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晉紀十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起玄黓攝提格,盡強圉協洽,凡六年。

顯宗成皇帝下◎鹹康八年壬寅,公元三四二年,正月,己未朔,有食之。

乙丑,大赦。

豫州刺史庾懌以酒餉江州刺史王允之;允之覺其毒,飲犬,犬斃,密奏之。帝曰:“大舅已亂天下,小舅復!”二月,懌飲鴆而卒。

三月,初以武悼後配食武帝廟。

庾翼在武昌,數有妖怪,移鎮樂鄉。徵虜長史王述與庾冰箋曰:“樂鄉去武昌千有餘裡,數萬之眾,一旦移徙,興立城壁,公私勞擾。又江州當溯數千裡,供給軍府,力役增倍。且武昌實江東鎮戍之中,非但扞禦上而已;緩急赴告,駿奔不難。若移樂鄉,遠在西陲,一朝江渚有虞,不相接救。方岳重將,固當居要害之地,為內外形勢,使闚之心不知所向。昔秦忌亡胡之讖,卒為劉、項之資;周圍惡檿弧之謠,而成褒姒之亂。是以達人君子,直道而行,禳避之道,皆所不取;正當擇人事之勝理,思社稷之長計耳。”朝議亦以為然。翼乃止。

夏,五月,乙卯,帝不豫;六月,庚寅,疾篤。或詐為尚書符,敕宮門無得內宰相;眾皆失。庾冰曰:“此必詐也。”推問,果然。帝二子丕、弈,皆在襁褓。庾冰自以兄弟秉權久,恐易世之後,親屬愈疏,為它人所間,每說帝以國有強敵,宜立長君;請以母親弟琅王嶽為嗣,帝許之。中書令何充曰:“父子相傳,先王舊典,易之者鮮不致亂。故武王不授聖弟,非不愛也。今琅踐阼,將如孺子何!”冰不聽。下詔,以嶽為嗣,並以弈繼琅哀王。壬辰,冰、充及武陵王晞、會稽王昱、尚書令諸葛恢並受顧命。癸巳,帝崩。帝幼衝嗣位,不親庶政;及長,頗有勤儉之德。

甲午,琅王即皇帝位,大赦。

己亥,封成帝子丕為琅王,弈為東海王。

康帝亮陰不言,委政於庾冰、何充。秋,七月,丙辰,葬成帝於興平陵。帝徒行送喪,至閶闔門,乃升素輿至陵所。既葬,帝臨軒,庾冰、何充侍坐。帝曰:“朕嗣鴻業,二君之力也。”充曰:“陛下龍飛,臣冰之力也;若如臣議,不睹昇平之世。”帝有慚。己未,以充為驃騎將軍、都督徐州、揚州之晉陵諸軍事、領徐州刺史,鎮京口,避諸庾也。

冬,十月,燕王皝遷都龍城,赦其境內。

建威將軍翰言於皝曰:“宇文強盛久,屢為國患。今逸豆歸篡竊得國,群情不附。加之識庸闇,將帥非才,國無防衛,軍無部伍。臣久在其國,悉其地形;雖遠附強羯,聲勢不接,無益救援;今若擊之,百舉百克。然高句麗去國密邇,常有闚之志。彼知宇文既亡,禍將及己,必乘虛深入,掩吾不備。若少留兵則不足以守,多留兵則不足以行。此心腹之患也,宜先除之;觀其勢力,一舉可克。宇文自守之虜,必不能遠來爭利。既取高句麗,還取宇文,如返手耳。二國既平,利盡東海,國富兵強,無返顧之憂,然後中原可圖也。”皝曰:“善!”將擊高句麗。高句麗有二道,其北道平闊,南道險狹,眾從北道。翰曰:“虜以常情料之,必謂大軍從北道,當重北而輕南。王宜帥銳兵從南道擊之,出其不意,丸都不足取也。別遣偏師出北道,縱有蹉跌,其腹心己潰,四支無能為也。”皝從之。

十一月,皝自將勁兵四萬出南道,以慕容翰、慕容霸為前鋒,別遣長史王寓等將兵萬五千出北道,以伐高句麗。高句麗王釗果遣弟武帥兵五萬拒北道,自帥羸兵以備南道。慕容翰等先至,與釗合戰,皝以大眾繼之。左常侍鮮于亮曰:“臣以俘虜蒙王國士之恩,不可以不報;今,臣死也!”獨與數騎先犯高句麗陣,所向摧陷。高句麗陣動,大眾因而乘之,高句麗兵大敗。左長史韓壽斬高句麗將阿佛和度加,諸軍乘勝追之,遂入丸都。釗單騎走,輕車將軍慕輿泥追獲其母周氏及而還。會王寓等戰於北道,皆敗沒,由是皝不復窮追。遣使招釗,釗不出。

皝將還,韓壽曰:“高句麗之地,不可戍守。今其主亡民散,潛伏山谷;大軍既去,必復鳩聚,收其餘燼,猶足為患。請載其父屍、囚其生母而歸,俟其束身自歸,然後返之,撫以恩信,策之上也。”皝從之。發釗父乙弗利墓。載其屍,收其府庫累世之寶,虜男女五萬餘口,燒其宮室,毀丸都城而還。

十二月,壬子,立妃褚氏為皇后。徵豫章太守褚裒為待中、尚書。裒自以後父,不願居中任事,苦求外出;乃除建威將軍、江州刺史,鎮半洲。

趙王虎作臺觀四十餘所於鄴,又營洛陽、長安二宮,作者四十餘萬人;又自鄴起閣道至襄國,敕河南四州治南伐之備,並、朔、秦、雍嚴西討之資,青、冀、幽州為東征之計,皆三五發卒。諸州軍造甲者五十餘萬人,船伕十七萬人,為水所沒,虎狼所食者三分居一。加之公侯、牧宰競營私利,百姓失業愁困。貝丘人李弘因眾心之怨,自言姓名應讖,連結黨與,署置百寮;事發,誅之,連坐者數千家。

