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就要看書網】
來香港採集靈素材。
誰又知道,這些服裝不過是後世爛大街的樣式,僅僅是一個香港普通裁縫,在康劍飛語焉不詳的描述中,花幾天時間做出來的。
而引起這股時尚風的趙雅芝,在悄然之間就身價倍增,從一個tvb的當紅明星,一躍而成為女
時尚偶像,成了優雅、獨立、溫婉的代名詞。…………
《東方時尚》上市的第五天,康劍飛正準備趕去邵氏租賃電影拍攝器材,還沒出門便接到馬成昆親自打來的電話。
電話裡馬成昆的聲音輕快,高興地說:“阿飛,《東方時尚》銷量破一萬五了,看樣子還能賣更多。我剛讓人打了五萬塊錢到你賬號上,你空去查收一下。另外報紙的版面我給你準備好了,你的電影哪天要做宣傳,提前五天來給跟我說,我好讓下面的人早做安排。”康劍飛與馬成昆的約定是,如果《東方時尚》能賣出1萬5千份的銷量,馬成昆就給3萬塊錢的策劃費,併為他的電影做免費宣傳。如今馬成昆一次
付了5萬,顯然是雜誌前景大好,多給了康劍飛2萬塊的獎金。
能多拿錢康劍飛自然很高興,他說道:“電影的宣傳廣告,大致是節前的一段時間,希望馬董能協調好。”馬成昆笑道:“還叫什麼馬董、馬先生?直接叫我馬哥就是,改天我請你吃飯,一天要出來。對了,把趙小姐也帶上,另外還有一個人要來。”康劍飛問道:“有什麼別的事情嗎?”馬成昆不屑道:“一個公子哥,說要做什麼名牌。他準備讓趙小姐代言品牌,趙小姐卻又搬家了找不到人,所以就求我約你們出來。”
“那公子哥是誰啊?”康劍飛問。
馬成昆道:“潘迪生。”康劍飛心中疑惑頓消,原來是香港未來的“名牌王”,看來那廝是準備提前幾個月開名牌店了。
第032章調景嶺中學吳成剛騎著車正準備去上工,卻看到康劍飛慢悠悠地走過來,他停下車問道:“阿飛,這麼早有什麼事?”康劍飛拍拍手裡的稿子,說道:“我找表弟。”一提起這事吳成剛就有些惱火,他前幾天才知道,《尋秦記》居然是他兒子吳瑞青幫忙改的稿。這小說可是有不少戲情節,而吳瑞青才十五歲……
吳成剛面難看道:“阿飛,你那小說找別人改稿吧,別找阿青了。”
“好啊。”康劍飛轉開話題,問道,“對了,表舅,我的電影已經開始籌拍了,你考慮得怎麼樣了?”吳成剛嘆氣道:“我知道勸不了你,不過還是希望你再多想想,拍電影很容易血本無歸的。”康劍飛笑道:“正因為容易賠本,所以才找表舅你來組建燈光組啊,找別人我不放心。要是找個不放心、技術不好的來做,搞砸了怎麼辦?表舅,你燈光技術好,過來幫我一個月吧,你就忍心看著我幾十萬投資打水漂?”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吳成剛還能不答應?若是不答應的話,等以後康劍飛的電影撲街了,豈不是得怪到他頭上!
