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4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架的都有。
至於聖誕檔的另外兩部片子《聖誕奇遇結良緣》和《奪寶計上計》,則完全被大家無視了,因為上座率太低而不斷地消減場次,而候補上去的普通片子同樣屬於炮灰角。
究竟是《蜀山》更好看,還是《富貴列車》更好看,這還真不好說。
因為一部是特效劍俠大片,另外一部是明星雲集的喜劇片,各有千秋本沒法比較。
影片的好壞沒法比較,但影片的票房卻是可以比的。
而兩部電影的首週末票房出來以後,洪金寶、曾志偉、麥嘉、鄒文懷、陳容美等人全都傻眼了。兩部都如此火熱的電影,票房居然拉出了不小的差距,而獲勝者自然是《蜀山》,連續數月的宣傳真的沒有白費功夫。
第544章票房新紀錄現實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一首公認經典好歌,它在發行的時候唱片銷量卻沒有一首行口水歌好;一部可以打9分的好電影,其票房往往被一部只能打6分的商業片給碾壓。
其實道理很簡單,拋開諸如運氣之類的因素不講,最重要的就是行度問題。
行文化並不需要太過深度的思想,有時太具思考
反而會影響一部作品的
行廣度。
康劍飛穿越過來好幾年,把電影票價的增長算進去,他拍的電影裡票房最低的就是《刀馬旦》,可《刀馬旦》反而是他獲獎最多的一部電影。
那我們來說說《蜀山》這部電影,經過康劍飛的嚴格把關,以及徐克連同夢工廠編劇們的集體努力,從劇情方面來說是無可挑剔的。特別是120分鐘劇場版《蜀山》,去除掉了3小時導演版的文藝範,整部電影的節奏暢得沒話說。
兩個小時的電影放映時間裡,要麼彩絕倫的特效技術,要麼是美如仙境的祖國山水,要麼是酣暢淋漓地鬥法過招,而中間再以愛情、友情、勵志和懲兇除惡來串接,就沒有給觀眾絲毫懈怠、甚至沒有思考的時間,你只要坐在電影院裡乖乖看電影就可以,時不時地再發出一身驚歎和喝彩,兩個小時轉眼就過去了。
雖說《富貴列車》那邊笑到爆的情節同樣很引人,而且喜劇片在香港有著天然的優勢,但跟《蜀山》一比還是差了太多。
前期鋪天蓋地的宣傳,使得只要看電視的香港人,每晚都能看到《蜀山》的片花,再加上威尼斯電影節和東京電影節大獎套上的光環,以及《蜀山》上映之後的好口碑,這一切締就了《蜀山》在聖誕檔的票房神話——說的直接一點,許多香港人都被身邊關於《蜀山》的信息給“洗腦”了,這段時間一提起看電影,首選必然就是夢工廠的《蜀山》。
喜劇片在香港年年有,但神級特效大片卻很稀罕,《蜀山》的聲勢和票房如果滾雪球一般大起來。
為了繼續給《蜀山》造勢,不但把具體票房數據給了《東方報》,就連鳳凰臺的新聞節目也在播送:“據東方院線提供的數據,《蜀山》首
票房332萬,周票房1736萬,是迄今為止香港電影最好的開畫紀錄。由於《蜀山》在晚上六點到十點的時間段場場爆滿,東方娛樂發行公司再度租下銀都院線4家戲院,《蜀山》的上映影院數量達到32家之多……”《富貴列車》敗了,敗得非常徹底,嘉禾、新寶兩條院線27家影院聯映,首
票房雖然也達到了274萬,但首周票房卻只有1291萬,上映第一個星期就被《蜀山》甩出去500多萬的票房。
至於聖誕檔上映的其他港片,以及安樂院線引進的好萊塢片《戰火屠城》,其上座率已經無法用一個“慘”字來形容,簡直就是慘到家了。
在另一個時空裡,《戰火屠城》在香港可以拿到接近1300萬港幣的票房,但因為《蜀山》和《富貴列車》把觀眾搶走,上映一週票房還不足300萬,最終票房能不能破千萬都很難說。
