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五章調虎離山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巴思漢的羞辱,對羞惱成怒的吳三桂嫡系親信來說,絕對是火上澆油的舉動。自他們投誠清兵,入關作戰以來,幾乎是每戰必勝,基本沒有碰到過什麼對手,就連佔據了大半個四川的劉文秀,最後也為他們所擊退,那份戰績就連縱橫天下的滿洲八旗也不敢輕視,什麼時候受到過這樣的蔑視和侮辱。

雖然他們也是第一次聽見“傻*”這麼一個詞,但是那種語境,他們是絕對能夠受得出來的,如今再加上巴思漢的一番嘲笑,更是怒不可遏,急需尋找什麼東西發洩一番。

此刻,集結在這裡的清兵足足有近四萬人,而且全部都是銳,就算不是伏擊,也未必就怕了區區兩萬明軍,於是,驅趕著手下的兵馬,朝著前方殺了過去。

巴思漢冷冷笑著,率領八旗兵慢悠悠的跟在後面,他是打定了主意,沒到戰局確定的一刻,絕不出手,讓吳三桂去拼死拼活吧。

同他一樣的還有那些作為棄卒的誘餌兵,他們現在對吳三桂是恨之入骨,不從背後捅一刀就不錯了,指望他們能夠與吳三桂的嫡系親信同心協力攻打明軍,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張勇就跌坐在草地上,看著伏擊的清兵跳將出來,要去攻擊不知道還有多遠的敵軍,冷冷的笑了笑,什麼也說,同樣什麼也沒做。

只是,從他嘴角微翹,面帶諷刺的神之中,看得出來,這個傢伙並不看好衝出去的吳三桂嫡系軍隊,以及一些與吳三桂要好的綠營官兵。

孫永金顯然不知道,他用拖把歪歪扭扭畫出來的幾個字,會讓吳三桂產生如此大的反應。不過,當他從千里鏡裡看到狂怒的清兵時,同樣也不看好他們。因為兵書上有一句話叫做,不可怒而興師,吳三桂這傢伙顯然忘記了這一點。

就在清兵傻乎乎的埋伏在草叢中時,孫永金的部下已經好整以暇的修建了三重馬防欄,更在山路兩邊的山坡上架好火炮,火槍兵更是排好了陣勢,正等著清兵一頭撞上來呢。

怒不可遏的清兵顯然沒有時間去思考這樣的事情,只知道一鼓作氣的向前衝,然後看見無數異常招搖的明軍旗幟,彷彿是在顯擺一樣引著他們衝上去。

最先響起的是山路兩邊的火炮聲,一枚又一枚的炮彈落入清兵的人群之中,頓時死傷一片。

不過,清兵依然在憑藉著自己人數上的優勢,在朝前猛衝,而且在遭受怒之後,士氣高漲,面對孫永金兇猛的火炮,他們居然沒有退卻,而是衝得更加兇猛了。

可是,狹隘的道路成了清兵攻擊孫永金的最大障礙,清兵空有人數上的優勢,但是在幾乎只能單騎行軍的道路上,就算他們從山路兩邊漫過去,最前排的士兵,也增加不了多少人。

相對於準備了很久,居高臨下的站在山路兩邊的孫永金部屬,他們的人數就顯得更加少得可憐了。只見得山坡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火槍手,他們躲在馬防欄的後面,舉起槍支,極端整齊的指向那些衝鋒的清兵,然後聽見揮舞著長劍的軍官一聲令下,頓時硝煙瀰漫,就像是在山上突然噴出大片的雲霧一般,景象極其的壯觀。

不過,那些衝鋒的清兵卻絲毫沒有心情去欣賞如此壯觀的緻,如雨的鉛丸鋪面而來,擊打在他們的斗笠上,立刻在腦門上開上一個巨大的血,如果是打在他們的鎧甲上,無論他們穿了幾層棉甲,都能直接擊穿,然後進他們的身體裡,有些人中了鉛彈,一時半會又死不了,便倒在地上嚎叫,引得軍心更加動盪。

不過,吳三桂部下的嫡系兵馬畢竟是久經沙場,儘管第一輪排槍給了他們當頭一擊,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而到恐慌。明軍向來重視火器,鳥槍、大炮應有盡有,他們與明軍對陣十餘載,什麼樣的火器沒有見過,如果要說眼前的這支明軍火器有什麼區別,那就是他們的火槍打得更猛,打得更快。但是,這一切都改變不了他們作為火器的本質,一旦被人近身,威力無邊的火器就會成為燒火

