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1018章:離間之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就要看書網

洪都大帥府,朱文正正中而坐,被兵卒帶進來的漢使則跪在丈外,待他行了跪拜之禮後,朱文正才冷冷地道:“陳友諒派你來幹什麼?”那漢使一聽朱文正直呼陳友諒的名諱,微微愣了愣,隨即道:“漢王陛下久仰朱大帥的威名,說大帥乃天下英才,其才華絕不在徐達、常遇之下,乃當世一等一的名將,這次命卑職前來,是有一封信給朱大帥?

““一封信?

“朱文正熾微一蹙眉,盯著那使者看了看,一時摸不清楚陳友諒到底想幹什麼,但有一點他心中清楚的很,以陳友諒的狡詐,一定沒什麼好事。

那使者淡然的從懷中摸出了一封信,信上竟附上一道黃的黃陵,那使者將手中的信封往前一推,道:“我漢王陛下對朱大帥的才華很是欣賞,有意接納,而且陛下還知道,朱公子在吳王麾下,縱然打勝了洪都一戰,這功勞必然高不過徐達、常遇、劉伯溫,這對大帥來說絕對是的不公平,眼下鄱陽湖的局面,如果不是大帥極力阻擋我漢軍攻下洪都城池,局面自然會是另外一番景象,鑑於朱大帥以兩萬兵馬阻擋漢王陛下的六十萬大軍,這份功勞,可比睢陽死守張巡一戰,實乃曠古爍今的一戰!

“朱文正打斷那使者的話頭,淡淡的道:“那又如何呢?”那使者對於朱文正傲慢冷淡的態度絲毫不以為意,呵呵一笑,道“我漢王陛下正是因為這一戰,對大帥心生敬意,所以特意親筆些了一封書信,讓小人送給大帥,陛下知道大帥渴望建功立業,洪都一戰大帥雖名滿天下,聲名卻比不得徐達、常遇、李文忠,良才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漢王陛下說了,只要大帥歸順了漢王陛下,獻出洪都城池,讓漢王陛下有了基的所在,利用洪都退可守,進可攻,蕩平吳王,攻下金陵城,便讓朱大帥做這個金陵王,世代鎮守,子孫後代永享富貴!”

“混賬…?”朱文正然大怒“霍”的一聲站了起來,揮手衝著那漢使喝道:“大膽漢賊,膽敢胡言亂語,離間我叔侄之間的情義,豈能繞了你,來人,給本帥抓起來,壓入大牢!”守在門外的侍衛兵,聽得指令,急忙奔入大帳,將漢使抓了起來,三下五除二給綁得結結實實。

那漢使似乎沒料到朱文正會突然變臉,吃了一驚,口中疾呼道:“大帥,自古兩軍戰,不斬來使,你怎麼能這樣對待我呢?”朱文正陰沉著臉,衝著那漢使哈哈一笑,道:“今,本帥還就斬了你!”說完迫不及待的揮了揮手,兩個兵卒會意,推搡了幾下,便拉著那漢使出了大帳。

大帳外,那漢使的破口大罵的聲音還在傳揚,朱文正氣呼呼的坐下,一把端著桌上的茶水一飲而盡,才喝道:“來人,上酒?”

“是!

“門外兵卒應了聲,其中兩個兵卒走了進來,左側的一個兵卒自走了進來,目光便一直停留在茶几上的剛才漢軍使者留下的黃信封,眼裡的眼珠子在朱文正的臉上掃了掃,眼裡一絲狡猾的光芒閃過。

二人將兩壺水酒放在了茶几上,又整了幾道小菜,正要給朱文正倒酒的那兵卒,突然“哎喲“一聲慘叫,左手便摸上了獨子,燭光下滿是痛苦的神,豆大的汗珠順著額頭低落不停。

“怎麼了?

“朱文正沒好氣瞪了那兵卒一眼,大聲喝道。

那兵卒望著朱文正滿臉痛楚的道:“回稟大帥,小人晚飯吃壞了肚子,這會兒疼得厲害…?

“朱文正有些煩躁擺手了擺手,喝道:“不長眼的東西,還不滾下去!

““是!是!

“那兵卒忙不迭的叩頭,行了大禮,退出了大帳。

一片朦朧,一輪上弦月發出淡淡的光芒,照在整個洪都城上,月光透過大帳打開的門簾,照在門外的一處城牆的角落裡。

角落裡那兵卒左右環顧了一下四周,鬼鬼祟祟的躲到了一處無人之地,迅速的脫下身上的撲通兵卒服飾,銀白的月光下,照出裡面一件奇怪的服飾,那服飾為衣分上下二截相連,下有分幅,二旁有襞積。褂衣中間繡著一個似龍飛龍,似蟒非蟒,十分的顯眼,那兵卒摸了摸口奇怪圖案,嘴角里出了一絲狡黠的笑意。

這兵卒叫蔣瓛,原本是朱元璋的親兵侍衛,龍灣一戰、江州一戰後,他得到了朱元璋的賞識,負責刺探和監察將帥的一舉一動,他來洪都快半年了,就是接到了朱元璋的秘密指令,監察洪都的一舉一動,包括朱文正,在這裡白天他是洪都的一名親衛兵,到了晚上,他就是密探的首領,秩正七品,管領校尉,手下分為左、右、中、前、後五衛軍士,多是體貌雄偉、有勇力者充任,也有江湖的高手,三教九,都可以擔任,他秘密潛伏洪都,守在洪都已經半年了,這半年裡,除了前兩個月,給朱元璋秘密送了一封關於金陵城有一位御史大人想偷偷投奔張士誠的密報之外,就再也沒送出一個重要的情報,這個一直被他引以為憾事。

^^^^^^^^^^^^^^^^^^^^^^^^^^^^^^^^^^^^^^^^^^^^^^^^^^明代國家織造局,專織一種飛魚形衣料,系作不成形龍樣,名“飛魚服”官員要有一定品級才允許穿著飛魚服。《明史•;輿服志》:“嘉靖十六年,群臣朝於駐蹕所,兵部尚書張瓚服蟒。帝怒曰:‘尚書二品,何自服蟒’。張瓚對曰:‘所服乃欽賜飛魚服,鮮明類蟒,非蟒也’”飛魚類蟒,亦有二角。所謂飛魚紋,是作蟒形而加魚鰭魚尾為稍異,非真作飛魚形。

《山海經•;海外西經》:“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狸(或曰龍魚似狸一角,狸作鯉)。”因能飛,所以一名飛魚,頭如龍,魚身一角,服式為衣分上下二截相連,下有分幅,二旁有襞積。

飛魚服是次於蟒袍的一種隆重服飾。至正德間,如武弁自參(將)遊(擊)以下,都得飛魚服。嘉靖、隆慶間,這種服飾也頌及六部大臣及出鎮視師大帥等,有賞賜而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