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二章橫空出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偷摸摸的辦了小竹姐妹,這令雨婷等人鬱悶不已。住,只好放寬政策,允許蕭然夜夜雙飛。蕭然這一跤跌進溫柔鄉里,真個是夜夜笙歌,樂不思蜀。

人常說,這世上男人分成兩類,鬱悶男是白天沒鳥事,晚上鳥沒事,成功男是白天瞎jb忙,晚上jb瞎忙。其實他最嚮往的事情,就是能放下一切事務,盡情逍遙快活,便如桃源中人一般,過一過那種“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神仙子。只可惜事與願違,種種事情纏身,哪一樣都不敢放下。

這一,留守旅順口的段興年逮著了原水師提督廖忠義,派人押解到京師議罪,同時給蕭然送信過來,說旅順口基地已有大概,請他前去視察。這可是件大事,馬虎不得,恰好徐世昌這時也在朝廷述了官職,發補印符書柬,即刻走馬上任。於是蕭然同徐世昌一道,一同趕到旅順。

這時的旅順口水師大營,已經在程通的率領下進行了擴建。還好是初冬,北方雖然已是滿地積雪,但土層還沒有凍實,程通徵集了大批的勞力,硬是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裡,在原水師大營右側建起了兩座工廠,以及一座佔地三千餘平米的室內試驗場。又在這試驗場內挖掘了一個巨大的試驗池,並從海灣開鑿了一段數百米的暗渠,引入海水,能夠保證保證在隆冬季節仍可以進行魚雷的水動力試驗。唯一地不足。是因為季節的關係,所有建築只能採用木結構為主,好在旅順是依山傍海,木頭有得是,採集起來毫不費力。

蕭然知道程通是個做大事的人,卻也沒想到他做事效率如此之高,看著雖簡單而不失寬敞獷的工廠和試驗場,倍覺欣

兩座工廠。一座是火炮研改車間。座是小型船廠。主要用於現有船隻的改造。新式機已經馬不停蹄的運來,並已安裝調試,很快就可以運行。那些本工匠也已人心漸穩,知道不會有別的出路,只好踏踏實實的勞動改造。

原先地旅順水師潰逃地官兵,此時已經有近七成返回,都被抓了苦力。這樣一來。生產人手地不足問題便基本解決了。

在指揮建造工廠的同時,程通也試著跟羅爾託、賴定忠等人研發了魚雷的雛形。這枚魚雷外形完全按照蕭然的設計,裝有木質的平板尾舵,沒有裝填彈**部,採用同重量的砂土來替代。主要試驗的是動力系統,採用兩組改進地銅電池,通過電動機帶動螺旋槳來驅動。蕭然跟徐世昌來的時候,正巧趕上第一次下水。馬達開動。推動水花滾滾,70米內便完成了加速,可惜在最後時刻出現了舷向跑偏。在水中畫起了***。

蕭然對這個結果當然很不滿意,如果只是航道偏差,儘管當時還沒有陀螺儀,但是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彌補:一是提高鰭片跟尾舵的度,確保入水後航道的確;二是通過多波次的飽和攻擊,都可以達到遠程摧毀敵艦的目標。

蕭然比較頭疼的是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魚雷的航速。從試驗結果初步計算出,這枚魚雷地速度應該在15節到17之間,相對於後世魚雷地4節、甚至更高的航速,無疑是天壤之別。蕭然預計的一個航速,至少要達到25節以上,因為按照他地構想,只有達到這個速度以上:方艦船形成威脅,如果沒有了速度,再高尖的武器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速度的快慢,當然要取決於電池的功率大小,但是就目前而言,這種技術上的瓶頸很難再有所突破。蕭然畢竟不是專業人士,提個大致思路、研究方向什麼的問題不大,但是對這種專業問題,只能束手無策。

正悶悶不樂,一扭頭又瞧見徐世昌盯著偌大的試驗池,兩眼發呆,一言不發。蕭然暗暗嘆了口氣,走到他身邊,拍拍他肩膀道:“先別灰心,第一次都是這樣子的。恩,那個,失敗是成功他媽麼!回頭再重新試驗重新改進,興許會好起來的。”徐世昌醒過神兒來,瞪圓了兩個眼珠子,盯著蕭然一邊比劃一邊結結巴巴的道:“這是什麼東西?大、大人,屬下剛剛不是看花了眼吧?我的娘,這世上居然有這樣的東西,在水裡頭跑的這麼快…”

“啊?!”蕭然一頭暴汗,半晌才道:老徐大哥,你不是故意諷刺我說反話呢吧?貌似我這跑滴很慢吶!”事實上徐世昌並沒有說假話。對於自小在海盜窩裡討生活的他來說,有生以來還是第一次看到有東西在水裡頭跑的這麼快,要知道水裡不必陸地,無論是對於帆船還是小艇,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航速。以當時最為牛叉的三桅快速戰艦來說,船首部縱向三角帆和桅杆之間採用支索帆,比僅僅採用橫帆航行起來更能吃風,同時增加了翼帆,三個桅杆滿帆行進的時候可以掛起三十六面帆,但航速最多也不過10!

