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目睽睽投向吳雩,卻只見他臉淡漠如冰。
張志興不在意,一字一句地笑著問:“你是如何發現我身上有疑點的,又是如何一語定乾坤,說動林炡讓所有人陪你一起,聯手做局來抓我的呢?”步重華猝然看向吳雩,不知為何突然到一種極其不祥的預兆,彷彿某種連他自己都不曾發現的隱憂瞬間翻騰直上,死死攫住了心臟。
吳雩無聲地閉上眼睛,在眾多視線聚焦中,彷彿連呼、心跳和風聲都靜止了。
但那只是一瞬間的事。
“……因為你給步重華的照片。”他終於在眾人面前開口說了第一句話,聲音略微沙啞,卻平靜如深水:“你在掃描那張照片之前,撕掉了題注中的三個字。”周圍人人都面疑惑,只有步重華閃電般想起那照片上的兩行題注:【拾月貳五,母親】【解行】缺少了三個字?他眼皮劇烈一跳。
哪三個字?!
“……我就說呢,原來如此。”張志興著氣點頭,眼底閃爍著諷刺、可笑、荒謬、瘋狂等等混雜起來的寒光:“我竭力在世人面前幫你掩蓋,卻不料正因為這點,暴出了我早就知道那個秘密的事實……是啊,我真的不該把‘與阿歸’那三個字撕掉,是不是?”步重華思維空白,空氣霎時凝固。
“你為了幫那些亡魂報仇,可真是親手葬送了自己的命啊。”張志興一下一下地氣,極度亢奮顫慄讓他臉妖異地漲紅,變調的尾音重重撕扯每個人的耳膜:“是解行替你死在‘紅山刑房’時,叮囑你要報仇的嗎,阿歸?”——阿歸?
阿歸?!
彷彿巨劍於虛空轟然砸下,將世界震盪四分五裂,剎那間不僅是步重華,連許祖新、宋平等人的面孔都因震驚而發白。
人群后只有江停沉靜地垂下視線,然後向吳雩隱蔽靠近了數步。
“聽過那個少年屠龍的故事嗎?”張志興居高臨下站在那裡,神情高傲而憐憫,他看著一言不發的吳雩,像是看著終於被拉下神壇的戰神:“少年經過一番血戰,不敵惡龍,倒地而亡。惡龍看著少年的屍體,慢慢化為人形、撿起長刀,穿上了它渴慕已久卻得不到的閃亮鎧甲。惡龍最終化作少年,回到了人世間。”作者有話要說:今天請開一下作者有話說發出這一章時我真的想了很久,甚至考慮要不要斷更一天然後一口氣更兩章,但後來想到,哪怕一口氣更十章也還是沒有用的,這個坎還是這個坎,所以思考再三後還是寫一篇作者有話說,為了避免爭議,下面會有部分劇透沒有整容,也不是親兄弟,只是因為一些後文將會說到的原因而長得非常相像的表兄弟。吳雩即阿歸是救了九歲步重華的小孩、是坐牢時期的解千山、也是十二年來唯一的畫師;十年前抓捕霍奇森併發出求救信號的人也是吳雩本人沒錯。基本上,文裡所有的事蹟都是吳雩本人,沒有冒名頂替,唯獨除了公大那三年上學。
解行是江停的同學,是軍訓照上與張博明非常親近的青飛揚的學生。張博明給解行真正的使命,是輔助畫師吳雩,進行情報工作的換。張博明答應解行只要完成任務,就想辦法幫畫師洗白身份,把畫師從地獄中帶回陽光下。
解行來到雲滇坐牢的第一天,還沒來得及見到年大興等獄友就被吳雩頂替換走了。此後坐牢的一直是吳雩,在獄中捱打的、被騷擾覬覦的、越獄後回到金三角執行臥底任務、承擔起傳奇臥底畫師名義的,十二年來都是吳雩。
在十年前抓捕亞瑟·霍奇森的行動中,是吳雩傳遞出了消息,也是吳雩向張博明發出了求救信號。而張博明沒有安排救援,所以解行在關鍵時刻為了保護吳雩,自己出頭招認並受刑並犧牲了。解行臨死前告訴吳雩“不要為任何人報仇、往前走、別回頭”,就是希望他以自己的身份活下去,從此光明正大活在太陽光下,與自己的前半生徹底割裂。
江停沒有認錯人,他從十三年前就認識兄弟倆,而且瞭解這些秘密。所以吳雩知道江停絕對認得出自己,但他不認為江停那樣的人會願意幫他。誰知江停出於很多種原因幫吳雩坐實瞭解行的身份,十三年前年輕的江停和吳雩的真正集在後文及第四卷會慢慢放出。
步重華看到的那幾張照片,以及更多看似矛盾的劇情,其實都是伏筆,也會在後文解釋展開。
我開始構思這篇文的時候,最關鍵的人物內核就是:“當一株植物種子被迫在地獄中發芽長大,註定見到陽光就會被照而死,但它偏偏又天渴望烈驕陽;這種因強烈渴慕而萌發的自卑、被光明拋棄而產生的怨恨、被自卑怨恨所折磨卻仍然無法磨滅的渴望、以及因為無法磨滅渴望而循環更加強烈的自卑和自毀傾向,會讓這株植物發生怎樣的故事呢?”所以從最開始吳雩就不是解行那樣曾經光彩四的青年,即便他也曾經少年意氣、溫柔沉靜,他歸結底還是為自己的出身而深深恐懼著。苦難、忍耐、壓抑和自毀傾向是他的人物內核。只是我的寫作水平還非常稚,只敢初步嘗試,無法表現幽深微妙的人。
第二卷結束後評論區從文裡種種暗示中漸漸開始了對吳雩不是解行的猜測,一直以來評論區的重點都是:“如果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