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九十九章龍象般若鶴舞西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郭靖見他確實沒事,這才放心,然後便問起了他與八思巴的手情況。黃藥師、洪七公等人也都圍聚一旁,對此事十分關心。

當楊過說到八思巴出掌之際,隱隱帶有龍象吼之聲時,黃藥師不由得心中一動,說道:“我聽聞密宗中有一門至高無上的護法神功,喚作《龍象般若功》。據說此功練成之後,出掌之際,便會帶有龍象吼之聲。過兒你既如此說,想必那八思巴所練的便是這一門《龍象般若功》了。”

“這《龍象般若功》是什麼功夫,很厲害嗎?不知比起《九陰真經》來如何?”老頑童聞言之下,好奇問道。

一燈接口過來道:“這《龍象船若功》我也曾聽人說起過,據說這門功夫共分作十三層,每練成一層之後,便能夠增加一龍一象之力,威力奇大。”老頑童聞言一驚,隨即笑道:“好傢伙,這也太能吹了。咱們漢人是吹牛,這些西藏的和尚全都是吹大象。真要能增加一龍一象之力,那這功夫豈不是隻練成一層,便就天下無敵了!”黃藥師笑道:“能增加一龍一象之力,那自然是誇言之辭。不過這門武功也當真是威力奇大,非同小可。每練成一層之後,內力都是成倍增長。第一層如是一,第二層便是二,第三層是四,第四層是八,依此類推。若真能練成了第十三層,你算算這門功夫的威力會到了什麼程度。”眾人聞言默算之下,都是不由得暗自心驚。只老頑童還有些糊里糊塗,兀自扳著手指有些算不清楚。

黃藥師瞧了眾人一眼後,接道:“不過這功夫雖然威力奇大,要練成卻也十分不易。其難度也是層層遞進,越練到後面越難,所需時間也越多。其第一層的功夫最是淺易,縱是下愚之人,只要得到傳授,一二年中也即能練成。第二層比第一層加深一倍,需時三四年。而第三層又比第二層加深一倍,需時七八年。”

“如此成倍遞增,越是往後,越難進展。待到第五層以後,再練深一層,往往便須三十年以上苦功。密宗一門。高僧奇士歷代輩出,但這一十三層‘龍象般若功’卻從未有一人練到十層以上。其實這功夫循序漸進。本來絕無不能練成之理,若有人得享千歲高齡。最終必臻至第十三層境界,只是人壽有限,在天年終了之前練到第七層、第八層,便非得躁進不可,這一來,往往陷入了速不達的大危境,非走火入魔不可。據說北宋年間,藏邊曾有一位高僧練到了第九層,繼續勇猛進。待練到第十層時,心魔驟起,無法自制,終於狂舞七七夜,自絕經脈而死。”洪七公道:“按你這般說法,這功夫這麼難練,依那八思巴的年紀,豈不是最多才練成第五層。若只五層便有這般威力,那這門功夫果然是厲害非常、非同小可。”黃藥師搖頭道:“我這說法。只是常理。天資絕世之輩,往往不可以常理測度。而那《龍象般若功》便再是威力非凡,也絕不可能第五層便有這般威力。我少年時遊歷天下,曾到過西域一遊。當時有幸見識了一位將這《龍象般若功》練至第七層的密宗高僧出手,但也沒有今那八思巴使來這般威力。他能用出來這般威力,依我看來。恐怕至少也是練成了第十層。”眾人聞言之下,又是不由再度一驚。那八思巴看去才多大年紀。若真的已是練成了第十層的《龍象般若功》,那當真是天資絕世。幾百年才一出的奇才人物。

不過黃藥師雖大膽猜測,卻還是猜得有些保守了。那八思巴的《龍象般若功》豈止是練成了第十層,而是已然練成了第十二層,只再差一層,便能竟全功,把這門密宗的至高無上護法神功練成。做到真正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原書中金輪法王在十六年後,也不過才只練到了第十層,便已被稱作是震古爍今。而八思巴果然比他這位師兄更加天資絕世,也當真不愧是真實歷史中的蒙元第一帝師,在後世中學歷史課本上都留下了名字的著名高僧。

