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系的,”金庸擺擺手說,“《東方報》走的市井低俗路線,而《明報》的格調要高得多。《尋秦記》的稿子我看過,就算重來一遍,我還是會退他的稿。辦報就是辦報,不是出小說期刊,堅持辦報理念才是長遠之道,靠小說拉高銷量只是一時之策。”打發潘岳生離開,剛才還淡然的金庸,心中卻是泛起一絲後悔。若是早知道《尋秦記》如此大賣,他絕對會在副刊上給康劍飛新開一個小說專欄,然後親自監督報社編輯將《尋秦記》中的
戲給刪改掉。
可惜,後悔已經沒用了,《東方報》藉著《尋秦記》的熱賣,銷量已經再次蓋過《明報》。
第016章第一桶金《東方報》的大樓中,這幾天格外熱鬧,自家報紙重新成為香港銷量冠軍,使得員工們幹勁十足——銷量穩步提升、廣告收入增加後,員工的待遇也會相應提升。
就是在這種氛圍中,康劍飛再次踏入報社的大門。
康劍飛悠閒地走向電梯,突然旁邊一個人大喊:“康劍飛,康劍飛來了!”康劍飛轉頭一看,卻是那天給他指路的《東方報》小記者雲博,這貨就像是見到財神爺一樣,飛奔著朝康劍飛衝過來。
聽到雲博的喊聲,一樓的報社員工迅速聚集過來,團團將康劍飛圍住。
“這就是寫《尋秦記》那個康劍飛?”
“好年輕啊,我以為康劍飛至少40歲了。”
“而且長得也很靚,比倪匡可帥得多。”
“康先生,第七章項少龍會不會使用墨家劍法大發神威啊?”
“康先生,我能不能為你做個專訪?”
“……”報社的員工你一言我一語,把康劍飛的路堵得死死的,搞得他不堪其煩。
按理說,這些員工也不是沒見過名人,不應該如此大驚小怪地跑過來圍觀康劍飛。只怪康劍飛著實太神秘,太傳奇了一些:一個默默無聞、不知來歷的傢伙,突然以一部小說讓《東方報》起死回生,這本身就像是一部小說。
更何況,作為《東方報》的員工,康劍飛給他們帶來了非常現實的利益。
“借過,借過,麻煩讓一下!”康劍飛臉上帶著微笑,手上用勁卻不小,強行推開前面一人,硬生生地擠進電梯裡頭。
什麼時候該平易近人,什麼時候該拿架子,康劍飛分得很清楚。
如今康劍飛風頭正勁,和這些普通的報社員工湊成一團,只會消弱頭上頂著的那圈奇才光環。適當地清高孤傲一點,只要言行不太過分,這些人反而會更加高看他。
艱難地上了三樓,康劍飛剛抬起手,一直跟在他後面的雲博已經搶先敲響了總編室的門。
“請進!”裡面傳來的徐季新的聲音。
雲博搶著把門打開,向徐季新報告道:“總編,康先生來了。”
“康劍飛?”徐季新還沒看到門外的康劍飛,只聽“康先生”三個字,便猛地站了起來。
這幾裡,徐季新和馬成昆是天天等著康劍飛啊,就怕他一聲不吭直接把《尋秦記》投給其他報紙。
康劍飛走進去,伸手衝徐季新笑道:“徐總編,幾天不見,你可神多了。”
“託康先生的福。”徐季新和康劍飛握手後,笑呵呵地招呼道,“康先生請坐,我還以為你不來了呢。要喝點什麼?”
