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臨江仙不覺一年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尹治平出得外,打量了下眼前的山谷,再又回頭瞧了身後幽深的一眼,輕拍了下額頭,轉身離去。
今所歷一切,他覺如是在夢中一般,到現在還有點兒不敢相信是真的發生了。而巫山神女的故事傳說中,宋玉與楚襄王所見的神女,也似乎都只是在夢中。
他之前來的時候,是被神女以**之術惑住了,並不記得道路。這時一邊出谷,一邊仔細記憶道路。因為說不定什麼時候,他還會再回來。如果到時候因為記不得路而找不著地方了,那可就囧大發了。
出得谷外,他輕身上了樹林中一顆參天大樹,攀上最高處打量四下,尋找他之前與李莫愁所在的地方在哪邊。四下仔細瞭望了好一番,方才大略找到。
他怕下去走,瞧不清路,了方向,乾脆就展開輕功,直接從一顆大樹躍到另一顆大樹,身如靈猿一般,就在樹梢頭穿行了起來。一邊行進,一邊仔細聆聽。
在神女的府中,神女展法術時,他曾從鏡中看到李莫愁正呼叫著他名字四下裡找他,因此希望能聽到李莫愁的呼喊聲,好尋聲趕過去。可仔細聆聽,傳入耳中的有風聲、鳥鳴聲、猿啼聲,甚至還有遠處山下長江奔湧而過的波濤聲,可就是聽不到半點人聲入耳。
神女的府所在,與他跟李莫愁原先所在的位置,其實並不太遠,只是路不好走,彎彎繞繞。算直線距離,也就不到十里路的樣子。
尹治平這時沒在下面尋路而行,而是直接展開輕功,從樹頂奔過。再加上以輕功趕路,速度也是快了許多。沒過多久,他便尋到了之前與李莫愁所在的位置。
他記得那裡是一處突出的山崖,崖上還生有一株大楓樹,算是比較明顯的標誌物了。只是行到近處,他忽然停下了腳步,臉上顯出驚愕之。
那裡確實是生有一株大楓樹的山崖,可是不知為何,這裡竟然搭建起了一座簡易的竹樓。竹樓的竹子都已幹黃,顯然不是新建。
尹治平以為找錯了地方,這裡只是一個相似之處。可仔細分辨,確實便是這裡不錯。但為何會忽然出現了一座竹樓,這就難以解釋了。哪怕他離去後就立馬有人搭建,也不可能這麼快。
竹樓一圈,還有用竹子錯圍起來的一圈半人高的籬笆充作圍牆,並圍出一個小院。院中還開墾出了一小塊土地,種著時令鮮蔬。這些東西,更不可能那麼快就起來了。
尹治平在原地呆愣了好半晌後,方才深了一口氣,緩緩向那座竹樓走了過去。
走到依舊是用竹子製作而成的院門外,他忽然瞧到裡面竹樓中下面一間房門開啟,走出來一個身著布衣衫的婦人。
那婦人看上去有四十來歲,以一塊青布包頭,身材微胖,面發黑,相貌尋常普通,只是瞧起來頗為壯了一些。不過她臉上右邊處有一道從眼角直劃到嘴角的刀疤,瞧起來頗是猙獰可怖,給她憑添了許多兇厲之。那婦人手裡拿著把鋤頭,瞧起來是要到地裡勞作。
這婦人尹治平自然是毫不認識,全無印象,心中不由更是稱怪。竹門是有一人多高,能將人的身形擋住。他怕那婦人瞧不見,轉到竹籬外,左掌以拇指扣無名指豎在前,行了個道家的稽首禮,出聲招呼道:“這位大嫂請了。”婦人聞聲轉頭望來,待瞧清了他樣子,忽然面上現出驚異之,喊道:“你等一下。”扔下手裡的鋤頭,又急忙返奔回竹樓中去。
尹治平心下更是奇怪,滿眼惑不解之。
不片刻,那婦人便從竹樓中奔出,手裡執著一幅畫卷。急奔到尹治平身前三、四步外,與尹治平隔籬相對,然後高舉起手,將畫卷展開,仔細瞧一眼尹治平,再又瞧一眼畫卷,似在與畫上所畫的比對。
“難道這畫上畫的是我?”尹治平暗道一句,心頭更加疑惑了,又請問道:“這位大嫂…”話未說完,那婦人已驚喜地叫道:“果然一樣。”然後盯著尹治平道:“你是尹治平尹道長罷?”話裡雖還有些相詢的語氣,但卻已大是肯定。
尹治平道:“正是在下,不知大嫂何以識得我?”
