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店鋪的事情,洪恩一句話都沒提到關於興建城牆的事情,而依照“慣例”,由於建立一個新城市的的花費太大,特別是興建城牆的花費更是大,所以國王都會向貴族們“募捐”,希望貴族們能夠幫忙負擔一部分興建城牆的費用:可是洪恩卻完全沒提起這方面的事情……
“右宰相大人,請恕我冒昧,但是……”終於有個貴族忍不住好奇心,提出了他的疑問。
“……關於興建城牆的費用,我們應該怎麼分擔?是依照爵位的高低分擔呢?還是依照事業規模來分擔?或者是大家平攤費用?”
“城牆?我們不興建那種東西!”洪恩的話把在場的貴族都給嚇了一大跳:建立一座城市卻不興建城牆?那萬一敵人攻打過來,這座城市不就沒有可以憑依的防禦措施了嗎?那不就活像是軍人體上戰場一樣?
洪恩不是沒想到過城市遭到攻擊的可能,但是洪恩卻仍舊決定了不興建城牆、而將城市的命運賭在鄰近兩國不會出兵的可能上。
當然,洪恩不是隨便亂賭的,他也事先做過了評估:首先是彎月河畔這片沖積平原,既然葛藍沒辦法越過青石山脈在這邊派駐大軍,那為什麼鄰近的兩國都沒有出兵佔領這片平原、反而只是在一水之隔的荒蕪巖地上建設軍事堡壘並派駐軍隊?
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在於那片沖積平原實在是無險可守,反而是彎月河成了提供補給和增援的阻礙,要是任何一個國家出兵佔領那片平原,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佔領軍無險可守的窘境,此時如果遭到敵軍攻擊,肯定傷亡慘重:而且要越過彎月河提供補給和增援也不容易,從臨河鎮出航的葛藍軍艦可以輕易在河上攔截那兩國的運補船隻,就更別提那片平原上沒個出產石材和木材的地方,佔領軍就算想建設軍事要都沒辦法。
為了證實自己的推論沒錯,洪恩還特地要最博學多聞的希雅菈去替他查找關於彎月河畔所發生過的所有軍事武力衝突記錄:從記錄上看來,彎月河的沖積平原確實是易攻難守,兩個鄰國出兵了幾次,每次都是慘敗而歸——而且還不是敗在葛藍的軍隊手上,而是敗在另外一國的軍隊手上,因此兩國都改採了在當地駐軍的作法、單純監視並防止另外一國出兵攻佔該平原的軍事行動而已。
因此,洪恩才會作出不建築城牆的決定,一來是如果不建築城牆,那麼附近兩國的軍隊就比較不會認為葛藍在這裡建城會是個顯著的軍事威脅——反正那座城位於易攻難守的平原上,要攻下來只是舉手之勞的事情:二來則是如果不建築城牆,那麼出兵攻擊這座城市的佔領軍就必須考慮到,這座城市是沒有城牆的,攻下這座城市以後,他們可沒辦法靠著城牆來抵禦其他人的攻擊。
不建築城牆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大幅省下築城的費用,也因此洪恩才敢大包大攬地在國王面前說“你只要負責鋪路就好,其他的事情不用你擔心”。
當然,洪恩並不打算讓這座城永遠是座沒有城牆的城,只要時機成了,洪恩還是會替這座城興建城牆的:但是在這之前,得讓其他兩國先“習慣”於葛藍在這邊築城的事實,等到那兩國對於這座城市的存在已經到麻木和沒有威脅的時候,就是這座城開始建築城牆的時候了。
一切準備工作都就緒之後,就是開始“築城”了。
洪恩不想花時間等待蘭格雷公爵挖通穿越青石山脈的道路,所以第一批的築城工人是從臨河鎮搭船出發、前往預定興建城市的地址:而為了保障這些工人們的船隻在彎月河航行的時候不會受到另外兩國駐軍的侵擾,洪恩還特地派人攜帶了不少的金幣前去賄賂兩國在彎月河與月眉河界處的駐兵指揮官,請求那兩國的指揮官能夠“約束”他們的士兵,不要對葛蘭的築城工人動手搶劫。
由於洪恩派人送上的賄賂實在太豐厚、加上在當地築城的工人數量也不多,只有一兩百人,其中混雜了約二十名左右、負責維持治安和保護工人的士兵,再加上這些工人們興建的建築並不是城牆、碉堡和瞭望塔之類的設施,反而是道路、工寮、碼頭之類的建築,看起來怎麼都不像是葛蘭要在當地駐軍的模樣,所以兩國的指揮官就如同洪恩所預測地一般、並沒有立刻出兵攻擊築城的工地,而只是在一邊旁觀而已。
