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大明天下】(43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作者:hui3292021年5月17字數:11485【第四百三十六章·寶寧寺信筆題詩右衛城暢談馬經】大同右衛,寶寧寺。

北地佛法昌盛,僅右衛城內便有各類寺院五十餘所,其中香火最旺的便是這座建成於天順四年的寶寧寺。

該寺坐落城內大東街路北,分由大雄寶殿、天王殿和前殿組成。正殿與天王殿之間有東、西、南三十餘間配殿,山門兩側有兩座巧玲攏的牌樓,左右設鐘鼓二樓,寺廟規模宏大,佔地極廣,但真正令此廟與眾不同的,卻是寺內珍藏的水陸畫一堂。

「筆墨竅形盡相,各極其妙,顯是出自名家手筆,怎地不見落款?」丁壽踱步觀賞著一百餘幅水陸畫,嘖嘖稱讚。

這堂畫作中繪就諸天佛祖,另有菩薩、明王、羅漢、護法神祇、天仙、往古人倫及孤魂等眾,千姿百態,除幾幅大佛像外,其餘均長約四尺,寬兩尺,以細絹為底,淡紅和黃花綾裝裱,除卻佛、菩薩畫像,每幅畫作或左或右都有題記,卻無一幅題有畫師名姓。

「這堂水陸畫是英廟重返廟堂後敕賜以鎮邊疆,旨在為生民造福,按內廷慣例,敕命作畫均不留名。」一旁白少川輕搖摺扇,低聲解釋寶寧寺水陸畫的由來。

「可惜了,這麼一個名傳於世的機緣。」丁壽搖頭輕笑。

「施主好眼力,此堂畫乃敝寺鎮寺之寶,平束之高閣,等閒不與人見,只在每年四月初八浴佛之,大辦水陸道場,才將此畫出示,供善信禮佛膜拜。」寶寧寺住持鬚眉花白,口宣佛號,一派高僧之貌。

「今陽光甚好,晴空萬里,老衲才令眾僧將御賜畫作展開晾曬,不想被諸位施主機緣巧逢,足見與我佛有緣。」

「噢?如此說來,丁某還真要與貴寺結個善緣咯。」丁壽笑道。

住持難掩面上喜,「阿彌陀佛,施主虔心供奉三寶,我佛自當保佑有緣。」

「奈何在下佛緣淺薄,往昔對佛事知之甚少,這一堂畫只見筆力不凡,卻不知其寓意由來,不知可否勞煩大師,為在下一一解惑。」丁壽語含赤誠,教人不忍推辭。

住持笑容一窒,原本見這幾個外鄉客隨從眾多,服飾華麗,想著是大施主登門許願,他才關照寺僧小心應對,不然豈會讓他們輕易得見御賜堂畫,可這分文香火還未施與,便要讓老衲客串知客,這一百三十九幅水陸堂畫,一一講解下來怕是要累死佛爺。

「大師若是無暇應對,那便罷了。」丁壽漫不經心地舉手正冠,冬暖陽正照在他無名指間碩大的貓兒眼寶石戒指上,頓時寶光四,晃得住持僧險些睜不開眼。

「施主這邊請,待敝衲與諸位慢慢詳說。」這時候即便丁壽想走,那位住持也不會放了。

「水陸畫本為水陸道場所設,乃我佛為超度亡靈、普濟水陸一切鬼神而舉行的一種佛事。一般要舉行七天七夜,多則可達四十九天,屆時設內外二壇,所有畫作按《天地冥陽水陸儀文》中的壇場圖式懸掛,藉助佛神法力,超度眾生,使昇天界,半點錯訛不得……」

「不過進來逛逛,你何苦在此糾纏不清?」看著吐沫橫飛的寶寧寺住持,白少川劍眉輕蹙。

「噓——,小聲些,別擾了大師興致。」丁壽低聲叮嚀,斜眄著滔滔不絕的住持僧,輕笑道:「巧姣要拜佛禱唸,我也不好拗了她的意,反正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逗逗這禿驢也好。」宋巧姣也不知搭錯了哪筋,對天地鬼神莫名崇信起來,這一路上僧道寺觀遇見便拜,幸好丁壽未照原路回程,而是在延綏會合了於永郝凱等人,沿著邊路從偏頭關直接進了大同,路途有昌佐接應護送,也省卻了不少麻煩,可大同右衛城裡這些寺廟實在是繞不開了,只好硬著頭皮陪人來,當然有難同當,不管對方怎生不情願,少不得要硬拽著白老三同往。