“《蜀山》毫無疑問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電影,不敢說它將開啟港片的特效大片時代,但《蜀山》絕對會給喜劇片、功夫片氾濫的香港電影市場,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電影雙週刊》。
“事實證明,華語電影也可以拍出《星球大戰》的水平。”——《文匯報》。
“徐克無疑是最優秀的華人導演,他能把電影的商業和藝術元素完美結合,在全世界票房獎盃雙豐收。”——《天天快報》。
“《蜀山》模式無法複製,由於港片過於依賴海外市場,高投資大片具有極大的投資風險,幾乎跟炒股沒什麼兩樣。”——《香港商報》。
從聖誕節到新年假,香港到處都能看到關於《蜀山》的消息,如同瘟疫一樣傳播著《蜀山》熱。
讓康劍飛哭笑不得的是,《蜀山》並沒有開啟香港電影所謂的大片時代,其熱賣所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在接下來的數年內,誕生了無數跟風“劍俠”電影。有些還打著特效製作的噱頭,結果裡面的內容就是邵氏佈景水平,放幾團焰火就算是鬥法,反正把觀眾騙進電影院來就可以。……好朋友電影公司,曾志偉正在自己辦公室裡接待洪金寶和麥嘉。
《富貴列車》這部電影版權屬於曾志偉的好朋友電影公司,背後的投資方卻頗雜,臺灣學者公司與曾志偉、洪金寶和麥嘉各有一份,之後嘉禾又通過寶禾公司追加的一部分投資。
“《蜀山》票房3000萬了吧?”洪金寶剝著花生殼說道。
“昨天就3000萬了,這才上映20天,影就跟瘋了一樣。”麥嘉
嘆道,其實他自己也為《蜀山》貢獻了十多塊錢的票房,不得不承認別人的電影拍得確實好。
“也差不多該到頭了,香港的人口就那麼多,該進影院的都進去看了,《蜀山》這幾天也在連續消減場次。”曾志偉倒是看得開,他找來洪金寶和麥嘉拍《富貴列車》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賺錢。現在這個目的已經達到了,《富貴列車》在香港票房破2000萬完全沒問題,而南洋和韓臺澳市場還能圈回來一大筆錢,就算是幾個人分也能賺得缽滿盆滿。
曾志偉看得很開,但陳容美和鄒文懷卻頗為失望,他們跟康劍飛斗的已經不僅僅是票房,而是一種聲望和氣勢。
“能不能把徐克請來拍電影?”再次親自跑來香港購片的蔡松林問道。
馮炳仲遲疑地說:“徐克現在的導演片酬漲那麼高,一般規模的投資又肯定看不上,請他拍電影恐怕風險不小吧。”蔡松林說道:“也不真的要徐克親自導演,出點錢讓他掛個監製的頭銜就行。”如果說鄒文懷是真正把電影當成事業來做,那麼陳容美、蔡松林這類人,則只是將電影當成賺錢的工具。蔡松林還要好些,畢竟他靠發行電影起家,以後想混得好還得繼續做電影,而陳容美、馮炳仲這二位公子哥甚至有著一種撈一筆就扯的心思,香港電影的前途跟他們沒多大關係,反正能賺錢就儘量賺錢,賺不到就撤就是。
正因此,陳容美和馮炳仲對於蔡松林的提議都非常贊同,三人合夥商量著投資拍一部“特效劍俠大片”,然後花二三十萬請徐克掛個監製的名頭做宣傳。……“20萬做監製?”茶餐廳裡,徐克怪笑著看向馮炳仲,隨即搖頭婉拒道,“抱歉,我明年檔期很緊,沒時間跟馮先生合作。”馮炳仲將徐克的方向支票一推,說道:“不需要耽誤徐導演的時間,只要你同意我們在監製一欄署上你的名字,這20萬就是你的。”
“還是算了吧,無功不受祿。”徐克沒有絲毫遲疑地拒絕道。
如果馮炳仲拿著一張200萬的支票找到徐克,他估計還會認真考慮一下,但20萬也實在太廉價了吧。那些劣質跟風片實在坑爹,為了20萬損壞自己好不容易攢下的名聲,除非徐克腦子壞掉了。
“30萬如何?”馮炳仲看出徐克嫌錢少。
徐克直接站起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