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二十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好了,不哭了啊,娘知道,孃的五丫頭餓了。娘看看,是不是又溼了。”用手一摸,可不,布溼溼的,還有一點溫度。

“娘知道了,孃的五丫頭打溼了,這是不舒服是吧。好,娘給你換,換了就乾乾的,換了就不哭了啊!”邊換布,邊哄著娃娃。

五丫頭,長得越來越可愛,小手小腳,一節節的嘟嘟的,這身板,可是以前幾個哥哥姐姐們都沒有的。

缺吃少穿的歲月裡,這孩子長成了這樣,可見,也是個有福的。

月娘邊哄著孩子,心裡想著,很是樂呵。

“小傢伙,別哭了啊,再哭,姐就把這碗白麵羹吃了”端了碗,一進小木屋就威脅著哭泣的小人兒。

“看看你四姐,好話一到她嘴裡,就得變味!”月娘嗔怪的看了四丫頭一眼,接過她手上的面羹,一瓢一瓢的喂進了娃娃的嘴裡。

“誰讓娘只疼她一個人來著。”裝委屈誰不會。挨著月娘坐下,小腦袋靠在孃親身上,還輕輕的蹭了蹭。

“去去去,孃的孩子,誰不疼。不疼你能長得這麼大?”月娘轉身一巴掌輕輕的打在她背上“這麼大了,還撒嬌,我在餵你妹妹呢,再蹭,等會兒得喂到她鼻子裡去了。”

“啊,娘,快看,五丫頭!”母子娘正戲鬧著。五丫頭不幹了,伸手抓了碗裡的羹羹就往自己嘴裡送。滿臉滿鼻子都是麵糊糊。

“得,現在好了,一個個的,都不省心!”月娘哭笑不得,把碗往四丫頭手裡一,起身去給她找帕子打水洗臉了。

“小花貓、小饞貓,你比姐還嘴饞!”避開再一次的五爪功,趕緊的送一瓢進了她的嘴裡。

生活,就是一件件的小事,串成一串的音符,奏出歡快的樂章。

楊大年,前所未有的到開心。

沒請人,小木屋修起來了;沒請人,灶房立起來了。同樣的,不請人,他有信心再修幾間房間。是的,三個房間,或者,更多的房間,他都修得出來。

手藝上,不說,親手做過的事,技術是越來越嫻了。只是,要搬這麼多石頭回來還是一個難事。

“不急,我們慢慢來。”一時半會兒的,也沒有資本再找小孩子來幫忙搬石頭。楊子千安著家人。

“就是,爹,我們以後上山幹活,回家就撿幾個石頭回來,復一的,總修得起一間屋。”不得不說,楊子木很實在。連這種愚公移山的神都給他搬出來了。楊子千對這個大哥甚是刮目相看。

“嗯,等到差不多時,我們就開工修。”楊子森很期待下一次偉大工程的來臨。

這以後,楊家的任何一個人,外出回屋時,絕對不會空手。多多少少,大大小小的,都會帶一些石頭回來,堆在房外的一個角落裡。

“楊二哥,你是這份!”從頭到尾,目睹了楊家的修房過程,王三舂米遇到楊大年時,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呵呵,哪有你說的那麼好噢,這還不是被的!”楊大年心裡高興,嘴裡謙虛道。要說自己能幹,就該修大哥那樣的真正像樣的房子;要說自己不能幹,這會兒,還擠在大哥的堂屋灶房的一角打地鋪。是能幹還是不能幹,他也糾結了,不過,自己家那幾個孩子,一個個,倒不是笨的!

“反正啊,李家寨子,要說我王三佩服的,除了你楊二哥外,沒有別的人了。”偶像的誕生,其實就這麼偶然!

“唉,你可看錯眼了,我們家,一年四季,能吃上飽飯的時間都不多呢。”舂著米,楊大年慨道。

這倒也是真的。楊大年家,沒有家底子,孩子多,最近幾年沙田無收,算起來,在佃戶人家裡,和自己家一樣,是最窮的了。

不過,看他們一家人出來,一個個的,臉都不錯。本不像自己一家人面黃肌瘦的,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說實話,楊二哥,你們一家人走出來,沒人相信你們沒糧吃!”王三這話,是打心裡的疑惑。

“呵呵,你看看你,本不是那能善言辯的,這會兒說出來的話,句句都甜到人心窩子裡去了。”楊大年哈哈大笑,難得這麼自欺欺人一回。

“呵呵,當真的噢!”王三收拾好自家的米,挑了準備回家“那我先走了,你慢慢舂,今晚,煮一頓稀飯來吃。”

“好!”楊大年想著,兒女們今晚是盼一頓白米乾飯來著。要不然,明天中午煮也行,到少,白天吃了白米乾飯更經得住餓。

楊老二家,悄無聲息的,再次立起了一間屋子,在寨子裡,多多少少,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王花兒對所有的言論是不屑一顧的。只要不是來自己家,管你住什麼樣的屋子,與我無關。

馮家老太婆皺了皺眉,左青龍右白虎,屋樑好像沒自己家的高,擋不住自己的風水就好,懶得給這一家窮光蛋說三道四。

張木匠也來徒弟家看了一圈。對於那白土能讓石頭穩固的事,倒時前所未聞。如果能有什麼東西讓兩塊木頭一粘就合攏的話,他就賺大發了。

夫子時不時的,應邀過來喝魚湯,也知道了楊家的石頭房子,心下默默點頭。

不怕人窮,就怕志短。

昏暗的燈光下,聽著眼前小兒搖頭晃腦的跟讀;他講文時,目不轉睛的專注;寫字時在沙地上一筆一畫的執著,夫子更是暗自高興。

學堂裡,七八個李氏子弟,還在課堂上打瞌睡;教過去,教過來,依舊是那些個文章,半點進步都沒有,哪有眼前人這份聰慧和認真啊!

如此的一家人,有計有謀,敢闖敢幹,待這幾個孩子長大成人,這楊家,或許,會是另一番景象。李家寨子,到時,怕是要改姓了!

改不改姓的,楊子千倒沒在意。

她一直在糾結著,要怎麼樣,才能填飽肚子。還有那塊沙田,年年這樣,明年,是不是讓爹乾脆不種了。

不種了,丟荒,好像,對佃戶人家來說,這不太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