“隨便來杯白開水吧,”康劍飛大刺刺地一股坐進皮沙發裡,說道:“我要是今天不來,徐總編恐怕晚上該睡不著了。”徐季新使了個眼神,吩咐雲博去倒水,故作平靜地說道:“康先生說笑了。”康劍飛見他不主動提稿費的事情,也懶得自己開口,乾脆坐在那裡閉目養神起來。
就在雲博把水倒來的時候,《東方報》的董事長兼總經理馬成昆突然闖進來。由於康劍飛整個人背對著他窩在大沙發裡,馬成昆並沒看到人,焦急地問徐季新道:“徐叔,我聽說康劍飛來了,他人呢?”徐季新一看到馬成昆那著急的模樣,就知道今天的談判吃定虧了。馬成昆雖然年輕有為,但處理事情還是太急躁了一點,沒有多少耐心。
“董事長,康先生在這裡。”徐季新朝康劍飛一指。
康劍飛的臉變得比六月天還快,突然站起來笑容滿面地說:“哎呀,您就是馬董事長?久仰久仰,你一直是我的偶像啊,年紀輕輕就管著一份大報紙,簡直就是青年楷模。”馬成昆見康劍飛對他的態度如此恭敬,心中頗為舒暢,也笑道:“哪裡哪裡,康先生才是青年俊才,一支妙筆攪動香江,我也是康先生的書呢。”兩人說了一通鬼話後,馬成昆讓小記者雲博先出去,然後開門見山地問道:“我想請康先生繼續在《東方
報》連載《尋秦記》,稿費多少你開個價。”
“好,馬董事長果然夠豪氣,”康劍飛拍手喝彩道,“既然您都這麼說了,那我也不能顯得太小氣,就千字500元吧。”徐季新在旁邊一聽這數字,氣得差點摔倒。
倪匡在《明報》的稿費也才千字180元啊,黃玉郎請倪匡寫小說的千字500元稿費,那只是在炒作而已,並不是正常的市場價格。
馬成昆心中也是微怒,不過現在是康劍飛佔主動,他只能強忍著怒氣說:“康先生,這稿費是不是有點太多了?”康劍飛語重心長地說:“唉,馬先生,其實我要這麼多稿費,是在為《東方報》著想啊。”徐季新總算見識到什麼叫做顛倒黑白了,信口叫出天價稿費,居然還說是為了《東方
報》著想,簡直是無恥之尤!
馬成昆笑容僵硬地問:“請問康先生是怎麼為報社著想的?”康劍飛條理清晰地解釋道:“第一,我要千字500元的稿費,相對於《東方報》這幾天獲得的利潤來說,只是九牛一
而已。而且,你們還可以藉著這個話題炒作,說我與倪匡的稿費齊平,乃是第二個倪匡橫空出世。對了,忘了告訴兩位,我從大陸游過來才一個多月。”馬成昆與徐季新對視一眼,均看到了對方眼神中的驚訝,互相微微地點頭,算是認可了康劍飛這一計劃。
倪匡當年也是從大陸游過來的,倪匡也是創作小說成名的,康劍飛跟他相同點實在太多,再加上兩人都拿過千字500元天價稿費,放到一起炒作再適合不過。
兩人最大的不同是,如今倪匡已經是文壇名宿,而康劍飛僅僅是個剛出道的新人。
如果馬成昆運作得當,那麼《東方報》就會因此事再度成為輿論熱點,而康劍飛本人的名氣也會跟著飛漲,可謂是雙贏的結果。
至於倪匡嘛,那就抱歉了,只能作為康劍飛哄炒名氣的墊腳石而存在。
康劍飛繼續道:“第二,如果給我千字500元的稿費,我可以保證,三年之內不會往其他報紙投稿,五年之內發表小說會以《東方報》為首選。”馬成昆和徐季新俱是一喜,康劍飛這是承諾給《東方
報》獨家供稿啊,這麼一算的話,以《尋秦記》表現出來的火爆,千字500元的稿酬確實不算太離譜。
他們哪裡知道,康劍飛文筆爛到慘不忍睹的地步,就算不承諾給《東方報》獨家寫稿,他兩年之內也不可能再去寫其他小說——寫一部《尋秦記》已經把康劍飛寫得吐血了。
就在馬成昆準備拍板同意的時候,康劍飛突然又說道:“不過我有個條件,希望《東方報》能預支我75萬港幣的全部稿酬,這部戲我準備寫150萬字。”徐季新一愣,隨即搖頭道:“不行,絕對不行。說句不好聽的話,康先生要是拿著這錢轉身就跑回大陸,我們找誰要稿子去?”
“五十萬如何?”康劍飛剛才也是漫天要價,現在突然降下三分之一,好給對方一種佔便宜的覺。
馬成昆遲疑了一陣,問道:“康先生是不是急著用錢?如果哪裡需要幫忙的,我可以略盡綿薄之力。”康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