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4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些放不開。
吃碗麵,康劍飛將周海媚抱在懷裡問:“最近忙些什麼?”周海媚輕輕地挪動身體,換了個舒服的姿勢趴在康劍飛身上,說道:“剛拍完《至尊無上》,這幾天都閒在家裡。本來是要開新戲的,結果臺裡突然要播《神鵰俠侶》,其他的戲檔期就推遲了。”
“《神鵰俠侶》不是先在澳門衛視播嗎?”康劍飛頗為驚訝的說,他原本的定位就是整個亞洲電視劇市場。
“你不知道?”周海媚解釋道,“前段時間無線臺的《今生無悔》收視爆棚,把我們的《至尊無上》壓得抬不起頭。於是臺長就跟東視公司商量,讓鳳凰臺先播《笑傲江湖》來救場。”在另一個時空,《今生無魂》是1991年的香港收視冠軍,主演為黎明、周海媚、溫兆倫和邵美琪。雖然現在把黎、周的主演改成了羅嘉良和蒙嘉慧,但其劇情和質量依舊出,很是為無線tvb搶了不少收視份額。
康劍飛對此並不知曉,甚至他都不怎麼過問鳳凰臺和東視公司的事情,既然兩家已經商量好,那他就懶得再去幹涉了。
10月中旬,無線臺的《今生無悔》來大結局,收視率最高點達到58%,這在收視連年下降的90年代堪稱奇蹟。
而就在《今生無悔》結束的第二天,鳳凰臺的呂頌賢、李若彤版《神鵰俠侶》正式開播。
第810章神鵰熱播查宅。
林樂怡叫傭人收拾著飯桌,她自己則是親自動手煮了兩杯咖啡。
金庸和董橋沒去書房,而是坐在客廳沙發上聊起來。
“謝謝查太!”董橋接過咖啡,衝林樂怡點頭謝道。
金庸面前攤開了兩張報紙,一張是《明報》,一張是《天天報》。他反覆地比較一番,最後問:“不改版不行?”董橋肯定地回道:“不改真的不行,《天天
報》的銷量已經突破21萬張,我們和《東方
報》、《成報》的銷量都略有下降。最慘的是那些銷量只有幾萬份的小報,被《天天
報》這樣一擠,好些報紙已經虧得辦不下去了,現在改版是大勢所趨。”
“那就改吧,”金庸思忖良久,終於說道,“改版可以,比如將頭版大廣告去掉,全份彩印、良排版這些都可以改。但文字內容和風格決不能變,《天天
報》為了
引讀者,在頭版導讀
口語化的驚悚大標題,那是它的讀者定位不同。《明報》就算關門歇業,也不能靠黃
新聞賺銷量。”(注:黃
新聞並非指
情新聞,是以極度誇張甚至捏造情節的手法來渲染新聞事件,尤其是關於
情、暴力、犯罪等內容的新聞,以達到聳人聽聞、提高銷量的目的。)董橋點頭道:“這我明白,《明報》的辦報方針不能變。”金庸說:“改版的事你去安排吧,到時候給我一份樣刊。”金庸雖然已經不管《明報》的具體事務,但改版這種大事,他還是忍不住要親自定奪。
正事談完,董橋起身告辭道:“查生,時間不早了,就不打擾你和夫人休息。”林樂怡笑盈盈地挽留道:“董總編多坐一會兒吧,難得來家裡做客。”
“不了,先告辭。”董橋說道。
林樂怡把董橋送出門了才回來,將電視頻道換到鳳凰臺,她對金庸說:“鳳凰臺的《笑傲江湖》今天開播,看看他們拍得怎麼樣。”
“你看吧,我去書房看看書。”金庸說道。他是很少看電視的,更不喜歡看自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
“我扶你上樓。”林樂怡扶著金庸站起來。
兩人只走了幾步,電視裡突然傳來歌聲,卻是《神鵰俠侶》的片頭曲。
“愛是愉快是難過是陶醉是情緒或在後視作傳奇愛是盟約是習慣是時間是白髮也叫你我乍驚乍喜完全遺忘自己竟可相許生與死來
