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萬花叢中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更快!更快!
人類總是想跑得更快,比別人更快,比自己更快!用任何方式,在任何地方。雙腳、馬鞭、船槳、風帆;在陸地、在河、在海洋。似乎從來不知道什麼是滿足,好像永遠不曉得在那裡停止。
一切早已註定,隨著第一架飛行器被髮明出來,一個全新的領域展現在世人面前。於是,新的競賽開始了…
從20世紀10年代開始,出於民用、廣告、興趣亦或是軍事目的,許多歐洲國家都開始舉辦各式各樣的飛行比賽,這些大都是面向全世界參賽者的國際競賽。從最早的“飛行國際杯”到後來的“施耐德杯”這些比賽成了無數青年實現飛行夢想的地方。
1911年,當法國航空次長雅克施耐德宣佈為一項水上飛機競賽設計1000磅獎金時,只是想鼓勵民用航空的發展,這項賽事曾一度為戰爭所中斷,並在戰後更換了“新東家”但是逐年攀升的鉅額獎金以及一個又一個足以顛覆人們傳統思維的新記錄讓它迅速成為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的頭號飛行競賽,並以純粹的速度狂飆成為各國展示航空實力的舞臺。
1913年,首屆“施耐德杯”在摩洛哥蒙特卡洛舉行,法國人普雷沃斯以73。6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奪冠;1914年,代表英國參賽的澳大利亞人霍華德皮斯頓奪冠,其飛行速度幾乎翻了一番,達到139。66公里每小時;在第三屆“施耐德杯”也是戰後的第一次比賽中,德國人成了最大的贏家,德國飛行員肯雷查爾中尉和他的飛機以217。3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刷新記錄,這在當時絕對是讓人驚叫的數字!
從1919年開始,“施耐德杯”開始了環歐洲的歷程,從德國的漢堡、葡萄牙的里斯本再到西班牙地馬拉加、意大利的熱那亞。每一界都在不同的國家和城市舉辦,除了舉辦地之外,更讓人們關注的是飛行冠軍們越來越快的速度,雖然從1919年開始新的奪冠速度較上屆記錄“翻番”的趨勢並沒有持續下去,但是每一次的突破都是如此讓人期待。
在1926、1927、1928連續三界比賽中,德國人以無可爭議地技術優勢獲得了其中兩屆冠軍,另一屆則由擁有世界頂級飛機工廠——福克公司的荷蘭人獲得,但是三屆比賽獲得冠軍的飛機速度相差並不大。其時速分別是642。7公里、653。4公里以及655。9公里,雖然數字上是在不斷進步的,但是人們不要問,難道人類飛行的速度已經到了極限嗎?難道700公里的時速就是無法被突破的嗎?
不僅是觀眾,就連各國的航空專家、飛機設計師、飛行員也在各自揣測——人類飛行的極限速度會是多少,700?800?亦或是永無止境?
1928年秋,德俄、德戰爭先後爆發,在彩紛呈卻又殘酷無比的戰場上,人們發現戰者所使用地飛機不管數量還是質量都大大超越從前,這其中又以航空實力雄厚地德國人居領先地位。其龐大的戰略轟炸機群迅速摧毀了俄國人僅有的工業。就算是軍力強盛地本帝國在這些可怕的飛行怪物面前也毫無辦法。此外,在戰鬥機、偵察機以及戰術轟炸機技術上,人們也漸漸領略到德國人的先進之處。
僅傳聞中那能夠輕易甩下最高時速達600公里的本**式戰鬥機的德國偵察機就帶給人們無限遐想。
在這種背景下,1929年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辦的第13屆“施耐德杯”成了全世界的焦點,除了疲於應付戰爭的本之外,世界各主要航空強國均組隊參賽,飛機設計師和飛行員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打破所謂飛行極限的人,觀眾們也希望看到一個歷史時刻誕生,所以這屆比賽不論是參賽者數量還是觀眾數量都超過以往任何一屆比賽。
果不其然,首進行的個人組比賽中,得到政府資助地美國惠林頓兄弟就以一架單翼雙發的陸基飛機取得了最高時速702。55公里的優異成績,這一極具轟動的消息立即通過電波傳遍世界。29歲的卡文·惠林頓和25歲的吉特,惠林頓一下子成了各國媒體追捧的焦點,就連各國航空部門也迫不及待的向設計並製造了這架飛機的惠林頓兄弟拋出橄欖枝。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美國政府以絕對優勢獲得了勝利,但是惠林頓兄弟卻在幾天之後地通事故中雙雙斃命,從而成為當年度全球十大意外事故之首,並在美國和愛爾蘭之間引發了一場不小的外糾紛。
或許是受到個人組比賽的刺,在兩天之後的國家組比賽中,各國家隊飛行員和他們的飛機憋足了勁要打破美國人創造的記錄,德國、荷蘭和意大利紛紛拿出自己的“預備機”福克公司的f30型戰鬥機以701。79的速度直追記錄,意大利人也一掃此前幾屆比賽的頹勢飛出了699。10的好成績,但最後的獲勝者仍是德國人,他們用最新款的戰鬥機——亨克爾-梅賽施密特303捍衛了自己在世界飛行屆的地位,這種“雙身惡魔”飛出了讓人咋舌的每小時720。09公里!