由於沖積平原上缺乏木材和石材,洪恩只好學起豐臣秀吉建築墨俁城的方法,將建築港口和工寮所需的木材從臨河鎮放下來,任由木材順著水漂向築城的地址,而工人們則在當地拉起攔河索,將上游放下來的木材攔截下來,曬乾以後直接拿來當作建材使用:當然,一水之隔的兩國駐軍因為指揮官收受了洪恩的豐厚賄賂,所以只是靜靜地在一旁觀看而已,兩國的駐軍指揮官甚至還用了“為了避免引起軍事衝突、止士兵撈取河中放木材”的理由約束士兵不要去撿那些在河中漂的木材,因此從臨河鎮放的木材幾乎都順利地順水漂到了築城的地址,而在築城地點的工人們很快就利用這些木材興建好了堅固的碼頭和許多可以讓工人居住的工寮。
第一階段的築城工作進行地相當順利,而附近兩國的駐軍也因為有著種種的理由和考慮而沒有出兵攻擊負責築城的工人們,於是洪恩開始擴大築城的規模,除了又增派了約兩百名的工人前往築城地址以外,還在築城的地址蓋了間簡易的餐廳和酒吧,好提供當地的工人們食物、美酒以及娛樂:除此之外,洪恩甚至還開了間廉價院,提供低價的服務……
洪恩開設的餐廳、酒吧以及院不但提供當地的工人消費,甚至還將其他兩國在隔岸的駐軍都給納入了服務範圍——事實上,在餐廳和酒吧落成的當天,洪恩就派人送請帖去給兩國的駐軍,邀請他們的一部分軍官前來餐廳和酒吧用餐,洪恩甚至還提供了船隻,好方便兩國駐軍渡過彎月河。
由於駐紮在當地實在是缺乏娛樂,因此接到洪恩的邀請時,雖然兩國駐軍的指揮官都到有些訝異,但是仍舊是讓一些軍官和士兵們搭上洪恩派來的渡船、前去洪恩設在當地的餐廳和酒吧消費,順便還可以“偵查”一下當地的情形:不用說,那些擔負起“偵查”任務的軍官和士兵們不但去了餐廳和酒吧,甚至還發現了院——雖然這間院裡面的女們都是又老又醜,姿實在不怎麼樣,但是價格便宜,而且這些士兵們被派駐在遙遠的邊境上,不知道幾百年沒見過女人了,此刻一見到這些又老又醜的女,簡直就像是見到了天仙一樣,一個兩個全都一頭扎進院去當火山孝子了,每個人都是在院之中玩到腿痠腳軟還不罷休,直到帶來的錢全都花光了才肯乖乖離開。
既然得知了這座正在建築的城市之中有著可以消費的娛樂場所,在那些負責“偵查敵情”的士兵們要求下,兩國駐軍每天讓一部分人輪“休假”的措施變成了慣例,而這些“休假”的軍人就會搭上洪恩派來的渡船,前來餐廳、酒吧和院好好的狂歡與放鬆一整天。
當然,這些人在娛樂場所的消費也讓洪恩賺了不少的錢,剛好可以用來貼補僱請工人築城的支出。
第二階段的工作也進行得相當順利,再加上洪恩這次為了築城,不惜大幅降低了出售炸藥的價格,於是蘭格雷公爵以同樣的預算採購到了大量的炸藥,數量多到可以拿來當鞭炮放的程度,因此炸山開路的進度也相當快,兩個月不到就已經順利地挖出了一條穿越青石山脈的道路,甚至連鐵軌都替洪恩鋪好了,因此,現在要經由陸路穿越青石山脈來向東邊這座城提供補給已經不再是困難的事情了,特別是這條道路是鋪設有鐵軌的“鐵路”,利用特製的雙層車輪馬車,馬匹可以很輕鬆地拖著滿載沈重貨物的鐵路馬車在鐵路上奔馳,以往一個月都不見得能夠走完的路程,現在只要四天還五天就可以順利走完了,而且運輸的貨物量更是多出了好幾倍。
於是,洪恩決定將築城工作推進到第三階段。
大批大批的人們從臨河鎮搭船抵達了築城的地址,這些人之中已經不再單純的只有工人,有不少是商人們派來負責設立營業據點的商家員工,也有許多造船技師,有一千人則是國王承諾要派給洪恩擔任警衛部隊的士兵,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洪恩招募來開墾農田的貧窮農人,他們帶著洪恩替他們準備好的農耕用具來到了這片肥沃的沖積平原上,準備在這邊耕出一片又一片的農田。
雖然葛藍終於開始在這座還沒有命名、也沒有城牆的“城市”駐兵了,但是一水之隔的其他兩國駐軍卻一點也沒有緊張的覺,因為這座城市沒有城牆,沒有碉堡,有的只是少數瞭望塔,只靠一千名士兵是無法守住這座城市的:再說,這一千士兵進駐城市的用意很明顯只是擔任治安工作,並沒有任何的軍事任務,因為那一千士兵雖然開始在“城門”處執行起警戒勤務,但是當兩國的“休假”士兵們搭上洪恩提供的渡船來到這座城市的時候,那些負責警戒勤務的士兵們本正眼也沒瞧這些“敵國”士兵一眼,就這樣放他們入了城!所以兩國的駐軍指揮官都知道,這些葛藍的士兵本就只是被調來執行治安勤務的,否則這樣隨便亂放其他國家的士兵入城,要是爆發戰爭的時候,那些被放入城中的其他國家士兵來個裡應外合,這座城還守得住嗎?
