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站了半朝堂,楊子森最大的受就是這一點!
“退朝!”承恩看皇上已無耐心,趁沒人跳出來之時,高聲大呼。憋了半的楊子森也終得呼出一口大氣!
“可是新科狀元楊大人?皇上有旨,御書房覲見!”剛呼出一口氣,身邊,一個小內侍站定,輕聲傳話。
這是什麼情況?
楊子森一下就蒙了!
滿朝文武,獨自己三人是新科進士,連帶著幾個成年皇子,都沒有單獨覲見,偏偏留了自己!
心,一下就懸到了嗓子眼。
“有勞公公引路!”楊子森穩了穩心神,這會兒,可不是走神想事的時候,連忙恭敬道。
“請楊大人隨咱家來!”小內侍還真有公公的派頭,毫不客氣的走在了前面。
一路上,楊子森都想不通為什麼會點名覲見!
“新科狀元楊子森覲見!”門外,小內侍站定傳喚。
“宣!”內裡,天威不顯而現!
“學生楊子森見過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楊子森一進門,跪拜磕頭,高呼萬歲。
雖然內心忐忑,但他穩住了心神,確定聲音洪亮,別說一個小小的御書房,就是朝堂之上,也足以讓人聽得清楚明白,但,久久,久久的沒有平身的應答。
低著頭,盯著地上,楊子森確認,這御書房的墊子,比老孃的手藝是要好上許多!
“平身!”就在楊子森快穩不住心神,要開始冒冷汗時,頭頂終於有聲音傳出。
“謝皇上!”起身,再次給自己心裡鼓著勁!
看著眼前的年輕人,想著軒兒曾經在他家過了好多年,心裡,就有著愧疚,又有著欣!這孩子,家庭沒有盤錯節的關係,小小年紀就有此作為,假以時,定是國之櫃梁。他的策論,見解新穎獨特,一時興起,將人召來,其實,自己也沒想過要問他什麼。
“楊愛卿,此次高中,朕想委以重任,你意下如何?”從御案前起身,他居高臨下問道。
“多謝皇上厚愛!”楊子森彎答謝:“學生有個不請之請,望皇上允許!”呵,這小子,才見面就敢提要求,要知道,這是九五之尊,可不是什麼鄉紳里長!憑一個小小的新科狀元,就敢提要求?承恩看著這不知天高地厚的農家小子,忍不住為他捏了一把汗!
“說!”顯然,皇上也很意外!
“謝皇上!”楊子森低頭彎拱手稟道:“學生年幼,得皇上厚愛中得狀元,適才在朝堂聽得各位大人為國事獻策獻計,學生深知識淺薄!為此,特請皇上允許學生遊學三年!”
“噢,不為官,遊學三年?”這小子,確實獨特!再次定睛,確定,是個頭小子,什麼知識淺薄,多半是被那一群文武大臣吵暈了頭,想要躲清閒去吧!難道,十年寒窗,不為光宗耀祖,更別提什麼報效朝庭?他真的就能放得下?
“是,學生從鄉野中來,見過最多的就是莊稼。學生捫心自問,以自己的能力,想要為官一方,為黎民百姓造福,實無那本事!”楊子森從來沒想到,有朝一,自己還真敢在天子面前推辭!當前的朝堂,想要中立明哲保身,以他這個毫無基的農家小子來說,本就不可能,唯一能做的就是避官不就!這是自己和妹妹多方討論下的結果,卻不想,還真的用上了!因此,從頭到尾,在皇上面前,他不願以微臣自稱,而更喜歡學生二字!
“你小子,倒給朕出了一個難題!”仔細打量了一下面前的人,皇帝親哼出聲!
“明赴了瓊林宴,打馬御街前後再說,你退下吧!”直到人都看不到影子了,皇上還在盯著那道門!
承恩真的不知道這楊家的人是怎麼想的?
居然還沒為官就辭官?
是啊,瓊林宴,狀元騎馬遊街,無上的榮耀,在光環下,都還堅持,那他科考一定是不為官而來?不為官,又為何?
“承恩,那楊家的夫子,是何來歷?”普通的讀書人,斷不會教出這樣的士子!
“回皇上,風起最瞭解,確實是屢考屢落第的秀才,無他!”承恩聚神回稟。
居然只是一屆秀才,就能教出如此聰慧的小子?還真不是什麼名人隱士?
“甭管他什麼宴,什麼馬,我都不稀罕!”回到莊子上,楊子森後背都溼透了!動,害怕什麼心情都過了,這會兒,對楊子千道:“妹妹,你說的真對,這伴君如伴虎,你都不知道下一刻他到底是喜還是怒!以我這樣的年紀和心智,確實太難應付了,辭官不做,確實是上上策!”
“呵呵,三哥,你可知道,你丟掉了是萬千學子羨慕不來的榮耀和前途,真不後悔?以後,可別怪我盡出餿主意噢!”楊子千忍不住好笑,自己是女子,當然不用體會那動不動就跪拜的滋味,才半時間,楊子森就主動退縮了,可見,還真不是什麼好事!
“絕不後悔!”楊子森豪情萬丈“你說的行萬里路,看萬卷書,這樣的遊學,確實是目前最想做的事。只是,怕你和爹孃大哥二哥失望!”
“不,你想錯了!”楊子千看著意氣風發的老三道:“無論是爹孃還是大哥二哥,又或者是我,我們都不需要你一個狀元郎為官來撐起一片天,我們想要的是一個家庭的平安,家人的幸福,或許,他們有些不懂,但,當我們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說了後,必定贊同你的決定!”
“謝謝你,妹妹!”楊子森看著楊子千,心裡又有了絲絲內疚,原本,想著中了狀元為她謀一個好人家,卻不想,中了狀元,還有很多陷阱,為避亂,自己選擇勇退,豈不是,又生生斷了她的未來?
“當真不留戀名利?”皇上御筆親點的狀元,在赴過瓊林宴,打馬御街前後,居然又被皇上金口玉言:“暫不為官,俸祿照享,遊學三年歸來另有重用!”不僅滿朝文武不懂這是唱的哪一齣戲,街頭百姓、各路人馬均是好奇不已!
“不懂,真不懂,楊家小子為何走這一步棋?皇上又布的什麼局?”孫浩和夏總頭,也是相視無言!
西宋開朝以來,這一屆科考可謂新聞倍出,一個最年輕的狀元,一個只拿錢不做事的官!
讓想要拉攏的幫派住了手,更讓那些想要擇婿的人家斷了念想!無無基也就罷了,居然還無官,三年,三年誰知道又會變成什麼樣子?罷了,好姻緣還是別處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