※※※第二,蒙古並未大舉攻城。而是在辰正時分,由數十騎護送了一身白僧袍的國師八思巴至襄陽城下。這位蒙古的第一高手,要來單打獨鬥,挑戰襄陽城中的中原武林各位高手。

人家既然打上門來挑戰,眾人自然不能不接,否則便成了未戰先怯。雖然經過了昨戰場上楊過與八思巴的一戰,眾人都已十分心驚於這八思巴的武功之高,而郭靖、黃藥師等人更暗忖自己等人恐怕也非是這八思巴的對手;但總不至於連上去一試的勇氣都沒有,世事無絕對,總要真正動過了手,才能確知高下。

楊過昨在戰場上與八思巴手連落下風,最後更可以說是在郭靖的幫助下才能全身而退。雖然他心中也明白即便自己全盛狀態下,也未必是八思巴的對手,但今養足了神,恢復了功力,卻還是要以全盛狀態下出戰一試,於是他向郭靖第一個請命出戰。

郭靖略作沉,叮囑了他小心後,便即點頭答應。

楊過攜玄鐵重劍而出,與八思巴大戰數百回合後,終還是落敗。

第二陣郭靖出戰,也仍就不是八思巴的對手。

第三陣洪七公,第四陣黃藥師,第五陣一燈,三人也全都在八思巴掌下敗北。而且在他手底下走過的招數,還未有楊過與郭靖為多。

三人雖然都是武功絕頂,但畢竟這時年齡已大,都到了古稀之年,不比楊過與郭靖身強力壯,尚在壯年。雖然他們年齡增長之下,手上功夫更加老道,武學經驗也更加豐富,但畢竟歲月不饒人,身體機能都已下降,撐不住久戰。

老頑童最後壓軸出場,但即便是他使出了左右互搏、分心二用的功夫,甚至破誓使出了《九陰真經》上的功夫,到最後卻也仍就不是八思巴的對手。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楊過自學會了重劍劍法之後,便開始走上了以力破巧的路子。不論對手的招式如何妙,都純以更大的力量強壓。再配合著玄鐵重劍這把量身打造的利器,簡直是無往不利。

但這回碰了上八思巴,卻是遇到了剋星,他也純是以力破巧。就是仗著十二層《龍象般若功》的絕大威力,在力量上力壓眾人而勝出。無論敗楊過、敗郭靖,還是敗洪七公等人,都是一樣的套路。可偏偏“一招鮮,吃遍天”眾人在力量上沒法更勝一籌,只能是飲恨落敗。

之內,這幾位高手在八思巴手下接連落敗,蒙軍觀戰之下士氣大振。而相應的,襄陽守軍與南宋的一眾武林人士則士氣大落。

老頑童落敗之後,襄陽城中再無高手可以出戰。一眾武林人士雖憤憤不平,但連郭靖、楊過等人也都不是八思巴的對手,他們上去更加只能是送死。

“不知尹盟主若在,會不會是那番僧的對手?”在眾人絕望之餘,又有人想起了尹治平這位早已歸隱江湖,十年中都未曾現身過一次的大高手。

“唳!”八思巴這又帶人來襄陽城下挑戰,久等無人應戰後,他出言道可以接受郭靖等人一起並肩而上,以多對少。此言一出,楊過等人都是咬牙大恨,只覺是受了奇恥大辱,但偏偏又無言反駁,單打獨鬥,他們確實沒一人是這八思巴的對手。

便正在這時,忽然一聲清越的鶴嘯響起,自遠而至。

襄陽左近從無鶴這種禽鳥,更別說在襄陽城中便能夠聽見鶴鳴之聲了。聽得這聲鶴嘯響起,眾人不由都是心生好奇,尋聲望去。

抬頭而望,但見西方的天際,一個黑點在迅速由小變大。不片刻,便已能夠望見,那正是一隻硃紅丹頂的仙鶴,黑頸、白身、墨尾羽,細長‮腿雙‬收在身後。最奇處,是這隻仙鶴的背上似乎還馱負有人。

再近些,眾人已能看見,那鶴上確實馱著有人,而且還是兩人,一男一女相擁站在鶴背上。男子身著一襲灰長衫,女子則著一身如雪的白衣裙。

駕鶴而來,這莫非是仙人耶?

那鶴飛行奇快,眾人正自心頭疑問間,鶴已飛臨襄陽城上空。又是一聲鶴唳後,接著盤旋飛舞而下,落在了襄陽城頭。

郭靖等人定睛望向站在鶴背上的那兩人,皆是不由吃了一驚,但見那二人卻正是已十年不現江湖、不聞消息的尹治平與小龍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