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16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已微微泛黃,可陽光依舊十分曬人,大概是因為城中街道兩邊的瓜果成,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淡淡的甜味。

而就在這甜的氛圍中,楊慎終於踏上了故土。雖然他是四川新都人,可自幼在北京長大,對於北京的一切都是那麼悉……

“這是何物?人騎著它怎麼自己就能動?”楊慎一臉驚詫的指著前方。好吧,他收回之前的話,離京十二年,現在的北京城已經和之前大不一樣了。

“嗨!大人你看仔細了,這東西不是自己動的,下面腳蹬著呢!此物是半年前天工局的大老爺們造出來的,皇上命名為‘自行車’,現在許多年輕人都喜歡騎。”身旁的老漢笑著給他介紹,此人名叫梁伯,早些年是京中一家小米店的活計,現在是政府的臨時工。

如今順天府以及邊上一帶,可以說是新月異,新的技術被應用到民生,可通通訊偏偏十分不發達,導致傳播有些困難。

考慮到有許多如楊慎一般外地的官員來京敘職,面對京裡的變化不知所措。為了向他們提供方便,特意僱了些京中本地人,全天在驛站待命。

梁伯就很幸運的被選中,要說這份活兒可比在米鋪舒服多了,不過是陪官老爺們走走逛逛,就能領銀子。如果遇到大方的,平還有打賞,他打算一輩子就這麼做下去。

楊慎本身好奇心就重,聽對方這麼說恨不得立刻下車去研究一番。不過考慮到現在主要任務是進城,還是先放一放,反正也跑不了。

他滿打滿算離京十二年,原本以為一輩子都回不來要老死在蠔鏡了,沒想到運氣好,竟然遇到了弗朗機國人犯事。

那些紅頭髮綠眼睛的鬼佬開始以“借地晾曬水浸貨物”為藉口,賄賂廣東高官,獲准在蠔鏡半島暫時居住。後來大明開海,海上勢力一年比一年強大,弗朗機人坐不住了。他們也知道大明幅員遼闊,蠔鏡天高皇帝遠的基本沒人管,於是將每年的賄賂說成是付給朝廷的“地租銀”,在蠔鏡圈地賴著不走了。

楊慎是蠔鏡縣令,目睹此事後然大怒,要知道錢由布政使上國庫才叫租金,你給貪官送個禮我大明疆域就是你的了?!

於是上報朝廷,要求請戰。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不過剛好戚繼光正愁自己的海軍沒地方練兵,就也請求參戰。嘉靖雖然厭惡楊慎,可主次還是能分清的,遂同意戚家軍出戰,最後大獲全勝。

之後楊慎參考其他地方,在蠔鏡設立海關對商船稅,和議事亭向葡人夷目宣讀命令與雙方會商政務。還請求朝廷建立了一支軍隊。

慢慢的,蠔鏡成為了南方著名的富庶之地,許多國家的船隻都在此地停泊,竟然開發出了不少第三產業。

蠔鏡能變成這樣,誰也不能否認楊慎的功勞最大,秉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吏部評優的時候每年都將楊慎放在最前面,意思是可以給楊大人升官啦!

內閣自然也是同意的,最後皇上被煩得受不了,捏著鼻子讓楊慎進京。

如今的京城已經又一次擴建,十二個城門變成十五個,可每天排隊進城的人依舊許多。楊慎坐在馬車上,只覺得外面的一切都是那麼新奇,頻頻向外望去。

黃娥好笑的看著自己丈夫,這麼多年還跟以前一樣的脾氣,“你要是想看,就跟著下去走吧。”她安撫著一對兒女,只覺得自己像帶了三個孩子。

得到老婆大人的許肯,楊慎迫不及待跳車與梁伯同行。過了好久,總算是輪到他們進城了。

守衛仔細檢查了楊慎的文書,確定無誤後對著梁伯出笑臉,“這不是我們狀元爹嗎,怎麼不在家待著又出來跑活兒了。”

“哎,我這勞碌命,本閒不住。”梁伯笑嘻嘻回應,也沒否認“狀元爹”這三個字。

待一行人進城,楊慎有些好奇的問道:“令郎竟然是狀元?哪一年?說不定在下還認識?”梁伯搖頭:“不是不是,我家那臭小子可比不得您這正兒八經的狀元,我那兒子是個‘理狀元’。”楊慎糊了,他知道文狀元武狀元,李狀元是什麼?姓李嗎?

“這都是天工局的夏言夏大人提出來的,”梁伯一點點解釋道:“夏大人說,天工局需要人手,於是組織人編了很多關於那方面的教材,通過考試可以進天工局任職。我兒子就是上一屆的第一。哎,原本是想讓他多讀書考科舉的,結果沒成想這小子自己非要進天工局。”他雖是抱怨,可臉上滿滿的自豪,畢竟天工局的薪酬是出了名的高,真做出點成績朝廷的獎勵就夠吃一輩子了,比起虛無縹緲的科舉,這個理狀元覺更實惠一點。

要是曾經的楊慎,定會不以為然。可他已經在蠔鏡待了十二年,已經見識過這些‘奇技巧’對老百姓生活的影響,自然懂得此為‘科技’的東西有多重要,於是對梁伯連連恭賀。

梁伯一邊笑著推辭一邊繼續為他介紹北京城。如今的北京城的建築大體分成兩派,皇城內城依舊延續傳統風格,而外城和剛修好的新外城,也許是這些年收沿海通商的影響,有不少都納了其他國家的風格,放眼望去極為震撼。

“有了水泥啊,我們老百姓修房子比以前便宜多了,聽說楊大人是從蠔鏡來的,蠔鏡人用上水泥了嗎?”梁伯有些好奇。

楊慎笑道:“用上了,不過比京城晚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