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大唐雙龍傳第二百二十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部:大唐雙龍傳第二百二十九章:劫數難逃“哎…”師妃暄似乎永遠奈何不了項東海一般,輕輕地一嘆,輕聲問道:“項先生,你真的對寇仲有那麼大的信心麼?”項東海微笑地點了點頭。這本書師妃暄又問道:“難道李世民不如寇仲?”項東海搖了搖。
師妃暄柳眉一緊,追問道:“又是為何?”項東海答了句鳥不搭邊的話:“今年的秋天特別的冷…”師妃暄彷彿也跟項東海一起經了,答道:“是啊,今年的秋天特別的冷,草原狼群又開始動了…”後面一句才是師妃暄目的。
每次冬天。越是冰冷殘酷地冬天。草原上地牲畜就不知要凍死多少。那些狼十足地草原民族也就會拿去屠刀南下劫掠。所以。每年這個時候就都是關邊漢民地災難。
對於草民族來說。弱強食是天經地義地事情。你們漢民弱小。我們吃你們。劫你們地就是合情合理地。
這個道理是有點常識地漢人都懂。師妃暄相信項東海知道自己說地是什麼。指地又是什麼。她真地很想看一看這個新晉地大宗師究竟有什麼應對策略。
對於師妃暄來說。項東海實在是太古怪了。
大宗師。一般都是超然於世俗地存在。像寧道奇一般。若不是關乎到中原大地地生死安定。否則世間所有地事情都彷彿與其無關。皆不在其心裡一般。可是眼前這個大宗師實在是太古怪了。與寧道奇地超然完全是兩個樣。很多事情與其無關地他都要手其間。簡單點說。項東海比起寧道奇來更像一個俗人。一個掙扎在世俗紛亂地俗人。
項東海漫不經心地答道:“草原狼群望他們別做蠢事才好然就是斷絕種之禍了。”師妃暄聽得心驚頭跳,死死地看著項東海。
項東海也不想把事情洩得太過徹底,說道:“如果李世民執政的話,或許是千古一帝只可惜他不能像寇仲那般做得徹底。我記得寇仲曾說過,如果他將來執掌天下的話,會讓大漢民族成為天下最尊貴、凌駕於其他種族的天朝神族對不會對外族卑躬屈膝,絕對不會與外族和親,他的刀鋒所指,眾族皆服我天朝,雖遠必誅!”師妃暄被震撼住了,深深地震撼住了。
這些話本不是寇仲的意願,而是項東海的意志。但是在項東海的潛移默化之下,又在霸氣凜然的宋缺染下,寇仲已經將這個意願當成自己的人生準則和終生的奮鬥目標。
師妃暄畢竟慈航靜的傳人靜功夫非比尋常,馬上聯想到其中的奧妙析道:“妃暄有點明白了,寇仲在海上有絕對的霸權雖然都可以從海路,甚至是水路滲入草原的諸多部落。再加上魯老師遺留下來的殺伐利器信沒有一個草原部落能經受得住這樣的摧殘。”項東海出了驚訝之情。
這個師妃暄的智慧果然非比尋常,一下子就猜到了寇仲一半的神秘手段。
如今,連名列天下八幫十會的第一幫的黃河幫也得在寇仲的鼻息下卑躬屈膝,連李子通的無敵水師也在寇仲的戰艦下灰飛煙滅,試問天下間還能有誰有資格在水上與寇仲相抗衡的。而天下第一巧手魯妙子的殺伐利器,早就在原著裡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特別是專門針對草原騎兵的範圍殺傷利器的出現,更是讓寇仲雄心倍增。
更不說寇仲還有另外的絕殺,完全有把握憑藉一己之力硬撼整個外聯軍。這樣的資本,豈能是現在被賦閒在府的李世民所能比擬的。
“哎,妃暄的眼光本不能與先生比擬…”師妃暄終於服了,徹底的服氣了。
項東海倒沒想得那麼的深層次,反而提起一件牛馬不相干的事情:“師小姐,這些年你為了神州的安危勞累奔波,無心修煉,至今依然停留在心有靈犀的境界,與陰癸派的傳人差距甚遠啊。”說起,師妃暄的確有更多的嘆息,呢喃道:“兒妹妹天資卓越,這數年裡又盡棄世俗的煩擾,苦心修煉天魔功,如今已經修入天魔功第十八層的境界,超越陰後成為陰癸派的第一高手。此時此刻的,聲威已經超越王石之軒,大有一統魔門之勢。”
“不足為懼…”項東海漫不經心地答了一句很狂妄的話。
的確,對於項東海來說,除非是大圓滿境界的石之軒,否則魔門之中無一是項東海的敵手,甚至讓項東海正眼相待的資格也沒有。
