟。

所以,聽到王品的話也是心動無比,何況緬甸本來就是大明的領土,獨立出去也就是嘉靖年間的事情,現在收回來,也不是不可以。

就在這時,白文選也來到這裡,滿臉都是笑容,很久沒有這麼暢快的打過仗了,看見孫永金,就大聲的喊道“孫兄弟,咱們何時攻打大理,想不到張國柱那人也有意思,居然還給我們留下這麼多糧食,這樣倒也不用為糧草擔心了。”孫永金也是笑著說道“鞏殿下,來得正好,這位就是王品,也是我派往緬甸的使者。”白文選聽著這句話,立刻就是眼前一亮,忙對著王品問道“陛下現在可好。”

“身體倒還健朗,只是生活艱苦,有難以為繼的可能。”王品答道。

白文選一陣嘆息,然後問到自己最關心的問題“陛下何時回到滇西。”一直以來,白文選和李定國都認為只有回永曆,才能重新鼓舞起大明殘軍的鬥志,所以才會不遺餘力的數次入緬。此時,白文選的問話,恰恰體現了他的這種思想,也極其的符合這個時代。

王品聽見白文選的問話,忙不迭的答道“鞏殿下,陛下要回到滇西恐怕還要費一番功夫。”白文選微微一怔,問道“為何?”看著這個南明的重量級將領,王品嚥了一口唾沫,娓娓道來“初時緬甸王對待陛下一行人還稍有善意,但隨著清兵在雲南的勢力益鞏固,緬甸王對待陛下的態度也就越差,如今更是將陛下圈起來,輕易不讓與外人接觸。如果不是扮作商人,恐怕我連見到陛下一面都不可能。”白文選怒目,憤懣的說道“緬甸王膽敢如此,我這就帶兵前去回陛下,看他平達格力放是不放。”對於南明來說,永曆可是一個大招牌,緬甸王此舉,相當於是在挑逗李定國和白文選這些人的神經。對於明朝殘軍來說,永曆或許做不了什麼,但卻是他們繼續戰鬥下去的神支柱。白文選清楚這一點,李定國也清楚這一點,所以在歷史上,他們一而再,再而三的前往緬甸,要把永曆回來。

如今,孫永金也是非常的清楚這一點,於是對著王品說道“平達格力實在可惡,咱們不能容忍他如此肆意妄為,現在,永昌就在我們手上,是該到了把陛下接回來的時候。”聽到孫永金也是如此贊同的話,白文選心中大喜,他手上雖然還有不少兵馬,但是卻遠遠不如孫永金兵馬銳,因此,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回永曆的機會就大了不少。

這時,孫永金又是說道“不過,大理也不能不打,咱們不能讓吳三桂如此輕鬆的收拾了雲南,然後全力對付我們。”聽到這裡,白文選也稍稍顯得有點為難,不過他知道,孫永金既然把話亮出來,定然是有了主意,於是細細的聽著他接下來要如何說。

孫永金微微一笑,說道“雖然我們不能調主力前去回陛下,但是,我們不是有著那麼多的俘虜嗎,他們中間有不少人都是剛剛投誠過去的,對大明多少還有點忠心,把他們整編起來,以信得過的軍隊來監視,然後投入到入緬的軍隊中去,迫緬甸王把陛下給出來。”白文選聞言,也是心中一動,說起來馬寶同他也是好友,若是整編俘虜,確實可以瞬間獲得一支強大的軍隊。而且身處緬甸這種地方,那些整編軍即使想要叛亂,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孫永金的主力部隊就堵在滇西之地,他們想要回家,就得從這裡過路。

於是忍不住嘆了一聲“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