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大明天下】(376-37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原來是楊大人,卑職有禮。”身份差距太大,郝凱不得不客氣。

“郝大人不必多禮,還未請教適才直闖老夫下處,究竟意何為?”

“這個……”事辦砸了,有些話便不好說出口,否則給自家大人招禍,郝凱頓時兩難。

“他是為本官休憩打個前站。”一身寶藍緞袍的丁壽施施然走近,“在下都指揮使掌錦衣衛事丁壽,見過都堂,適才屬下無狀,敝人代為致歉。”

“既是誤會,大金吾何須多禮。”楊一清回禮道。

“謝都堂海涵。”丁壽仔細端詳著這位封疆大吏,五十餘歲,神健旺,蕭疏軒舉,氣度不凡,嗯,果然是奇人異象,一鬍子都不長。

***楊一清館驛之中擺下酒宴,為丁壽洗塵。

“哈哈,果真相請不如偶遇,若非這番巧合,險些與二位大人失之臂,豈非丁某平生憾事。”

“緹帥年少得志,乃當世俊才,若是錯過此機,該是敝人扼腕喟嘆才是。”與楊一清同路的是奉詔起復的吏部文選司郎中張彩,博學多才,妙語如珠,讓這席間氣氛融洽許多。

“尚質此言大謬,你此番入京當得大用,不比老夫只求歸寧休養的帶病之身,與緹帥當有再聚之時,反是老夫坐失良機,空自悵嘆。”

“二位前輩如此拿小子說笑,不才愧煞,不敢再覥顏在座了。”丁壽故作難堪,引得二人大笑。

“既然偶遇,當時有緣,老夫有一不情之請,請緹帥援手。”楊一清道。

“邃翁但講無妨。”見楊一清說得慎重,丁壽也有些好奇。

“老朽離陝,此生恐難再踏足三秦,邊事紛亂,諸番雜處,非得善人不可當此重任,尚質諳曉韜略,堪任邊方都御史,若是緹帥肯代為舉薦,老朽不盡。”楊一清言辭懇切道。

老小子你玩我呢,劉瑾用人有他的一番套路,雖不拘泥考成之法,可也是逐級屢遷,絕不會驟擢高位,連跳數級的事想都不要想,張彩在郎中任上養了兩年病,你想讓他一下子封疆鎮邊,便是我腦袋了答應,老劉也不會幹啊!

丁壽還在為難如何拒絕,張彩已肅然道:“應寧兄提攜看重之意,彩虔心領受,但國朝選官自有制度,豈可因張某而敗,此話休提。”見張彩語氣堅決,楊一清喟然一嘆,搖首不語。

酒興闌珊,賓主分散,雖是丁壽溫言挽留,二人去意已決,帶了親兵隨從,啟程離去,適才還人滿為患的臨汾驛頓時清靜了許多。

搬進了楊一清等人所住的院落,一眾錦衣衛各自安歇,丁壽則躺在一張太師藤椅上,臉上蒙著一條熱氣騰騰的手巾,優哉遊哉地閉目養神。

“衛帥,宋姑娘已經安排休息了。”郝凱道。

丁壽懶得說話,嗯了一聲表示知道。

“沈彬回來了。”郝凱繼續道。

“哦?子衡兄請來了?”丁壽一把扯掉臉上手巾,睜眼問道。

“沒見到王按院。”郝凱搖首。

“叫他進來回話。”丁壽不悅,此番路經太原,本意還想與王廷相敘敘舊的。

不多時,一個神飽滿,英氣的漢子走了進來,利索地下拜行禮:“卑職東司房辦事百戶沈彬拜見衛帥。”

“別廢話了,你是誰我清楚得很,王子衡人呢?”

“巡按御史王大人目前不在太原……”沈彬鼻子,為難地說道。

“不在?去了哪兒?”

“您問他吧。”沈彬向門外瞟了一眼。

見門外還立著一個,丁壽沒好氣道:“外面的誰,進來吧。”

“卑職錦衣衛山西千戶昌佐拜見大人。”昌佐膚異常白皙,高鼻捲髮,顯然並非漢人,張嘴卻是一口地道純正的大明官話。

大明立國之初,便有許多異族人投效,錦衣衛裡有世襲的目人並不奇怪,丁壽只是關心自己的問題,“山西巡按御史王廷相去了哪裡?”

“稟大人,據錦衣衛的消息,前王大人查閱卷宗,發現洪縣上報的一樁案子頗有疑點,親往勘案去了。”

“有疑點便把人犯提到太原再審就是了,何必大老遠折騰一次。”丁壽不屑地嗤了一聲。

“大人,洪縣恰在咱們南下的路上,也算順路。”沈彬陪笑道。

“一邊兒去。”丁壽白了他一眼。

“似乎是洪縣與平陽府都定案斷了死罪,王按院憂心提取人犯時被獄吏在其中做下手腳,便親身前往。”昌佐道。

“平陽府?知府可是張恕?”丁壽站起問道。

“平陽知府正是張恕。”丁壽興奮地轉了幾圈,“張老兒,二爺還有賬沒和你算,你最好別有把柄給我落下。”

“洪縣那個具體是什麼案子?”丁壽對那案子突然萌生了極大興趣,又追問道。

昌佐思索一番,道:“民婦蘇三毒死親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