一年之後,美國,芝加哥。
“單論速度的話,當今世界上恐怕很難有其他飛機可以超過我們的亨克爾-梅賽施密特303,它的速度已經非常非常接近螺旋槳飛機的極限了!”看著窗外那一架又一架騰空而去的參賽飛機,辰天頗有自信的說到。
“噢?陛下為何如此肯定?兩年前的時候,人們不都認為任何一架飛機都不可能擁有每小時700公里以上的速度嗎?”和大多數女一樣,魯普雷西特的王后對於飛機、車船一類的鋼鐵機械並不十分了解,儘管她們時常有搭乘它們的機會。
“就像人不可能跑得比箭快,魚兒不可能遊得比鳥快,凡事都有個極限,飛機也不例外!”辰天打了個比方,“事實上,這牽涉到很多技術層面的東西。例如飛機發動機的工作方式、工作效率和飛機自身地結構!”安託瓦內特一副想要反駁的樣子,卻又一時間找不到說辭,畢竟現在說的是機械而不是珠寶玉器或是趣聞軼事。而她的丈夫魯普雷西特,一句話便點破了辰天的隱含意思:“皇帝陛下說現在有螺旋槳飛機不能達到,那意味著將來會有其他飛得更快的飛行器,或者說已經有了!”
“國王陛下說的沒錯!”辰天很坦率的承認了這一點,“螺旋槳飛機不能做到,並不代表其他飛行器也不可以!比如說把一枚很大地炮彈掏空並讓人坐進去。然後發,這速度絕對超過每小時2000公里!”看著辰天伸出兩手指,安託瓦內特驚訝的用手掩住嘴巴,反而是朱麗安娜哧哧的笑了起來。
“陛下真是愛開玩笑,要是把人放進炮彈裡,那人還能活著回來嗎?這恐怕不能叫飛行器,叫人體炮彈會更加合適吧!”等辰天哈哈大笑的時候,安託瓦內特這才反應過來,她紅著臉小聲嘀咕到:“陛下怎麼能開這種玩笑呢?太過分了!”笑過之後,辰天重新將目光放在前方。窗外大約3000米的地方就是比賽現場。
那裡依然是人山人海。忽地,一個紅的影子以和地面30度左右的夾角騰空而去,速度快得不像一架飛機。而像是一支箭,一支尾部正燃著大火的箭。箭已去,留下的大股黑煙迅速向四周擴散。
魯普雷西特和兩位女士顯然也看到了這個令人吃驚的場面,不過還沒等大家發表意見,比賽現場那邊便傳來一聲轟然巨響,緊接著人群變得亂哄哄地,許多人都朝著參賽飛機離開地方向跑去。
“發生了什麼事情?”兩位女士有些驚訝的問到。
“很快就會知道的!”辰天顯得非常平靜,這樣地飛行大賽幾乎每一次都會有意外事故出現,其中不乏狂人們奇思意想的作品,那些超越常規的飛行器總是能夠引人們的注意。卻極少有成功的。
不一會兒,房間的門被推開,進來者是辰天的侍從官。他快步走到辰天身旁,一番耳語之後立侍一旁等待指令。
“一架參賽飛機墜入湖中,就是剛剛起飛的那架!”辰天用不大的聲音宣佈了這個消息,兩位女士不約而同的用手掩住嘴巴。
“從某種程度上說,那是一架突破傳統思維地先進飛機,但是它的設計師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妄圖控制一種他本無法控制的力量!這就像是古代的魔法師控了自己魔力所無法控的東西。最終的結果…”辰天帶頭在前劃了一個十字,“讓我們為飛機上的那位勇士祈禱吧!”