不過,兩國的指揮官倒是利用“葛藍開始在當地駐軍”的藉口,向國內要求增派在當地的駐軍數量,同時更以“必須大量增加軍事勤務”的理由,向國內要求提高給予駐軍的軍事費用和薪資:其實他們很清楚葛藍在當地的駐軍一點軍事上的威脅都沒有,但是這座城現在已經成了休假時的最好去處,裡面有著美食、美酒和女人,足夠讓這些士兵們狂歡一整天,而這兩國的駐軍越來越習慣於在洪恩的城市之中消費的結果就是,他們的薪水不夠他們狂歡之用了,所以他們剛好利用“葛藍增加了駐軍,需要增加軍事勤務”的藉口來向國內要錢,這樣下次“休假”的時候才能捧著更多的金幣去銷金窩之中大把大把地花費。
至於要求增加駐軍,那其實只是附帶藉口,好用來掩護要求增加薪餉的藉口而已,反正沒有一個軍事指揮官會嫌自己麾下帶的兵太多,多一些人少一些人沒有太大分別:倒是洪恩卻因為兩國駐軍指揮官的這個“藉口”而受惠,兩國原本在當地的駐軍加起來就已經有七千人之多了,後來更是逐步增加到了約一萬二千人之譜,這些軍隊不但是洪恩賴以牽制另外一國軍隊的籌碼,同時還是很穩定的消費群體——那些士兵們幾乎都把領到的薪餉給花在“休假”時的狂歡支出上了,所以兩國在當地的駐兵越多,洪恩他們開設的商店也賺得越多。
因此,半年之後,雖然這座城市仍舊是沒有一丁點的城牆,但是卻已經發展成了相當繁榮的大城市,城內不但各種消費場所應有盡有,光是餐廳和酒吧就開了四五十家之多,甚至院也開了十幾家,瘋狂賺取著隔岸其他兩國駐軍們口袋之中的金幣:洪恩招募來墾荒的農夫們也在城外開墾出了大片的農田,生產出的糧食足以養活十幾萬人的人口:港口之中也停滿了大大小小的商船,附近的造船廠之中,造船技師們仍舊夜不停地趕著建造更多的船隻,而這些船隻們在建造完成之後,立即開始了他們順著彎月河以及月眉河航行的貨物之旅,將貨物運到沿河其他城市的港口去出售。
至於其他兩國在當地派駐的重兵呢?他們現在本不把洪恩新建的這座城市當成是一個威脅,反而各各都盼望著休假地到來和發薪的子,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帶著錢、坐上由洪恩免費提供的渡船,前往那座城市之中好好地尋歡作樂一整天了,這子過得舒服之極,有些人甚至舒服到明明都已經可以申請轉調回國內了、卻願意繼續留駐在當地的。
那些參加了這次“築城”計畫的貴族和商人們不用說,自然是每個人都樂不可支,雖然他們當初都很怕洪恩這個築城計畫會因為遭到其他國家駐軍的攻擊而失敗,但是事實證明了洪恩的決定是正確的,他們在當地開設的商店不停地替他們賺進大把的金幣,原本不被大家所看好的一座城,現在正逐漸發展成為一座生機蓬、油水豐足的大城市。
然後,問題來了:一座城市當然要有個城主,但是這座城市目前還沒有個城主,而像這樣一個商業發達的城市,不用說能夠徵到的稅收必定是很龐大的一筆數字,城主是有權能從稅收之中提領一小部份來當自已薪水的,這就表示,能夠當上這座城的城主,金幣就會朝著自已口袋之中滾滾而來、擋也擋不住!可是,這座城是由洪恩主導建立的,在任命城主的決定上,洪恩的意見比起國王的意見更有影響力——既然洪恩有能力讓這座城在上萬敵軍“虎視眈眈”的情況下蓬發展起來,洪恩當然也有辦法讓這座城市在瞬間就被毀滅:如果任命了一個洪恩不喜歡的人來擔任城主,誰知道洪恩會不會一怒之下來個玉石俱焚?
或者,也不用到玉石俱焚的程度,只要洪恩甩手不管這座城市的發展,或者是扯扯城市發展的後腿,這座城市搞不好馬上就會荒蕪下去,到時候擔任這座城的城主不但賺不到錢,只怕會比坐牢還難過。
為了瞭解洪恩對於城主人選的意向,有些貴族就去探聽洪恩的口風。
“城主人選啊?”當貴族們問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