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44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輛馬車,自己一個人到處瞎逛起來。

“我聽說你們縣的林大人住在河壩村?林大人可真是個傳奇人物,能帶我去河壩村參觀林大人的故居之地嗎?”

“嘿嘿,這位老爺您可真有眼光,來咱們青山縣就知道直接奔到書院跟河壩村來玩,這可是來咱們青山縣必去的兩個地方嘞,而且小人就家住河壩村,跟林大人是同村的,老爺若是不介意,小的帶您去參觀我們河壩村……”趕車的車伕不知道張大人心中是打著找茬注意,非常熱情的招呼遂自薦。

林澤是他們河壩村最大的光榮,河壩村的村民最喜歡的就是給外頭聞名而來的人擺他們河壩村的發展歷史和‘偉人’事蹟了。

第169章因著書院挨河壩村距離近,村裡閒著沒事的村民就大多都會選擇去書院門口做點小買賣和拉車什麼的。

並且書院需要的糧食蔬菜水果等等,也都是河壩村提供的,所以基本在書院周圍晃悠的百姓都是河壩村的人,年紀大的村民趁著閒暇時間賺點外快。

李四就是這其中的一員,他家有驢,所以乾的是拉客趕車的買賣。

其實河壩村並不止李四家有驢,因著有林澤的幫襯,河壩村這些年越來越有錢,村裡有近一半的人都置辦了牛或者驢,另一半沒置辦的則是不需要。

“……呵呵,這村裡有個有出息的人就是不一樣,畢竟同宗同族,哪有不幫襯的道理?說來我也是我們村比較出息的,我自個兒做買賣,僱傭的全是咱們村的人,現在我們村也富裕得很。”張大人聽著李四的炫耀,笑著附和,然後不著痕跡套話,“誒,小兄弟,你們村的林澤可是當官的,聽說前些年你們這邊搞什麼拆遷規劃,想必林大人還是給鄉親們謀了不少福利吧?”趕車的李四年紀今年都快四十了,不過張大人有六十,叫聲小兄弟也沒啥問題,這般稱呼顯得很絡。

想要套話,當然要先打好關係。

李四沒什麼文化,也就這幾年跟著上過官府小學的成人掃盲班,認識些簡單的常用字,文化水平不夠自然察覺不到別人的用心,沒什麼防備笑道,“是啊,林澤是咱們村出去的,當然要給我們謀福利,咱們村仔細算起來那是家家戶戶都跟林大人有親戚的……”

“哦?小兄弟說來聽聽?”,張大人來了神。

“那說起來就多了,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就簡單說幾個吧。首先是規劃拆遷,本來吧,按照官府的規定,咱們只能按照人頭來算分房子的大小,雖說住是住得下,可過兩年孩子們成親再生娃,家裡就得擠了。可是咱們窮苦人家又沒銀子補錢分大的,所以……”張大人慢點興奮打斷,“所以你們林大人就稍微運作給你多分點?”

“老爺,啥叫稍微運作啊?”不過李四文化水平不夠,沒聽懂。

“意思就是你們林大人悄悄做主給你們多分點房子啊,這事情我們也常做,我做買賣僱傭咱們村的人,工錢都會比其他給得多點。”這下李四明白了,瞪大眼睛,“這位老爺,你們這也太不厚道了吧!”

“自家鄉親當然要多幫襯,大家不都是這麼做的嗎?小兄弟,難道你們林大人不為你們同村的人著想?這只是一點點的職務便利,很正常的,反正無傷大雅……”

“這才是不正常!”李四非常鄙視和氣呼呼,就是因為有面前這種老爺的存在,他們以前出去做工才被各種剋扣。

別以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剋扣的工錢都被用到哪裡去了,不是被管事貪了,就是貼補給那些有‘關係’的工人去了,做買賣的商人又不是傻子,天天貼補自家親戚哪裡行,為了不得罪‘親戚’,肯定就要從其他地方扣出來補漏子了。

李四想起以前在外面做工的委屈,直接沒忍住吐槽,“我們林大人才會那樣做呢!這位老爺,你們是拉把了自家的宗族同親,但是這些拉把貼補的銀子從哪兒來?還不是從其他人身上扣出來的,如此不厚道的貼補我們才不要,要知道有時候那幾文錢可以救一家子命的……”

“我們河壩村的人每戶人家分的房子確實比別村要寬敞很多,但這都是林大人自己掏錢貼補給我們買的,那官府的登記上都有寫著,十里八鄉也都知道,林大人做事情向來都是公道為先,人情在後,絕不貪一分一毫!”

“你知道當初林大人剛上任的時候砍了多少貪官汙吏的腦袋嗎?抄了多少銀子寶貝出來嗎?這些財富全部都當著咱們百姓的面清點的,然後充入官庫,用來開辦官府小學和救助貧困家庭,這就是咱們青山縣為什麼看不到乞丐人的原因。”李四積極科普,他真希望全天下都是林大人這種官員,那百姓真正有好子過了。

林澤真的沒貪一分一毫?

張大人可不相信,水至清則無魚,哪有什麼真正兩袖清風的大人,百姓如此推崇,只能說林澤隱藏的功夫比較深,手段比較高明罷了。

當然,這裡的百姓好像都是林某人的腦殘粉,這些話不能說出來的。

張大人賠笑附和,“恩,這位小兄弟你說得對,我們確實沒想到這點,對普通人來說的確幾文銅錢能夠救命,哎,真是羞愧……那小兄弟能否再給老夫說說你們林大人的事蹟,老夫在外聽聞許多,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