“願上帝保佑!”女士們低聲默唸著。
這個時候,辰天不想起德國的新型發動機和新型飛機研究。在另一個世界的時候,他只算是一箇中等程度的軍事愛好者,關於機械的東西,他只知道一些基本的原理,至於如何製造各種發動機,那絕不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關於非螺旋槳式飛機,他知道he178是世界上第一種噴氣式飛機、me163是德國首架沒有夭折的火箭機、me262是二戰中第一種投入實戰的軍用噴氣式飛機,而馮·奧亨、亞歷山大利皮施是它們的主要設計者,但這些並不足以對這個世界的德國航空業帶來太多的幫助,在噴氣式飛機的研究上,辰天只能和德國航空專家們一道摸索,從固體火箭發動機到體火箭發動機再到真正的噴氣式發動機,一切就如同歷史的真實軌跡那樣充滿了坎珂和挫折。
當辰天和他的技術專家們致力於噴氣式飛機的研究時,世界上的另外一些人,包括政府和非政府人士,也在積極尋找突破現有飛行器速度極限的新途徑。在一架體積並不大的飛機上加裝三臺、四臺發動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人們很快發現這並不能從本上解決飛機的速度問題。於是,人們又開始研究內燃機加螺旋槳之外的技術途徑。
早在中國宋代,人們就開始藉助火藥燃燒向後噴火所產生的反作用力使箭飛得更遠,進入20世紀之後,人們對於火箭的研究仍然興趣不減,德國人更是率先製造出適合現代戰爭的多管火箭炮、反坦克火箭筒、空用火箭彈以及短程飛彈。這些武器不僅讓世人嘆戰爭的殘酷,也發了一些工程師的靈。在都柏林舉辦的第13屆“施耐德杯”上首次出現了使用火箭發動機作為輔助動力的參賽飛機,只是由於技術還很不完善,那架飛機最終並沒有派上名次,但已經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在來到芝加哥之前,辰天就已經從自己的情報官員那裡得知了有人將在這次環密歇湖飛行大賽上使用以火箭發動機為主動力的飛行器。
對此,辰天並不覺得意外,事實上早在20年代初的時候,德國火箭專家們在研製火箭技術的時候就曾進行過將火箭發動機裝在飛機上的嘗試,然後在一系列的試驗之後,專家們得出結論使用固體燃料的火箭發動機工作時間短,加速度大導致推力不易控制,重複起動困難,不利於載人飛行;使用體燃料的火箭發動機雖然更易於控制,但也有結構複雜、燃料不方便儲存、難以憑藉自身動力起飛和降落等問題。儘管如此,德國空軍位於東普魯士的研究中心還是製造出了兩架使用火箭發動機的試驗機,多次試飛的結果也證明了專家們的推斷,德國人開始將研究重心轉入渦輪發動機。
很快,另一名侍從官進入這個房間,並向辰天報告說剛才墜毀的那架便是由美籍英國人制造的火箭機,飛機從一個帶傾角的長滑臺上起飛,可能是發動機出了什麼故障,起飛之後不到10秒便凌空爆炸,可憐的飛行員甚至還來不及跳傘。
(ps:世界上最早提出噴氣式推進理論的是法國的馬尼克和羅馬尼亞的亨利,康達,康達還在1910年前後試製過最早的噴氣式飛機,但未能成功;20年代末,英國空軍教官弗蘭克惠特爾提出了噴氣式發動機的設想並申請了專利,但由於缺乏資金支持,他和他的助手直到1935年才製造出第一臺渦輪噴氣發動機,即便是在這個時候,英國空軍仍認為這種新型發動機只是一個遠期設想,不必之過急,因而在噴氣式飛機的研製上落在了德國後面;幾乎與惠特爾同時,德國的馮·奧亨也在研製渦輪噴氣發動機,並在1937年9月使發動機第一次運轉成功,由於得到亨克爾飛機公司的支持,裝有馮·奧亨研製的渦輪噴氣式發動機的he178飛機於1939年8月27首次試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