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七十二章火燒盤龍谷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葛亮一生中最著名的是什麼!

是他尚未入世,就已經三分天下的《隆中對》?亦或者是孤身過江東的舌辯群儒?還是他七星壇上借東風,又或者是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的故事,還有面對司馬懿扔焚香琴的空城計?不,這些對於普通人而言,似乎有一點太過高深了。

至少對董俷來說,諸葛亮最著名的莫過於他放過的火。

才出茅廬,就火燒博望坡。然後又有火燒新野,火燒赤壁,三把火燒得曹百萬大軍灰飛煙滅。不管正史中如何記載,但是在董俷的心目中,諸葛亮是玩火的高手。

諸葛瑾忙跑過來,抱著諸葛亮離開了篝火。

薰俷撿起了地上的枯枝,投入篝火中,那火焰立刻再次熊熊。

“三千兵馬,也經不住一把火啊!”諸葛珪等人抬起了頭,看看董俷,又看看正在諸葛瑾懷中呀呀叫嚷的諸葛亮,豁然開朗。

“俷公子的意思是…”唐周接口道:“北方大雪,可廣陵自入冬以來,尚未有過雨水。滿山枯枝,正可作引火之物…主公,您的意思是把太平賊引入廣陵群山,而後把他們燒死在裡面?”這唐周果然是一個心思活泛的人,搶先說出了董俷的主意。

薰俷點點頭“只是我等對廣陵附近的地形並不是非常悉,如何放火,尚未有定論。”哪知那於靡卻在這時候走進來。聽到董俷的話之後,開口道:“俷公子。小人就是廣陵人,對那裡地地形倒也算了解。我記得有一個地方,倒很適合公子的計策。”

“哦?”正是剛瞌睡就有人送枕頭,董俷喜出望外。

連忙起身拉著於靡,讓黃劭奉上了地圖“還請於壯士指點。那您所說地地方,究竟在什麼位置?”於靡頗有些受寵若驚,連忙湊過去,在地圖上看了幾眼後,點頭說:“這繪圖之人頗有水準,幾乎徐州所有的山川河都有標註…恩,我說的那個地方也被標註了。”他手指一個點“就是這裡,盤龍谷!”

“盤龍谷?”

“這是環形山谷,谷中多雜草枯藤。而且由於這裡的地形很奇特。可以遮擋風雨,所以一年四季都很乾燥。廣陵本地人都知道。靠近盤龍谷,絕不可以引火。因為一點點的火星,都會讓整個山谷燃燒起來,故而也有人把這裡叫做火燒谷。”薰俷連連點頭“就是這裡,就是這個地方。”於靡接著說:“這個地方很隱蔽。就算是本地人,知道這個山谷的也不算太多。”諸葛珪一拍大腿“既然如此,我們就選擇此地。”黃劭一皺眉“地方選好了,方法也確定了,甚至連人手也得到了補充。可有一個問題啊…怎麼把太平賊地三千黃巾力士引過去呢?他們不去,計策就不成。”薰俷等人聞聽,都又沉默了!

是啊,張丈八、陶平漢既然是太平賊的一方首要。肯定也不是愚蠢的人。怎麼帶他們過去呢?

諸葛珪沉了片刻後,猛然說:“我有一計。可讓太平賊來送死。”薰俷連忙說:“願聞其詳!”諸葛珪壓低聲音,這般如此,如此這般的說了一遍,董俷等人聽得是連連點頭。

但到了最後,董俷又發現了一個問題:“君貢先生此計甚妙,可這計策最關鍵之處,在於一個人。若張丈八和陶平漢不能信任此人的話,一切計策最終是空談。”一時間,眾人又沉默了。

眼角的餘光突然掃過了縮在了宗祠角落裡的周倉,董俷的眼睛不由得一亮。

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唐周、黃劭還有諸葛珪都笑了,連連說:“就是他,就是他!”周倉被這幾個人的笑容嚇壞了,縮在角落裡大聲叫喊:“你們想要幹什麼?別打我地主意。我不去,我絕對不會去…就算你這醜鬼殺了我,我也絕不會去!”薰俷不理周倉,笑道:“各位,此計的成敗,可就在他身上了。”

******

太陽暖洋洋,碧空萬里無雲。

雖然說風很生冷,吹在臉上好像刀子似地,可對於習慣了西北苦寒氣候的董卓來說,這點小風還不算什麼。他光著膀子,在院子裡揮舞一對石鎖,不時發出一兩聲喊喝,汗水順著身子滑落,腦袋上更蒸騰出一蓬蓬的熱氣,風一吹,立刻消散。

年紀大了,真的是不如以前了!

早些年他可以在馬上挽三石的強弓,並且左右開弓絲毫不會覺得辛苦。可現在,才這麼活動了幾下,就有點了。歲月不饒人,當年縱橫西北的董仲潁如今已經老了!

可董卓絕不服老!

小兒子越發地出息了,一天天的茁壯成長。

他還要再努力,做一棵為兒子遮風避雨的參天大樹。所以,他現在還不能有懈怠。

最讓董卓開心的是,兒子和當世大儒蔡結識,這對於已經處於瓶頸的薰家而言,是一個大好的機會。能得到那些士大夫的承認,是董卓的畢生願望。如今看起來,這個願望似乎已經不再遙遠。想起他那醜兒子,薰卓就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

呼哧呼哧的放下了石鎖,董夫人拎著一件錦袍走上來,披在了董卓地身上。

“夫人,阿醜最近有信嗎?”薰夫人噗嗤笑了“仲潁,你最近倒是很關心阿醜啊。呵呵,你也不想想,阿醜如今是在中原遊歷,哪有那麼多空閒的時間?放心吧,他若有空。一定會來寫信…哦,你那四丫頭昨天過來說。大妹送你地那匹赤兔馬,她想拿走騎一騎。”

“胡鬧!”薰卓黑臉一沉“這丫頭天天瘋瘋癲癲,都已經嫁人了,還想著舞刀槍,哪像個女孩子?你也是。有空讓她多讀讀書,學學女紅。別整天的惦記著我地赤兔。”正說著,李儒從外面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