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港人時有些自卑,小聲道:“阿飛,我看我們還是回去吧,當作家不好當的。”康劍飛臉上帶著微笑,彷彿剛才那一幕本沒發生一樣,他安
道:“放心吧,如果不要我的稿子,只能說明他們有眼無珠!”話雖這麼說,康劍飛心裡其實已經意識到,自己這稿子多半不會被《明報》錄用了。潘岳生作為總編輯,如果《明報》缺稿的話,他絕不會因為康劍飛說了幾句謊話而拒絕看稿件。既然潘岳生這麼做了,那麼只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明報》不缺稿,香港有無數作家搶著把稿件送到《明報》刊登,新作者很難在《明報》上
臉。
康劍飛讓胡俊才在樓下等著,自己打聽清楚金庸的辦公室,直接敲響了辦公室的木門。
“請進!”裡面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
康劍飛推門而入,正在伏案寫社評的金庸抬起頭來,見是一個陌生的年輕人,問道:“你是?”
“查先生,我是一個小說愛好者,這是我寫的一部小說,想請您過目。”康劍飛笑著捧著稿子放到金庸的桌面上。
金庸眉頭一皺,他寫東西時很討厭別人打擾。而且這種新作者的稿件,給下面普通的編輯審就好了,若是人人寫了稿子都找他,他豈不是得每天看稿忙死?
金庸不善言辭,而且既然康劍飛已經把稿子拿來了,他也不好直接趕人出去。當下也不和康劍飛說話,拿過稿子就翻看起來。
小說的開頭,點明瞭項少龍是香港的一個普通草,從小學過一些功夫,是個武俠愛好者。然後項少龍的女朋友被公子哥搶了,自己還被公子哥欺辱痛打一頓。富家公子的打手把項少龍從樓頂踹下去,結果主角在下墜的過程中穿越時空,居然落在一個古代美女
上。
金庸的眉頭時緊時鬆,看了大概三萬多字後,他在一張便條上寫了幾行字,然後將《尋秦記》的稿件和便條一起給康劍飛,揮手示意他離開。
這是金庸的習慣,由於他口才不好,許多時候都寫便條表達,連平時管理《明報》也是如此。
康劍飛接過便條一看,只見上面寫道:“穿越時空,立意頗為新穎。然行文太過輕浮,且情節豔俗不堪,望今後予以改正,君於小說一道大有可為。”康劍飛看了便條哭笑不得,金庸先是肯定他,接著又點出他的缺點,最後鼓勵他改正了缺點後前途無量。
肯定、不足、鼓勵,面面俱到,果然不愧是敦敦長者之風。
但這都是場面話,真正的意思是:你文筆還不夠看,而且有豔文的傾向,不符合《明報》的風格,所以本報不收此稿。
康劍飛突然想大笑,他第一次抄襲後世大賣的小說,居然被《明報》給拒稿了。
也算是康劍飛倒黴,此時的《明報》有倪匡等一批作家的稿件,《明報晚報》有溫瑞安等一批作家的稿件,兩邊的稿源都非常穩定,且銷量不俗。因此除非作品質量上乘,否則新作者的小說很難在《明報》上刊登。
如果換做十年以後,那時香港武俠小說界人才凋零、好作品難尋,康劍飛再拿出《尋秦記》的話,《明報》絕對會搶著要!
康劍飛拿著稿子走出金庸的辦公室,走到門口時回頭對金庸笑道:“查先生,我們後會有期!”金庸一愣,隨即禮貌地衝康劍飛笑著點點頭:“再見。”目送康劍飛離開,金庸並未把此事放在心上。《尋秦記》有豔文嫌疑,雖然點到即止,但《明報》早已走上正軌,是不會貿然刊登這種小說降低自己格調的。倪匡在《明報》上發表的小說也有
戲,但都是情到濃時的男歡女愛,跟《尋秦記》赤
的愛慾有本質區別,康劍飛的小說明顯豔俗了許多。
何況今年初的時候,在《明報》連載十多年的《衛斯理》系列,出版了第一個單行本《老貓》,由此在港島引爆新一輪的衛斯理熱,《明報》藉著這股東風,銷量一度達到了15萬份。
黃玉郎見衛斯理大火,立即以千字500元的價碼邀請倪匡寫小說,創下了香港作家稿酬的新紀錄。
如今倪匡大紅大紫,衛斯理系列的《連鎖》在《明報》連載得好好的,金庸瘋了才會換下倪匡的衛斯理,轉而刊載康劍飛的《尋秦記》。
康劍飛拿著被拒的稿子下樓,胡俊才連忙上前問道:“怎麼樣,他們把稿子收了嗎?”
