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12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主系統他當真不是個玩意!

第69章第六十五章:一川修竹雪霜寒(11)上巳節,民間古老的節,俗稱三月三。

《論語》:“暮者,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這一,灑掃庭除,曬洗衣物,採花簪頭,沐浴更衣。

這一,登山斗酒,臨水宴賓,遊船踏青。

文人墨客,商賈官宦,尋常百姓,乃至素裡不可出門的閨閣繡戶,皆穿戴整齊,結伴遊

梁修竹記得幼時三月三,村裡人會舉行一場的盛宴。

村頭往南三十里有一座不知何年所修建的麻姑道觀,傳言是那為麻姑仙子的修行道場。

道教興起後,便認農曆三月三為西王母蟠桃會之。而麻姑獻壽,亦是因此由來。

天上繁華一,人間幾度滄海桑田,凡人所能做的,便是請了香火,祈求平安康健。

雁十三今一早便用採來的艾葉做上糕團,再做幾盤杜鵑花餅。還順帶折了幾隻院裡的桃花,洗淨晾曬,用自個的釀的糧食酒,釀上幾壇桃花酒封存。

鎮子上也有人在今天祭山神,倉神。

而三月三後,今年的耕便要正式開幕。有村夫上山打獵,婦女則在家舂米,自制糕點。

也有些風雅之士,多情少女,天真孩童,攜了果點,備上佳釀,遊山踏青。

每逢三月三,便可邀了同伴,齊提籃去踏野。

連綿不絕的山脈,漫山遍野盛開的杜鵑紅,一簇簇粉豔的桃花,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山花,都開得難捨難收。

雁十三放了假,讓十來個孩子吃了艾團便放了他們去玩。

而他則應了友人的約,一同去城外的道觀祈福踏

不巧的是行到半路,天公不作美,下了一場纏綿的細雨。

不過好早雁十三一行人有所準備,不然可就得淋成落湯雞那可好不狼狽了!

還是一柄紅紙傘,在素潔的友人撐著的紙傘間異常突兀,亮眼極了。倒是與雁十三平時的作風不符。

卻也無人詢問其中緣由,友人們也只是調笑了幾句內裡不一,看著謙和內斂實則喜出風頭。

柳條在風中輕舞,纖柔的身姿婉轉著翠綠的年華。燕雀在雨中的樹枝上靜默著,河裡的水車不知疲倦地吱呀轉動,吱吱呀呀唱著古老質樸的歌謠。

山中松針苔蘚鋪地,翠竹青松常駐,許多不知名的野花灑落在溼的地上。一腳踩上去,腳下軟且柔的觸讓人的心也變得柔軟。

翠綠的葉、鮮紅的果,滴答的雨聲、啾啾的鳥鳴,聚集著漫天的煙雨,在天地間舉行一場五彩斑斕的歡宴,令寂寞也生花。

雁十三與一行友人撐著油紙傘,駐足在綠苔滋生的石徑,眺望天邊變幻的雲彩散,看松針綠葉的水光粼粼,看如絲的細雨飄灑。

遠處的山峰沒入雲霄,近處的山巒凝翠滴綠,山頂煙波浩淼的瀑布,崖壁上的靄靄松柏,谷壑深處中的清溪河,以及坐落山出雲霧繚繞清風雲嶺的道觀。

置身在這樣如夢般的霧靄嵐之中,雁十三與其友人何能不驚歎造物者之寬鴻,得是要何等的氣韻,才能造就這鬼斧神工的山水奇景與萬物的靈純粹!

人在自然間行走,就會像遠飛多時的倦鳥,想尋找屬於自己的巢。只是,空山空水,非岸非渡,離開了自然,哪裡去尋找自己在人世間的真實與安寧?

渾厚空遠的鐘聲包容著慈悲與恩慈,使的歇息在樹林間的鳥雀驚叫展翅。

道觀坐落在深山林間、霧靄深處。雁十三與幾個友人順著石階行走,看山澗瀉著無情的飛泉瀑布,而有情的落花落在泉水裡輕靈轉。

閒來無事,彎拾了一枚光滑的石子擲入飛泉下那一片水潭邊角,邊走便看飛泉擊入水潭看似雷聲大卻雨點小的波痕。他投擲的石子落入潭中的波光靜靜地盪漾了一陣,慢慢的了無痕跡。

“雨湖何時有了這般的孩童心?”一友人待石子入潭了無波瀾,笑著開口打趣雁十三。

“韓兄若是有興趣,也可以拾片石子擲入潭中。”雁十三笑著回道,“只問不做,韓兄怎能與雨湖同身受不是?”那韓姓友人卻笑著擺手拒絕了,他持傘負手立於臺階之上,笑望那煙雨碧波不語。

同行的另一位友人笑著推了推韓姓友人的肩膀,調侃道:“韓兄怎的不說話了?莫不是害羞了?”

“王兄你可莫要胡言亂語啦!誰不知道我們韓大學者子冷傲!臉皮薄啊!”

“就是就是!王兄快住嘴吧!免得回頭韓兄記你一筆!”同行的人紛紛笑著推搡這位王兄與韓兄,倒是把雁十三給忘到一邊了。

他們一行人沿著蜿蜒曲折的石階向上,戲笑間便到了要拜的□□道觀前。

一入道觀,在輕煙繚繞的觀中,有少許堅持到了麻姑道觀的虔誠的香客點香往不同的方向朝拜。道觀的門前栽了幾株不知歲月的老樹,樹幹上滿是因歲月的侵蝕而留下的滿目瘡痍的舊痕。

無意間這給麻姑道觀增添了幾許蒼涼凝重的調。

踏入道觀門檻,見了幾位年輕的道士手執拂塵坐在蒲團上為人占卜算卦。

“今年麻姑道觀的道士怎的年歲都不大?瞧著與我們沒多大的年歲差別,怎的想不開來這深山老林做了清心寡慾的道士了?”那王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