因此,儘管曾受著極其恐怖的傷亡,清兵依然在奮勇向前,甚至時不時的打響自己手中的鳥槍,雖然沒有打傷敵人,不過總算是給自己的隊伍壯了壯膽。

可惜,他們終究還是高估了自己的鬥志,當第五輪排槍響起的時候,衝鋒在前的清兵已經是死傷枕藉,而他們所進攻的距離如同螞蟻前進一般,離那些火槍兵依然是如此的遙遠。再加上他們屬於仰攻的地位,在對方居高臨下的打擊下,就顯得更加絕望。

當出現第一個清兵堅持不住要撤退的時候,這種絕望便在無限的擴大,擴散到每一個人身上,只聽得有人在那裡喊道“無望了,先撤吧!”只是一句話,卻像吹響了清兵撤退的號角一般,這群狂怒的清兵再次冒著火炮的轟擊,撤了回去。

撤退的動作雖然慌張,但是現在畢竟還是清兵擁有更大的人數優勢,再加上後續部隊源源不斷的趕來,很快穩住了陣腳,不會造成更大的混亂。

孫永金用千里鏡看著一路撤回去的清兵,臉上浮現出一抹笑容,戰事的發展出乎自己意料的順利,不僅在清兵的誘餌身上狠狠的賺了一筆,還將清兵主力部隊狂怒的引到自己面前。

如果不是此刻自己兵力不足,他真想派遣部隊反擊一把試試。此刻,或許吳三桂還沒有想到,他現在所面對的這支兵馬,早就不是他探查到的那支兩萬人的聯軍,李定國已經分了一半的兵馬,晝夜兼程,從另一個方向繞了過去。

孫永金看著那些正在整頓部隊的清兵,臉上的笑意變得更濃,說道“讓進攻來的更猛烈一些吧,讓我看看傳說中的關寧鐵蹄究竟有多厲害。”孫永金還有一句話沒有說,那就是清兵在這裡持續不斷進攻的時間越久,那麼他們付出慘重代價的可能就越大。

如孫永金所預料的一般,在那面旗幟的侮辱下,吳三桂第一次失去了自己的理智,一向自我覺良好的他,居然被人用“愚蠢”這樣的詞語來形容,這要他如何能不怒不可遏呢。再說,這樣的事情如果傳到其他清兵的耳裡,那他不是成了一個笑柄麼,特別是傳到那個一向跟他不對付的尚可喜耳裡,還不知要說出什麼怪話出來呢。

因此,他剛剛來到孫永金的陣前,就收攏那些潰敗的士卒,準備再度組織進攻。

石國柱作為吳三桂的心腹,當然也同樣飽含著憤怒,那面旗幟上的字,相當於在他們整個團體的臉上狠狠的扇了一巴掌,如果不把場子找回來,別說會被清廷看輕,以後面對其他的清兵也不用混了,至於指揮其他的清兵,世鎮雲南就更不用提了。

當下也是拿著千里鏡遠遠的朝山頭上看去,然後微微一笑,對著吳三桂說道“王爺,看來這姓孫的頗不知兵,雖然佔據了有利的地形,但居然想僅僅依靠鳥槍手擋住我軍,也未免太異想天開了。剛才我軍來得匆忙,沒有充分準備,被他們幾輪鳥槍打了下去,若是心準備,反覆衝擊,相信定然可以把他們拿下。”石國柱顯然不知道多尼的騎兵與孫七的火槍兵進行對陣的那一仗,那個時候,可是站在開闊地形上,又是拿著騎兵去衝,最後還是把八旗兵打了個一片慘淡。如今,在如此狹隘的地方,又只能是展開一些步卒,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吳三桂依然點了點頭,對石國柱的話表示認同,咬牙切齒的說道“抓到那個姓孫的,我要親手活颳了他。”從他的表情上,也可以分明的判斷出來,縱然是身居他那樣的地位,依然不知道多尼究竟是怎麼敗的。不過想想也是,多尼遭遇這種慘敗之後,只會說他遭遇了多少多少明軍,自己又殺死了多少多少敵軍,怎麼會把真實情況說出來呢。

所以,吳三桂不知道這樣的事情是很正常的,雖然在昆明城前,他見過孫新施展過一次火槍齊的威力,但是那天畢竟是黑夜,再加上,火槍手一旦被靠近就再無戰鬥力這樣的觀念深蒂固的紮在他的腦海裡,使得他最終低估了這些火槍兵的實力。

他這一低估不要緊,但接下來卻要讓他的嫡系親信和一些綠營兵用血來讓他重新認識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