項東海還有另外的意思,追問道:“不知道令師梵清惠對於陰癸派的傳人挑戰你這個慈航靜的傳人有什麼看法呢?相信令師是不可能坐看你送死的,更不可能坐等白道的聲威公然被魔門的壓下來。”項東海之所以來到洛陽,全是為的二度出世並且公開在洛陽天津橋挑戰師妃暄的事情所引。不想就在洛陽城裡聽聞畢玄南下的消息,而且還撞到了苦苦追尋的周老方。
自從有了帝舍利之後,項東海每一時每一刻都在嘗試著收帝舍利的本命元,或許是因為功法的天相剋,又或許是帝舍利與項東海無緣,竟然到現在也收不了其中的半點真元,還數次被隱藏在帝舍利裡歷代帝的本命意識打破心境,數度走火入魔。也幸虧項東海的意志力非同尋常,又親身體驗過心魔入侵的滋味,所以才屢屢安然撐過。
所以項東海也就對周老嘆和金環真這兩個帝傳人起了念頭。只是不想在洛陽撞到了心境茫的師妃暄。
師妃暄呢喃道:“雖然家師責令我回修煉,避而不對,但此事關係到我們正道的滄桑盛衰,妃暄即使明知是死也得倘然面對,也算是一種捨身證道吧…”的確,目前的師妃暄絕對不是天魔功大成的的對手,與其決鬥對是九死一生的局面。這個師妃暄還能如此堅持志可嘉,其心可獎,只不過在項東海顯得過於愚蠢罷了。
項東海說道:“事實上,你師傅的建議未免不是一個好主意。至少你回山修煉而不戰,至多就是招惹來一些閒言戲語而已,其後果總比直接戰死對白道的打擊來的輕微。只要你境界有了突破後再度出山挽回也未免不是亡羊補牢。”項東海覺得自己的話沒多少說服力,馬上加了一個例子說道:“就拿寇仲來說吧,是人都知道他是宋軍的無敵象徵,誰能擊潰他等於擊潰了百戰百勝的宋軍的士氣。由奕劍大師傅採林親手調教出來,於兩年前南下四處煽風點火的高麗刀法大師蓋蘇文,公然於中原群雄的面前向寇仲挑戰,可是寇仲冷冷地應了一句:你還不配,傅採林過來還差不多。這樣不僅把寇仲的聲威提升到一個新的顛峰,也讓蓋蘇文臉面盡失地自容。”三年前,寇仲與嶺南宋家結成姻親宋缺第二女宋玉致為。一年前,寇仲建都於金陵國號為宋,封宋玉致為皇后國丈宋缺為國師。
自此,嶺南宋家達至一個頂峰。
項東海和師妃都知道,雖然寇仲的刀法已經超越了世俗的想象,距離大宗師之境僅僅一步之遙。只可惜一步也是全部,境界的差距已經決定了寇仲不可能挑戰奕劍大師傅採林。
不過寇仲那一說法,所有人都不敢反駁,因為他是寇仲,他是帝王,一個掌控著一半天下霸權的不世帝王。即使蓋蘇文再不願意,他也只能帶著無盡的屈辱下這個苦果。
不想師妃暄笑了起來,笑著道:“原本妃暄會以為項先生會拿宋缺委派跋鋒寒那一例子來勸說,不想竟然這寇仲的例子。不過得了項先生的提醒,妃暄倒是想到了一個應對之策。”項東海倒是好奇了,追問道:“喔?究是哪一個高手能有這麼個資格替代師小姐的呢?”師妃暄指著項東海說:“不就是你那個消失了數年的好兄弟徐子陵麼。”項海驚奇地嘆道:“怎麼是他?他不是跟青璇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仙的快活子麼?怎麼還給自己找不痛快…”項東海想不通為什麼這中間還有這麼奇妙的聯繫,按照道理,徐子陵答應石青璇在結束長安之行之後,就與她一起過歸隱的子,應該不會與世俗再有什麼接了。
“只羨鴛鴦不羨仙…”師妃暄雙眼出一個驚豔的神采後就嘆道:“難怪連才華出眾的石之軒也對你的詩才讚不絕口,對你也要稱呼一聲先生,今天妃暄總算是親眼見識到了先生的不世才華。”隨後,師妃暄這才切入正題,說:“說來也是巧合,修為超凡脫俗的真言大師入川尋找可以接替他的山門護法,不想撞到了避世逍遙的子陵和青璇妹妹,默契之下,相互引以為知己。而青璇妹妹也是顧念靜往的情義,所以子陵這才應肯在靜有大難的時候出世一爭。”
“原來如此…”項東海也不想計較這其中是否真的是巧合,但即使是徐子陵和石青璇兩人的選擇,那項東海也就不想作過多的干涉。
這個時候,師妃暄才嚴肅起臉,詢問道:“先生是否知道畢玄此次南下的真正目的是想斷我們神州武林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