虎畋獵無度,晨出夜歸,又多微行,躬察作役。侍中京兆韋謏諫曰:“陛下忽天下之重,輕行斤斧之間,猝有狂夫之變,雖有智勇,將安所施!又興役無時,廢民耘獲,吁嗟盈路,殆非仁聖之所忍為也。”虎賜謏谷,而興繕滋繁,遊察自若。

秦公韜有寵於虎,太子宣惡之。右僕張離領五兵尚書,求媚於宣,說之曰:“今諸侯吏兵過限,宜漸裁省,以壯本。”宣使離為奏:“秦、燕、義陽、樂平四公,聽置吏一百九十七人,帳下兵二百人;自是以下,三分置一,餘兵五萬,悉配東宮。”於是諸公鹹怨,嫌釁益深矣。

青州上言:“濟南平陵城北石虎,一夕移於城東南,有狼狐千餘跡隨之,跡皆成蹊。”虎喜曰:“石虎者,朕也;自西北徙而東南者,天意使朕平蕩江南也。其敕諸州兵明年悉集,朕當親董六師,以奉天命。”群臣皆賀,上《皇德頌》者一百七人。制:“徵士五人出車一乘,牛二頭,米十五斛,絹十匹,調不辦者斬。”民至鬻子以供軍須,猶不能給,自經於道樹者相望。

康皇帝◎建元元年癸卯,公元三四三年,二月,高句麗王釗遣其弟稱臣入朝於燕,貢珍異以千數。燕王皝乃還其父屍,猶留其母為質。

宇文逸豆歸遣其相莫淺渾將兵擊燕;諸將爭擊之,燕王皝不許。莫淺渾以為皝畏之,酣飲縱獵,不復設備。皝使慕容輸出擊之,莫淺渾大敗,僅以身免,盡俘其眾。庾翼為人慷慨,喜功名,不尚浮華。琅內史桓溫,彝之子也,尚南康公主,豪有風概。翼與之友善,相期以寧濟海內。翼嘗薦溫於成帝曰:“桓溫有英雄之才,願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邵之任,必有弘濟艱難之勳”時杜乂、殷浩並才名冠世,冀獨弗之重也,曰:“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後徐議其任耳。

“浩累辭徵辟,屏居墓所,幾將十年,時人擬之管、葛。江夏相謝尚、長山令王濛常伺其出處,以卜江左興亡。嘗相與省之,知浩有確然之志,既返,相謂曰:“深源不起,當如蒼生何!”尚,鯤之子也。翼請浩為司馬;詔除侍中、安西軍司,浩不應。翼遺浩書曰:“王夷甫立名非真,雖雲談道,實長華競。明德君子,遇會處際,寧可然乎!”浩猶不起。

殷羨為長沙相,在郡貪殘,庾冰與翼書屬之。翼報曰:“殷君驕豪,亦似由有佳兒,弟故小令物情容之。大較江東之政,以嫗煦豪強,常為民蠹;時有行法,輒施之寒劣。如往年偷石頭倉米一百萬斛,皆是豪將輩,而直殺倉督監以責。山遐為餘姚長,為官出豪強所藏二千戶,而眾共驅之,令遐不得安席。雖皆前宰之惛謬,江東事去,實此之由。兄弟不幸,橫陷此中,自不能拔足於風塵之外,當共明目而治之。荊州所統二十餘郡,唯長沙最惡;惡而不黜,與殺督監者復何異!”遐,簡之子也。

翼以滅胡取蜀為己任,遣使東約燕王皝,西約張駿,刻期大舉。朝議多以為難,唯庾冰意與之同,而桓溫、譙王無忌皆贊成之。無忌,承之子也。

秋,七月,趙汝南太守戴開帥數千人詣翼降。丁巳,下詔議經略中原。翼悉所部之眾北伐,表桓宣為都督司、雍、梁三州、荊州之四郡諸軍事、梁州刺史,前趣丹水;桓溫為前鋒小督、假節,帥眾入臨淮;併發所統六州奴及車牛驢馬,百姓嗟怒。

代王什翼犍復求婚於燕,燕王皝使納馬千匹為禮;什翼犍不與,又倨慢無子壻禮。八月,皝遣世子俊帥前軍師評等擊代。什翼犍帥眾避去,燕人無所見而還。

漢主壽卒,諡曰昭文,廟號中宗;太子勢即位,大赦。

趙太子宣擊鮮卑斛谷提,大破之,斬首三萬級。

宇文逸豆歸執段遼弟蘭,送於趙,並獻駿馬萬匹。趙王虎命蘭帥所從鮮卑五千人屯令支。

庾翼移鎮襄陽,恐朝廷不許,乃奏雲移鎮安陸。帝及朝士皆遣使譬止翼,翼遂違詔北行;至夏口,覆上表請鎮襄陽。翼時有眾四萬,詔加翼都督征討諸軍事。先是車騎將軍、揚州刺史庾冰屢求出外,辛巳,以冰都督荊、江、寧、益、梁、、廣七州、豫州之四郡諸軍事,領江州刺史,假節,鎮武昌,以為翼繼援。徵徐州刺史何充為督揚、豫、徐州之琅諸軍事,領揚州刺史,錄尚書事,輔政。以琅內史桓溫為都督青、徐、兗三州諸軍事、徐州刺史,徵江州刺史褚裒為衛將軍,領中書令。