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十九章袁紹思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月初六午後,夏的陽光明媚,小雨初晴,一抹彎彎在天邊。盧檜卻沒有心情欣賞窗外的美景,他正一臉嚴肅地彙報此次出使公孫瓚的經過。張涵若有所思,不時微微點頭,表示自己在留意傾聽。其實,他的心思早不在這裡了,公孫瓚的要求並沒有出乎他的意料。
有幽州牧劉虞在,公孫瓚想在幽州培植自己的勢力,很是不方便。如今,他無非是想把自己的勢力擴張到冀州,在此整軍備武,伺機打回幽州,同時也在窺視中原。天下大亂,人心思變,人人都想做點什麼。換言之,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如此而已。
“好!會之,做的不錯。
對公孫瓚就是要強硬一點,不要急於讓步,當然,必要時可以做些許的讓步,但關鍵的問題不能含糊…具體的情況,你自己把握便是,慢慢來,我們不著急的…”張涵隨口說了兩句,忽然想起一事。
“對了,會之,上次還給你一份命令…”
“在這裡!”盧檜猶豫片刻,側身從貼身處,取出了那份車騎將軍的命令,雙手遞過上來。早有侍從搶上前去,接了過來,張涵看看,確實無誤,便將其置於案上,隨手拍拍,卻沒有了再給盧檜的意思。
“這個就不給你了,信都原有八千兵馬,張奐領兵二萬屯於信都,趙浮又率軍一萬一前去增援,信都已有包括騎軍在內的近四萬兵馬…”
“是!”張涵的意思很明確,盧檜不會誤解。此一時,彼一時,韓馥比想象的還要配合,冀州不亂,張涵行有餘力,自不必做過多的讓步。
“會之,你覺得,公孫瓚這人的格如何,我們是讓步一點,還是絲毫不讓…”顯然,張涵眼下是想拖延時間。盧檜琢磨了一小會兒。
“主公,還是讓步一點為好,但也不可讓步太多…”鮑孫瓚談不上懷大志,
格比較固執,強硬,又容易得寸進尺,多少要讓步一點,才好談下去,但是,卻又不能表現的軟弱了。
“哦,表公孫範為河間相如何?”
“主公,不可!鮑孫瓚為人得隴望蜀,不如表公孫範為護烏桓校尉…”張涵詫異地看了盧檜一眼,盧植可不會這個。
“好!那就這樣…會之,你還有什麼問題?”目送盧檜出了門,張涵忍不住在心裡嘀咕,小樣,挑撥離間有兩下子,也不知是跟誰學的…
“文臧,援兵到平原了沒有?”
“沒有全部到達。已經抵達的,約有四千;還有六千援軍在路上,還需要三天時間。
五月是農忙時節,六月初,張(澗)治中才動員民屯護衛隊的;臨的新軍也是在五月底才完成訓練,所以,張治中也是在六月初,才派出一萬新軍前往平原…”
“哦,是這樣啊,”張涵抬頭望著天邊的彩虹,下達了命令:“命令張奐,暫時不得挑釁公孫瓚,至於是否提兵向北,屯兵下博,由其自決;命令張超,待援軍全部抵達後,可譴一支偏師北上渤海,命令海軍提供支援…”這樣一來,信都屯兵四萬,加之萬餘偏師兵入渤海,形成兩面夾擊之勢,而哪兒一支也不是公孫瓚可以輕易擊敗的。
“濟北戰事如何?”
“不是很順利。
濟北國共有五城,其中有三城已被我軍佔領,鮑信目前只踞有盧縣和平。不過,我軍佔領的時候,沒有遭到抵抗,鮑信主動收縮兵力,放棄了三城…
眼下,張(律)校尉正猛攻平陰城,試圖截斷盧縣和平的聯繫…”平陰城臨近濟水,是盧縣下屬的一座小城,位於盧縣和平之間。平陰城防禦平平,城低池淺,進攻它應該不難…
“怎麼?”
“前鋒張昌輕敵冒進,被鮑信伏擊,全賴趙武傑力戰未潰,卻折兵三百多…”
“張昌?”張涵皺拉下眉頭,張昌是族學第二期的畢業生,在張涵的印象裡,他不是個輕驕之人。不過,戰場之上,什麼事都可能發生,這也不必多說。趙武傑則是僕役第二期選拔中的矯矯者。
“是!張校尉已罷其職銜,黜入先登…”
“哦…”張涵不再多說。張律既然將張昌一擼到底,那肯定是有確鑿的證據,多半還有臨陣指揮不利等情況發生,詳情事後自知,此刻卻是不必細究。先登就是敢死隊,衝鋒陷陣攻城破敵,先登都要衝在最前面,死亡率極高…可以說,這是除了處死以外,最重的懲罰了。
然而,經此一事,想來不會有人再疏忽大意。鮑信軍力不如,器械不如、情報不如、訓練不如…失敗就是早晚的事。如此說來,倒也是翁失馬了。
“文臧,王文祥有沒有消息?”兩天前,張涵得到消息,於夫羅出縣一帶,遂譴王文祥領兵五千,前去討伐。黎陽至*縣一帶,遂譴王文祥領兵五千,前去討伐。黎陽至*縣一帶,遂譴王文祥領兵五千,前去討伐。黎陽至*縣一帶,遂譴王文祥領兵五千,前去討伐。黎陽至*縣一帶,遂譴王文祥領兵五千,前去討伐。黎陽至*縣一帶,遂譴王文祥領兵五千,前去討伐。黎陽至*英等屯兵三萬六千眾,立寨上百,袁軍想要渡河作戰,最佳的策略便是聯絡於夫羅等裡應外合。
袁紹在陽,引董卓入京,禍亂天下;然後,袁紹起兵討董,以圖大事;接著,韓馥剋扣糧草,討董之人各懷異志,大軍師老無功,進退兩難之際,匈奴單于於夫羅和張楊又反了…此二人都是袁紹招攬來的…入寇冀兗二州,袁紹又得以入冀兗…
這也太巧了!袁紹若不是個大掃巴星,便是其中有鬼。這個結論說起來,多少有點好笑,也沒有證據使人相信,張涵從沒與人說過。但他在私下裡,卻頗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