17節的魚雷對10節的帆船,這是一四百米的距離內發起攻擊,只要航向無偏差,帆船幾乎連轉舵閃避的機會都沒有!

徐世昌幾乎是大呼小叫的說了半天,總算是讓蕭然明白了自己設計的這個東東,對於當時的戰艦來說是多麼滴強悍,多麼滴致命!蕭然一時欣喜若狂,險些一頭栽進試驗池去。也難怪,自己始終是以後世的眼光去衡量這些武器的功能,殊不知魔高一尺道高才能一丈,而對於英法列強的“魔”來說,這個橫空出世的魚雷,就足以摧毀一切!

當即叫過程通跟賴定忠,大家一起出謀劃策,重新修訂魚雷鰭片及舵板的度。大家也都因為徐世昌的一番分析而歡欣鼓舞,幾乎是不眠不休的投入到了魚雷研發上來。

徐世昌、賴定忠等人畢竟是對這方面比較悉,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一方面改進了魚雷的尾舵水平舵板,以控制水平航深,一方面在尾部加裝了一組豎鰭,以控制航向。三天之後,經過鐵匠李三帶人連夜趕工,一枚新的魚雷終於誕生了。

經過反覆幾次的試驗,這枚魚雷的入水及潛航效果都相當好,基本能夠保持直向航行,沒有太大的偏差。羅爾託對電動機傳動系統及螺旋槳也稍作了改進,航速基本可以保持在17節到18之間。的,就是彈**部的裝填,進行一次真實的試驗了。

農曆的十一月份,渤海灣已經部分結冰,但是在海港之外,依然有海翻滾。這一天晴,陽光普照,但見近處是皚皚白雪,遠處是蔚藍的海面,隨著微風輕拂,一艘雙桅靶船在海面上微微飄蕩起伏。

蕭然、徐世昌,還有段興年、賴定忠等人都站在258文學船頭,心中無比動。這一次試驗,將意味著大清國的海軍力量能否提前跨越一個時代,具備與列強直接對話的權利!

一聲炮響,程通親手發出歷史上的第一枚魚雷。這枚魚雷彈**部裝填著18公斤左右的高爆炸藥,輕快的泛起花,筆直朝著靶船衝去。由於是電池驅動,沒有形成熱力魚雷那種特有的一條白,倒像是一條巨大的鯊魚,在水中急速潛行,只留下一條淡淡的軌跡。

四百米的距離,對於18節的航速來說,不過是片刻間的等人還在海面上緊張而費力的尋找那枚魚雷的蹤跡,就聽見極為沉悶的一聲巨響,靶船方向的海面就像整個的跳動了一下,接著就看那支長三十餘米的雙桅靶船,竟然整個斷成了兩截!船頭直接翻到在海面上,船尾卻一下子被拋了起來,又重重的跌入海中!

十八公斤的高爆炸藥產生的強大爆炸力,便是最為堅固的鐵甲艦,也會被輕而易舉的炸出個窟窿,更何況這木質結構的雙桅靶船,本承受不住如此強大的爆炸力,在爆炸聲中順利的完成了它的使命。原本只是波光粼粼的海面,劇烈的抖動了兩下,形成一圈一圈巨大的漣漪,層層擴散開去。站在船頭的蕭然跟徐世昌,抑制不住身體裡熱血沸騰,欣喜的跳了起來,不約而同的發出一陣興奮的大吼!呼~~!爆炸產生的氣遠遠吹了過來,跟著船體也開始隨著海面的起伏發出有節奏的顛簸。這氣,這顛簸,讓眼前的一切都顯得如此真實而令人難忘。蕭然看著遠處海上那艘靶船殘骸慢慢沉入海中,只覺得心中無比暢快。他知道,從現在開始,大清國的海軍已然正式崛起,將逐鹿海上,以氣天下的氣勢,掃平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