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章知我者謂我心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亮,成蠡為主將,淳于導為副將,帶著二百巨魔士和蒲、馬二人上路。
薰俷帶人把他們送到了村口。
臨別時自然又有一番叮嚀…徐母拉著徐庶和石韜的手,重複著頭天晚上不曉得說了多少次的言語。內容無非是要他們好好讀書,好好學習,莫要擔心她的生活。
徐庶和石韜一而再的保證,不會令徐母失望。
徐母這才上了車,臨行時又對董俷說:“西平,老身就把這兩個孩子託付給你了。”薰俷也再三保證道:“嬸嬸放心,小侄定為他們謀一個好前程。”徐母這才算放下了心,登上車仗。
看著車駕漸行漸遠,董俷突然有一種想家的念頭。一轉眼四年過去了,雖然每次派人送信都說身體安康。可每每想起來,董俷總是會有一種莫名的愧疚
受。
如果有機會,定要回家看看。
薰俷暗自做出決定,轉身準備回去。
徐庶不願走,站在村口呆呆的眺望著車駕離去的方向,突然間出了眼淚。
想想也是,徐庶自幼和母親相依為命,十八年來,即便是在太平道作亂的那段艱苦歲月之中,他也沒有和母親分別。可沒想到…此去求學,荊州和張掖相隔萬里,不曉得要多久才能再見到母親。想起這些,徐庶的心裡,就有絞痛的受。
石韜輕聲勸,但徐庶還是站在原處。
薰俷過去,拍了拍徐庶的肩膀。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暉…元直。嬸嬸對你寄望甚厚,你唯有刻苦求學,他
有所成就,才不負嬸嬸地心意。如今難過,倒不如去想想
後該怎樣努力。”徐庶心裡一顫,抬頭向董俷看去。
“兄長今一席話。元直牢記在心中。”正準備回去召集人馬,準備出發,卻遠處一陣急促馬蹄聲傳來。
蒲元慌慌張張地催馬疾馳,大聲喊道:“主公,主公…”薰俷愕然,等蒲元馬到近前,上前一把抓住了馬韁繩“蒲元。你怎麼有回來了?”
“險些忘記了一件大事!”薰俷說:“什麼事?”
“主公此去丹陽,想必是要經過江夏嘍。”
“應該如此。”
“元剛才在路上想起來,江夏有一奇人,主公路過時不妨前去拜訪。”江夏?奇人?
薰俷詫異道:“是什麼人?有何出奇之處?”蒲元撓了撓頭。
“那人名叫費沃,字載成。剛弱冠,是江夏城中一大戶人家子弟,頗有才幹。他好機關學,曾拜師南名士黃承彥,學藝五載,被譽為今世蕭何。”薰俷聞聽一驚“江夏居然有這樣的人物,為何未曾聽聞?”蒲元說:“此人不甚喜歡張揚,故而聲名不顯。元乃是在鄭師處聽到此人的名字,所以就留了一個心思,向鄭師打聽了他地住所。之前見到主公一動,竟險些把此事忘記。主公若路過江夏的時候,可以卻見見此人…這裡是他在江夏的住址。”薰俷欣
的說:“蒲元,有心了!”
“那元就告辭了…成蠡大哥他們還在路上等我,主公一路順風,還望早迴轉張掖。”說完,蒲元躬身一禮,轉身上馬,揚鞭而去。
這胖小子走的倒是很瀟灑,不過這麼一來,也讓徐庶的心情好了很多。
於是召集人馬,董俷率領三百巨魔士再次啟程,一路浩浩蕩蕩地朝著襄陽前進。
******
閒言少敘,董俷等人經宛縣,過淯陽,途經新野的時候,停留了兩。
這並非是第一次來新野,只是上一次是匆匆路過,本沒有做任何的停留。對於這個地方,薰俷還是很有
覺。評書裡說,當年劉備在北方連遭敗績,走投無路時就是在這裡休養生息。結識了徐庶,又經徐庶的介紹,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
不過如今,那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仁義明君,如今卻成了一個反賊。
而桃園三英,也三去其一,不曉得那些耳能詳的故事,還能不能再一次發生呢?
故而,在新野停留的時候,董俷頗有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