“好了,好了,到時候給我打電話!”吳成剛不想再和康劍飛廢話,反正他不認為康劍飛這部電影能賺錢。
康劍飛呵呵笑道:“表舅,燈光組現在可只有你一個人,要什麼人手得你自己招。”吳成剛哭笑不得地說:“我真是服你了,什麼都沒有也敢拍電影,平時聰明的,這種事情怎麼就犯糊塗了呢?行了,燈光組的事情我來搞定,等電影拍出來賠錢了你別怨我就行。我要去上班啦,你好自為之。”
“表舅慢走!”康劍飛在後面揮手道。
吳成剛還沒走遠,周明芳已經牽著女兒吳瑞雪的手下樓了,後面還跟著吳瑞青。
康劍飛衝表舅媽問候了一聲,走到表弟面前說:“阿青,我找你有點事。”吳瑞青小聲道:“表哥,你下次就跟我爸說,你現在的小說稿子是別人改的,我們悄悄地別讓他發現了。”
“知道了,”康劍飛搭著他的肩頭一起去車站,邊走邊說,“我今天找你是有其他事。你們學校有高中部吧?”吳瑞青點頭道:“有啊,你問這個做什麼?”康劍飛笑道:“走,我跟你一起去上學。”吳瑞青不知道表哥搞什麼鬼,好奇地問:“你去我們學做什麼?”康劍飛道:“表哥要拍一部電影,準備挑一些學生來做演員。”
“拍電影?”吳瑞青眼睛一亮,問道,“表哥,我也要做演員,你看我行不行?”康劍飛敷衍道:“嗯,到時候給你一個小角。”
“喔喝!”吳瑞青高興地跳起來。…………
表舅一家以前住在調景嶺,吳瑞青自然在調景嶺那邊的學校上學。現在搬到了石硤尾,吳瑞雪已經換了學校,但吳瑞青因為臨近畢業所以沒轉學。
在去學校的巴士上,康劍飛隨口問道:“阿青,你們以前怎麼會住調景嶺,那裡好像很偏僻吧,表舅上班也不方便。”吳瑞青也沒什麼心機,直接就把家裡以前的情況說了出來:“我記得小時候,最開始是住在九龍城寨的,後來我爸因為救小媽(周明芳)得罪了人,就搬到了調景嶺。調景嶺這邊老兵多,九龍城寨裡的壞人不敢亂來,加上附近有學校,我們就在那裡住了下來,一直到去年才般到石硤尾。”
“調景嶺怎麼會有很多老兵?”康劍飛好奇地問。他卻不知道,調景嶺那巴掌大的一個地方,不僅老兵多,出的名人也不少,像陳玉蓮、溫碧霞、黃元申等人都是調景嶺出來的,而未來臺灣地區的大佬小馬哥也是在調景嶺出生的。
調景嶺的名稱來歷很特殊,1949年國府遷臺後,部份不願或不能遷居臺灣的退役老兵及家眷,就被安置於摩星嶺公民村。然而在第二年,一群左派學生前往摩星嶺難民區向老兵們挑釁,最後演變成血衝突。
之後港府把這群老兵和家眷遷往調景嶺,並取原來“吊頸嶺”的諧音,改稱“調景嶺”,有“調整景況”之意。
幾十年過去,調景嶺的居民漸漸增多,不過大部分仍是kmt老兵的家眷及後代。正因如此,這裡政治氣氛十分濃厚,每年10月10的時候,居民們都會放假,與嶺內所有學校的師生齊聚調景嶺中學,居民與學生共同慶祝“國慶
”,在學校長掛青天白
旗。
吳瑞青估計是想起以前的糗事,咧嘴笑道:“以前我們住在調景嶺的時候,每年10月10號那天,老爸都不准我們出門,我和妹妹還得每人抄一百遍‘共產黨萬歲’。當時我用三支筆綁在一起寫……”正說著,吳瑞青突然站起來道:“到了,下車。”康劍飛跟著他下車之後,看了下站牌道:“這裡才觀塘啊,怎麼就下車了?”吳瑞青解釋道:“前面的路沒車,我每天就是坐巴士到觀塘,然後騎自行車去調景嶺上課。”康劍飛狂汗,此時的調景嶺也太偏僻了吧,不過想想那裡的居民被稱為難民就知道了。
吳瑞青指著路邊一棟民居說:“那是敬叔家,敬叔跟我爸是好朋友,我的自行車就放在他家裡。”
“不用拿自行車了,今天我們坐車去。”康劍飛將他拉住,問道,“你怎麼不轉學校?”吳瑞青笑道:“馬上就畢業了,轉起來太麻煩。其實也不遠,從這裡騎車過去,也才七八里地而已。”康劍飛心想:表舅一家也太節儉了吧,這都不給兒子辦轉學。
康劍飛招停了一輛出租車,結果司機一聽說去調景嶺,連連搖頭說路況太差不肯去,最終康劍飛直接扔給他五十塊錢才同意。
出租車在長滿雜草的土路上顛簸一陣,當他們來到調景嶺後,康劍飛終於領略到什麼叫做貧民區。
康劍飛下車之後舉目望去,依稀能看到荒野中孤零零的墳塋和歪歪斜斜的墓碑。房屋情況更加糟糕,從難民營裡的油紙棚,到依山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