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了報失蹤的案件,很快確認了這個女孩子的身份。
十六歲,還沒成年,第一別未知,照片上笑的很好看,年紀和老陳妹妹差不多大,所以老陳很唏噓。
當時警方是判斷為情自殺,因為經過筆跡專家鑑定,信的情詩是女孩自己的筆跡,而且女孩屍體上無外傷,調查社會關係也沒有什麼矛盾的地方,於是就這麼結案了。
這一起自殺案件的兩年後,也就是現在時間的五年前,老陳又經手了這麼一起案件。
同樣是自殺,同樣是信封,只不過信紙裡的內容不再是一首情詩,而是來自一段歌劇,但同樣是表達對心上人的喜歡。
這次是個剛剛成年的男beta,被爸爸發現在浴缸裡割腕,死的時候表情很平靜從容。
同樣是沒什麼疑點,連死者親屬都覺得孩子自殺是有可能的,因為這位少年很喜歡一些幻想漫的事,而且年紀又處於叛逆期,前一晚還因為爸爸警告他不許早戀讓他專心學業而大吵了一架。
老陳的心裡很困惑,刑警的直覺告訴他這或許不是什麼偶然,可是從表面上又看不出什麼異樣,他無憑無據,也只能將這些想法按捺下。
可是同年的年底,又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
這次是跳樓,死者是第二別為男第一別未知的未成年人,還差幾天成年,卻從學校的高樓上一躍而下。
老陳看見死者懷裡的信封的時候,只覺得大腦神經疼。
顯然這是一起發生在眾人眼前毫無疑點的自殺,校方說可能是學習壓力大,因為這位少年之前都是年級前三,但幾次考試都下降到了一百左右,家裡也對他成績方面頗不滿意。
而信封裡的內容,則是來源於一本名著,內容大概是主人公給心上人寫去煩惱的自白,寫著他渴望徹底的自由。
老陳真的覺到了不簡單,他收集了三起案件的卷宗,想要上報表明這不是三起簡單的自殺案,而是有預謀的教唆自殺,而教唆的人可能就是三封情書裡都存在的那個心上人。
老陳擔心這樣下去還會有更多的孩子受害,因為對方挑選的幾乎都是未成年或者剛剛成年的人,這個時期思想還未成三觀還沒塑造完全的孩子最好利用和控制。
可警局方便駁回了,因為證據並不有力且時間跨度大,後來的人完全是可以聽說之前的案件而模仿,再加上三起案件結案時都沒有什麼疑點,親屬方面也無任何異議。
老陳只好壓下那些想法,只是時不時會看一看,五年過去,他沒再經手類似的案子,他也希望是自己想多了,可如今又出現了。
容雲翻閱完卷宗也傾向於是同一人有預謀的作案,而且說不定七年裡並不止這四起案件,很可能兇手去了外地,又或者不在老陳這一片轄區裡。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這起案件會格外棘手。
因為在自殺的前提下,大家已經默認殺死死者的就是死者自己,如果死者在自殺前按照教唆者的言論清除了證據,警方本很難追蹤,最後只能以自殺定案。
比起安和大樓的範圍和人口動,情書自殺案件無範圍無明顯危害,幕後人作案手法嫻,現在網絡這麼發達,網戀比比皆是,兇手甚至可以遠在國外下達指令。
比起心理扭曲的殺人分屍,這種案件如同細如髮的殺人針,讓人更加不寒而慄。
人的思想其實是很難控的,因為哪怕是再聰明再悉人心的人,也不可能時時刻刻明白身邊的人此時此刻在想什麼,可思想又不是完全不可控的,當一個人足以影響另一個人的思維方式,那麼他也可以影響那個人的行為模式。
“黎姐,道具那邊好了,可以開始了。”不遠處傳來的呼喊打斷了黎初腦中的想法,黎初立馬放下劇本去上工了。
又是拍到深夜收工,黎初打著哈欠朝外走,看見劇組外站著的人,打了一半的哈欠不上不下,讓她有點難受,就像那人給黎初的覺。
黎初面無表情地說:“她還是那一套?”
“對,以探班你的名義給請大家吃宵夜。”錢朵朵小聲地說,心裡十分唏噓。
她最開始還以為這是黎初的什麼好朋友,因為這個人一週大概會來探班兩次,不過不頻繁,但每次來都是大手筆,都是以黎初的名義請大家吃好吃的,還發紅包。
錢朵朵當時想這簡直是神仙朋友,而且長得還好看,直到黎初暴躁的說她和這人本不,錢朵朵就覺得這個人好那個哦。
更重要的是,現在整個劇組包括隔壁劇組的都以為她們是好朋友,幸好那人是個omega,不然指不定什麼追求言就出來了。
黎初輕嘖了一聲,和高級綠茶打道其實還蠻累的,因為她會有意的營造關係好的氛圍並且暗自欠人情,如果鬧開了,在輿論上基本是一邊倒向她,出現諸如‘她對你這麼好你還不領情被害妄想症吧’之類的言語,並且給人留下關於自己的不好印象。
如果不鬧開,不還人情,人家以後好做文章,客客氣氣還禮回去呢,又會在外人面前坐實了關係好,那麼綠茶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以後更好作。
木琴曦這種還不是普通的送禮,而是幫她營造好名聲,這也就意味著木琴曦也可以很輕易的破壞掉這種好名聲。
這種高明之處就在於,你沒發現她是個綠茶的話,你會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