“你看。”婦人大是欣喜地將手裡的那幅畫翻轉過來,畫面向著尹治平,請他觀看。
尹治平一看之下,發現那畫上畫的果然正是自己。以工筆細細描述,畫得甚是肖似。畫中他正面而立,羽衣星冠,長眉俊目,一手負在身後,一手扶著間長劍的劍柄,面上還微微含笑。顯得謙和有禮,看來實是有道之士。
再一細瞧,尹治平發現畫的右上角還題著幾行字,只一看他便認出來了正是李莫愁的字跡。顯然這一幅畫,也是李莫愁所作。
再看那幾行字,卻是一首詞,詞牌名題得是《臨江仙》,詞曰:“潯陽江頭初見,梧桐樹下追識。曾恨挫骨揚飛塵。庭君山樓,生死念微轉。揚帆大江西去,碧海桃花東來。心合同修玉女劍。巫山夢**,曲終人不見。”這首詞裡寫得正是他與李莫愁之間的事,他與李莫愁在長江之畔初遇,雖然不知道具體是什麼地方,但確實是在潯陽附近。後來他一直追著李莫愁,待李莫愁挾質稍作脫身,他又悄悄跟隨,追到了一棵梧桐樹下。
“曾恨挫骨揚飛塵”李莫愁這是說曾恨不得把他挫骨揚灰。
“庭君山樓,生死念微轉”這兩句,是說庭君山上發生的事。尹治平細思一番,便猜到應該是那早上他入定練功,李莫愁正恰值闖進來,卻沒有趁機對他不利。
他後來醒轉,曾問過李莫愁是否有趁機對他不利的想法,但李莫愁當時卻否認。現在通過這兩句詞看來,李莫愁當時是曾有過對他不利的想法的,甚至想要殺了他,而且有機會得手,但李莫愁卻沒有動手。至於原因,便在“生死念微轉”這一句了,這應是說在他的生死之李莫愁手上之際,李莫愁心裡對他的觀念卻微微產生了轉變,因而沒有立時下手殺他。
下闕的那幾句,也更好理解了。
“揚帆大江西去,碧海桃花東來”這兩句是說在長江上偶遇東黃藥師之事。
“心合同修玉女劍”是說他們一起合練玉女素心劍法之事。
“巫山夢**,曲終人不見”兩句,便是說他們在此遇到巫山神女,而李莫愁醒來後,他卻已不見。巫山**本就是代指巫山神女,而一個“夢”字也說明了李莫愁對此事是心存疑惑,覺如在夢中。
這首詞如是在旁人看來,可能會有點莫明其妙,不知詞中所指是何事,又是何意。但在尹治平這當事人看來,自然是一目而明,一思即解。默默看罷,尹治平不由心中暗自嘆。
“是你罷?”那婦人笑著問道,打斷了尹治平的嘆與正有所沉浸的一點微妙心境。
“是。”回過神來,尹治平笑著應了一聲,問道:“不知李莫愁道友何在?”那婦人收回畫卷起,一邊道:“李道姑到山裡面去尋你了,她已尋了你整整一年了,你怎麼現在才回來?”
“一年?”尹治平不由驚得叫了一聲,瞪大了眼,張大了口。
那婦人語氣頗有埋怨地道:“是啊,一年了,尹道長你是去哪兒了,可叫李道姑一番好找與苦等!”
“你是說已經過了一年了嗎?”尹治平沒理會她的埋怨,又盯著她再次確認地問道,他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那婦人道:“可不是嗎!去年是嘉熙元年,今年是嘉熙二年,你若是不信,就到山下去隨便找個人問問,我還會騙你不成嗎?”尹治平再看向院中的竹樓與這個院子,心下暗道:“是了,如不是過了一年,這些又豈是短短時間便能夠建好。以前看過的那些神話故事裡,神仙與凡人的世界,時間便都是不對等的。《西遊記》裡常說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還記得有個故事是說,有人偶遇仙人,隨仙人到山中修煉,但等到出山再回來,卻是‘山中方一,世上已千年’,他的子家人全都已死去,後代都繁衍了好幾代了。”
“我跟神女去她的府,連一晚的時間都沒過去,最多也就是幾個時辰,想不到這世間已是過了一年。唉,可見我沒留下來跟神女去滾單,實是太對了。我若真滾完單,再留宿上一晚,這世上也不知多少年過去了。說不定我出來,李莫愁都成老太婆了。”
“神女給了我十年之約,這算不算是有點兒作弊啊!我才剛出來,還沒怎麼著呢,這嗖地一下,一年就過去了,簡直坑爹啊!”尹治平心下好一番無奈與嘆,同時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李莫愁竟然會在這裡等他一年,而且看樣子還天天都出去在山裡面找他,這可實算得情深意重了。
又自心下暗道:“可能就是那句話,有些東西,失去的才會知珍惜,也才會發現那東西對自己的重要。李莫愁可能就是這種情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