“去《東方報》!”康劍飛臉上的笑容消失無蹤,從牙縫裡蹦出幾個字來。
不就是《明報》嗎?
香港的報紙多的是,老子就不信《尋秦記》投不出去!
第013章討價還價七十年代是香港報紙最繁榮的時期,巴掌大的香港半島,竟然同時擁有近70家報紙。經過烈的競爭和優勝劣汰,香港報紙到1982年只剩下55家,1997年只剩下38家。
按照此時香港的人口與報紙總髮行量來計算,差不多每兩個半香港人就會購買一份報紙,這個數據在亞洲僅次於本。
如此多的報紙,如此烈的媒體競爭,康劍飛手裡有一部好的小說,又怎會擔心賣不出去?
既然《明報》不要,康劍飛自然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他還有另外兩個最佳選擇——《東方報》和《星島
報》。
在香港,就《明報》、《東方報》和《星島
報》這三家報紙的銷量最大,你追我趕的輪
坐莊“報紙銷量冠軍”,每期的銷量都有十萬份出頭。
這段時間《明報》由於衛斯理系列的再度火爆,銷量一度突破15萬份,讓《東方報》和《星島
報》大為頭疼。康劍飛此時把《尋秦記》送上門去,如果這兩家報紙的編輯有眼光的話,應該會如獲至寶、大加包裝推廣。
康劍飛首先去的就是《東方報》,這家報紙經常自稱香港銷量第一,此次連續幾個月銷量被《明報》壓著,他們應該最急才是。
《東方報》看來要比《明報》那邊的人機警得多,康劍飛剛開口打聽總編室在哪兒,就有個身材瘦小的年輕人過來問:“這位先生找總編有什麼事嗎?”康劍飛放出大話道:“我有辦法提高《東方
報》的銷量,擊敗壓在你們頭頂上的《明報》,我想徐總編應該對這件事非常
興趣。”那年輕人叫雲博,本是《東方
報》的普通記者,見康劍飛鬼鬼祟祟打聽總編室的位置才過來問話的。沒想到康劍飛語不驚人死不休,居然說能提高《東方
報》的銷量,擊敗他們的死對頭《明報》。
雲博見康劍飛一臉的自信,似乎不像是作假。他有些拿不準主意,不知道康劍飛究竟是瘋子,還是真正的高人。腦子一轉,雲博小聲地對康劍飛說:“三樓靠左走第二個房間就是總編室。”
“多謝了。”康劍飛道。
看著康劍飛上樓去,雲博也悄悄地跟上。若是康劍飛跟總編談得攏,他就“不小心”地透出是自己把康劍飛帶上來的,多少有點引薦的功勞;若康劍飛被當成瘋子趕走,他就馬上悄悄溜走,當做從來不知道這回事。
《東方報》的總編輯叫徐季新,50歲出頭的模樣,比《明報》的總編潘岳生看起來年輕一些。
“我有把握提高《東方報》的銷量。”康劍飛走進總編室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
徐季新果然被這等豪言給震(雷)住了,遲疑地問道:“恕我眼拙,請問你是……”康劍飛拿出《尋秦記》的稿子,放在他辦公桌上說:“徐總編可以先看看這個。”徐季新現在還沒搞清楚康劍飛到底是來幹嘛的,稀裡糊塗地翻開稿子。開篇的都市情節他並不喜歡,甚至想就此棄掉此書,不過接下來筆鋒一轉,居然來到了戰國時代,徐季新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
同樣一篇文章,不同的讀者看了之後,反應也是不同的。
就好像一本網遊小說,五十歲的讀者看幾段就不想看了,二十歲的讀者卻看得津津有味,這屬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