誰來問起天高風急雙雙遠飛……”金庸邁出去的腳步突然收回來,轉身看了會兒《神鵰俠侶》的片頭,突然說:“這歌寫得很好,跟《神鵰俠侶》的劇情很契合,不知道電視劇拍得怎樣。”林樂怡又扶著金庸回去,兩人並肩坐在沙發上看電視。
跟古天樂版的《神鵰俠侶》不同,鳳凰臺這一版比較忠實金庸原著,開頭出場就是李莫愁血洗陸家莊。而非為了體現李莫愁的心理扭曲,生生拍一段她滅鏢局的戲來湊數,更不會出現一燈大師在陸展元婚禮上用六脈神劍將李莫愁打傷的雷人情節。
其實金庸只看了鳳凰臺版《神鵰俠侶》的片頭花絮,就隱隱覺比無線臺拍得更合他心意。無線臺為了節約成本,從演員、服裝到劇情都是能湊合就湊合,而東視公司那邊拍電視劇卻極為土豪。
比如這一版的《神鵰俠侶》,其中有三分之一的鏡頭都在大陸實景拍攝,如今劇組都還在內地拍戲未歸,鳳凰臺這是邊拍邊播的。
陸無雙、程英、楊過、郭芙等角的童年,劇組都找了專門的小演員飾演。第一集中出現的角
當中,就數戚美珍扮演的李莫愁最讓人印象深刻,那美貌端莊的道姑形象,與她狠辣的手段形成極為強烈的反差。
“總算有一個像樣的李莫愁了。”金庸滿意地說道。
在金庸的構想當中,李莫愁應該是一個保養有度、清秀美麗的中年道姑。可惜在以往的版本當中,導演似乎都不太注意這一配角的顏值。劉德華版本當中的李莫愁,金庸就覺太豐滿了,沒有那種清癯神秀的氣質。
而這一版戚美珍的形象就剛好,年近30的戚美珍臉上的嬰兒肥已然消失,清瘦苗條的身材穿上杏黃道袍別有一股風韻。
金庸耐著心思把整集看完,對戚美珍演的李莫愁極為滿意,至於潘志文飾的郭靖和魏秋華飾的黃蓉,金庸只是不覺得反而已。
第一集的看點確實不多,鳳凰臺後來統計的數據顯示,這集的收視率只有26%,比無線臺那邊播的新劇收視率少了5個點。
不過《神鵰俠侶》的片頭曲《神話情話》、片尾曲《歸去來》,以及戚美珍飾演的李莫愁,還是成為許多金庸們熱議的焦點。
就在這時,不甘寂寞的《壹週刊》又突然跳出來,曝光了一組戚美珍和周星馳吃飯的照片,然後大肆報道戚美珍給苗僑偉帶綠帽子、婚外劈腿周星馳的猛料。
周星馳前段時間因《逃學威龍》大賣,而成為與成龍一個級別的影視巨星。好嘛,現在突然來一個勾搭有夫之婦戚美珍,各種八卦報刊雜誌集體高,紛紛跟著跑出來炮製八卦分一杯羹。
那些八卦報紙還真有能耐,極短的時間就查出來,原來當初周星馳考無線訓練班沒考上,是戚美珍向老師求情,周星馳才得以進入無線訓練班的夜間部。
老情人啊!
八卦新聞鋪天蓋地的湧來,周星馳只能召開記者會澄清,原來他跟戚美珍從小就是街坊。周星馳、梁朝偉和戚美珍的哥哥都是好朋友,而戚美珍則是周星馳姐姐的閨。
一切真相大白之後,本已經淪為二線電視明星的戚美珍,突然莫名其妙地再次紅了起來……
不管怎麼說,《壹週刊》的這次惡意報道,實際上為正在播出的《神鵰俠侶》炒了一把。
但這些都不過是佐料而已,李若彤版《神鵰俠侶》真正受到追捧,是在第四集小龍女出場之後。
一襲白衣、手持玉瓶的李若彤宛若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瞬間俘獲無數觀眾的眼球,《神鵰俠侶》的收視率蹭蹭地往上漲。
等到成年楊過出場,呂頌賢的表現也令人口稱讚,那吊兒郎當模樣太符合楊過的不羈少年形象了。
劉德華演的楊過雖然很帥,但卻太過正經;陳玉蓮演的小龍女美則美矣,但卻是小家碧玉形象。
這一版的選角簡直絕了,呂頌賢的放蕩與李若彤的出塵如同天作之合。即便是康劍飛看了電視劇之後,都不得不承認,呂頌賢演的楊過比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