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生活就是這樣,無論是在李家的唉聲嘆氣,還是馮家的吵吵鬧鬧,又或者是寨子裡眾多人家的歡聲笑語,就這樣來了新的一年。
過了年,沒有兒女遠行的月娘不用送他們,但,眼瞅著二月十六的到來又是愁眉不展!
“那高僧當真說過事兒?”聽得月娘嘆氣說起,楊大年再想著蔣半仙的話,心裡驚了一下。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命!
“算了,月娘,兒孫自有兒孫福,我看四丫頭那孩子好像也沒受什麼影響,整裡樂呵呵的忙碌著,就算那真不能出門,咱這幾個孩子還能讓她受了委屈不成?”
“這孩子,表面看是大大咧咧的,可是,越是這樣,越讓人不放心!”都說女大不中留,馬上就滿二十歲的老姑娘了,哪有不著急的。這孩子主意大,也慣於我行我素,真怕哪天擋不住別人背後的閒言碎語絞了頭髮當姑子去了。
“我看她最近折騰修河道,做竹筏、張羅著要老大再找各種果苗這些事兒都忙不過來,還沒見她什麼時候憂傷過!”楊大年與月娘的意見相反,覺得女兒並不是那種將事窩在心裡的人,看她整天進出臉上都掛著微笑,覺得並無大礙。
“你這些大男人知道個什麼!”月娘不滿的瞪了他兩眼,男人的世界,總是愰惚的,什麼都無所謂,天生大而化之。
“我是不知道,但,知道你這麼愁下去也不是辦法,月娘,別怕,咱丫頭不同於常人。”楊大年安著子:“只顧著說女兒了,老三今年遊學也該歸來了,還不知道他的情況如何了!”
“這才真是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愁了這個愁那個,唉!”才剛勸自己,這會兒他又愁上兒子了,這子過得、、、、、“四姑娘,當真要這樣做?”高大兄弟做竹筏很是得心應手,大有改行做水手的潛力,河灣的兩個竹筏修了一下,又重新做了兩個。而楊子千待,在那個叫高的地方,不僅要修一路山路,那個深潭外圍還要做四個竹筏,這工程可謂浩大了。
“嗯,這按這個標準來,做好了,竹筏行到那兒,就下來翻過這個山崖換乘,然後繼續竹筏前進,這樣一來,去河包縣的距離就縮短了,也省事不少了!”勝利就在希望的河面上,楊子千很是興奮。從去年秋到今年開,所有的長工短工,做了正事後都被她抓了壯丁,忙碌下來的前景也很值得憧憬。
“四姑娘,這水路修通後,不僅方便了楊家,這兩岸的人家也得了好處!”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楊家修路,百姓跟著享受,說起來,這位主倒當了冤大頭了,都不知道圖個什麼,還樂呵成這樣了。
“讓他們得去呀,我能買下兩岸的荒山野地,還能買下這一段河不成?”楊子千看著說話的人笑道:“好處總不能讓我們楊家獨佔不是?”自己吃了,也得留點湯給別人喝,要不然,群起而攻之,惹了眾怒就不好玩了。再則,想佔便宜的人家,總得先自己做個竹筏什麼的吧,普通百姓人家,誰還有那閒功夫去折騰?最多就像李家那樣稍微有底的大戶能享受一下。這一路沿河的十八道灣口,有那家底的人家算下來也不足二十戶,相信不會出現搶窄窄的航道而鬧出矛盾的情況。
待河道修好,楊子木首次順利的坐上竹筏去了河包縣的莊子上找果苗,按妹妹的意思,但凡有花有果的都給移植些回來,目標是不分時節兩岸要鳥語花香。
不得不說,磨刀還真不費砍柴功,坐竹筏,一去一回,僅僅用了三天時間,大大縮短了行程,而且,人也不費力。
長長的河道兩邊,稀稀落落的在雨水節前後都種了上各種果苗,引來了好些人家的觀看。更有甚者,想要順手牽羊扯上兩棵在自家房前屋後種上,結果,楊子千按片區落實了責任人,就算沒有買莊子的地區,也花錢僱了人看守,左右瞧著是沒機會了。
不管月娘多麼的不願意,二月十六如期而至!
人的一生,這樣滿十的生本就不多,特別是女子,本就在沒有在家過二十的先例,這個記錄卻被楊子千打破了。
李家寨子裡的婦人們少不得在背後嚼著舌,說什麼楊子千眼睛長在額頭上、什麼楊家老爺太太想把女兒留著攀高枝結果巧成拙、還有更離譜的說楊子千可能八字硬,談的人家合不上八字都躲得遠遠的,五花八門的越說越起勁。
“不管別人怎麼說,咱這幾家人,還是要熱熱鬧鬧的為四姑娘慶慶生!”羅氏和親家以及鄭和尚家的、王三家的及王花兒,各做了自己的拿手針錢活給楊子千慶生。
“多謝嬸子們!”楊子千早已過了不缺吃穿的年紀,但,恰恰是這些手工活兒,更顯得她們的真心,歡喜的收下了。
自己一家子,加上這幾家要好的,再有就是長年下人,足足坐了五桌人。
“幸好我三哥不在家,要不然,怎麼著也得多幾桌客人!”誰也不稀罕一個女兒家過生,但楊子森在家的話,狀元爺的帽子就得招來四鄉八里有頭有臉的人家了。
“這孩子,也不知道在哪兒了,今天又是怎麼過的呢?”月娘看著滿堂賓客談笑風聲,鼻子發酸的說道。
“娘,放心吧,三哥就快回家了!”三年的遊學大假就要結束了,眼看歸期將至,楊子千有些擔心老三的志向是否與自己的願望相背!
“三少爺,您歇歇吧,每天行夜停已經夠累了,這樣熬著夜寫了這麼多的東西,那個箱子都滿了!”阿海看著挑燈夜戰的人勸道。
“阿海,你不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眼看歸期將至,這西宋,我們走過的地方還太少太少!”抬眼望著窗外的圓月,他想家,很想很想。但是,他又不想回去,行所聽所觀所想,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件件記錄下來,箱子裡那些手稿,足以讓妹妹讀兩年了吧!越寫,越停不下來,如果可以,他寧願不為官,只做這樣的遊行人,只是,皇上的俸祿不會拿來養閒人!再則,自己也不可能只靠家人的財物賙濟整裡混天過吧!十多年的寒窗苦讀,光宗耀祖,為家人遮風擋雨,這些責任,他一件也不能放下!
“三少爺,咱們回家後就去洛城接差事?然後,就長居洛城了嗎?”三少爺這樣苦遊學就要結束了,一回朝,天子重用,從此,雞犬升天,自己這個小書童也就要升為管傢什麼的了。
“不知道!”楊子森回答得很乾脆!當初聽從妹妹的建議以遊學為名躲開朝堂黨派之爭。如今,聽聞大皇子穩坐太子之位,且有太子妃家的右相和幾家權勢側妃支撐,無意外,這位置倒是坐穩了。自己不知道哪點入了老皇帝的眼緣,略為受寵。但,蘿蔔白菜,各人所愛,回到洛城,是否還能受到太子的青睞就不得而知了。
一路行來,關於朝堂各種稀罕事,大小喜事,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傳倒是耳聞不少!那位據說跟著廣濟大師遊歷了十多年的太子看起來也不是表面上那麼無害!這讓楊子森又增加了幾分忐忑!
三月天,娃娃臉,說變就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