聽丁壽稱呼親暱,白少川眉間川字紋更顯,意味深長道:「只怕順了這個,另一個就愈加惱了。」丁壽自然知道白少川說的是誰,假裝沒聽出他語中譏誚,調笑道:「你說小慕容?我自有辦法應對,那妮子脾氣再大還能咬掉我一塊不成。」語氣輕鬆,二爺卻不覺夾緊了雙腿。

「施主請這邊看。」他二人竊竊私語,住持和尚卻講得熱火朝天,興致頗高,又將人帶到了一副畫作前。

畫上是一個皮包骨頭的餓鬼,滿臉被洶洶火焰包圍燃燒,狀貌痛苦不堪,餓鬼頭頂還有一幅觀音小像,此畫不同之處在於雖為餓鬼畫像,卻與諸佛菩薩像一般未有題記。

「此畫中又是何方神祇,怎生兩般法相?」丁壽明知故問,其實他對水陸堂畫不算陌生,不久前在陝西才舉辦的度亡法會上也曾懸掛一堂,但論及筆力畫風,比之寶寧寺此堂畫作中神佛鬼魅的惟妙惟肖,的確大有不及。

「此畫乃面燃鬼王,所謂水陸道場,正是由其而來。」住持雙手合十,在畫像前躬身一禮。

「昔阿難在林間修習禪定,偶遇鬼王求食,鬼王自稱」面燃「,言阿難三之後將墮餓鬼道,若要脫難便要佈施百千餓鬼與百千婆羅門仙,並供養三寶,阿難求助佛陀,故而佛陀賜他《陀羅尼施食法》,上奉佛法僧三寶,平等下施餓鬼等眾生,消除眾鬼之痛苦,令他們捨去鬼身,生於天道,阿難便遵照佛陀教化指引,設」面燃大士「牌位,設齋供僧來祈福,以獲解脫,這便是水陸齋會之淵源由來。」看來奪門之後重登皇位的朱祁鎮對土木罹難之人終究難以釋懷,之所以敕賜這堂水陸畫於大同,真正想超度的怕是那萬千將士孤魂,而求解脫心安的恐就是皇帝本人了。

儘管心有所,丁壽卻不會將這些話說與眼前的市儈和尚,面茫然道:「既是畫作,緣何稱為」大士「?」

「以《妙法蓮華經》所載,面燃鬼王正是觀音大士法相化身,大士以鬼王身得度者即現鬼王身而為說法,教化餓鬼道眾生,警惕世人因果報應,不宜動貪愛及慳吝想,以免墮入餓鬼心識,成為」面燃「眷屬。」住持在「慳吝」二字上尤為加重語氣,暗示丁壽:佛爺已然夠賣力氣了,你小子是不是也該向佛祖表示一番。

怎料丁壽非但沒有大方佈施,反倒一臉愕然,「在下怎麼記得這」面燃鬼王「在道教之中乃是」太乙救苦天尊「化身,為陰間諸鬼之統帥,護佑冥、陽兩界,在地官大帝赦罪之月,監督亡魂享領人間香火事宜。」這小子是來找茬的,住持幾乎可以斷定,冷冷道:「黃冠之說,虛妄無憑,道藏典故更不乏自相矛盾者,兩教辯法,勝負真偽早有定論。」

「原來如此,大師高論。」丁壽這番虛心受教的模樣倒讓寶寧寺住持有些摸不準了,神略微緩和:「世間愚昧無知者眾,偽教又以求仙長生之說禍國煽民,以訛傳訛,施主難免受其矇蔽,但只及早回頭,彼岸就在眼前。」

「正是正是,」丁壽連連點頭,話鋒忽又一轉,「只是大師所說,與太祖爺」三教並舉「之論似乎有所悖逆,但不知小可該聽誰人的,大師可有教我?」

「啊!?這個……這個麼……」住持和尚登時面紅耳赤,若只論僧道之說,他可將丁二駁斥得體無完膚,這小子卻扯出皇明太祖來,憑他滿肚子的佛理禪機,只能張口結舌,期期難以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